據悉,聯發科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報告顯示,聯發科第三季度實現營收新臺幣972.75億元(約合人民幣227.82億元),同比增長44.7%%;實現凈利新臺幣133.67億元(約合人民幣31.3億元),同比增長93.7%。
據悉,聯發科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報告顯示,聯發科第三季度實現營收新臺幣972.75億元(約合人民幣227.82億元),同比增長44.7%%;實現凈利新臺幣133.67億元(約合人民幣31.3億元),同比增長93.7%。
聯發科表示,本季(第三季)營收較前季及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智能手機芯片市占率增加與5G產品出貨,以及電視、WiFi與電源管理芯片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銷售提升。
聯發科本季營業毛利為新臺幣430億元,較前季增加46.3%,較去年同期增加52.1%。毛利率為44.2%,較前季增加0.7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2.1個百分點。本季毛利率較前季及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有利的產品組合。
聯發科本季本期凈利為新臺幣133.67億元,較前一季增加82.8%,較去年同期增加93.7%。本季本期凈利率為13.7%,高于前一季之10.8%,高于去年同期之10.3%。每股盈余為新臺幣8.42元,高于前一季之新臺幣4.58元,及去年同期之新臺幣4.38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科技服務業全景調研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中國科技服務業發展階段
相對于國民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發展趨勢,我國科技服務業還存在市場化程度低、專業化程度低、國際化程度低、輻射引領能力弱等問題。
為了促進科技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關鍵要抓好以下四個重點:調整結構、深化服務、規模發展、加強創業。
針對我國創新性科技服務業和基礎性科技服務業相對較小、發展不充分的問題,為了支持基本沒有研發能力的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要大力調整科技服務業結構,增加新興科技服務業的比重,重點是創新性科技服務業和基礎性科技服務業,使新興科技服務業盡快成為我國科技服務業的主體。
支持大學、科研院所面向企業承接橫向研發合同,橫向課題收入按復雜勞動和知識產權分配;引導大學、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同創辦研究院、設計院;鼓勵大學、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創辦研究型、設計型企業;除研究型大學外,應大力發展為企業服務的創新型大學、技能型大學。
支持市場化的技術改造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信息化服務;大力發展檢驗檢測服務業、認證認可服務業、信息咨詢服務業。
針對我國科技服務層次較低、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需要深化服務內涵、提升服務質量、拓展服務范圍,推動科技服務向專業化、差異化、國際化方向發展,重點是建立行業協會或產業協會,推動行業自律;制定科技服務業標準,規范服務流程;建立科技服務業準入制度和從業人員資質認定制度;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推動高等學校開設相關課程、開展專業培訓;成批引進海外高層次科技服務人才回國服務,聘請國外高層次科技服務人才來華講學或在我國科技服務機構中任職。
針對我國科技服務業行政化、小而弱的問題,需要根據市場化、企業化的原則,規模發展,做大做強。行政性科技服務機構轉制為營利性或非營利性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兼并重組、連鎖經營。
依托重點優勢科技服務機構與企業,建設一批服務能力突出、商業模式先進、專業特色鮮明、輻射帶動作用強的科技服務龍頭品牌機構。
引導高端科技要素和科技服務機構集聚,圍繞研發、設計、創業、檢驗檢測、科技咨詢等重點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科技服務業集群。
針對我國科技服務業總體規模偏小、發展遲緩的問題,需要加強科技服務業的創業,鼓勵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專業人員進入科技服務業,創辦各類科技服務企業;鼓勵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外資和科研機構聯合興辦科技服務企業;鼓勵國際知名科技服務企業在我國開展業務或創辦企業。
二、中國科技服務業發展現狀(包括政策、模式、機制等等)
科技服務業行業是通過市場機制為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提供專業服務的產業。它是現代服務業核心內容之一。
這里所說的科技服務業行業與作為統計概念的科技服務業行業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由科技服務企業或企業性質的服務機構構成,這些企業或機構通過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競爭機制和風險機制在市場中自由競爭和自由交換,從而實現創新資源的有效配置;而后者既包括市場機制的服務企業,也包括非市場機制的公共服務事業機構,如數理化天地生等基礎科學研究機構,氣象、地震、海洋、測繪、地質勘察等公益性研究機構。
長期以來,我國科技服務業行業主要是指科技服務業行業機構,這些機構圍繞科技成果轉化、轉移等內容開展服務,比較常見的實體有技術交易市場、技術轉移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創業服務中心(科技孵化器)。這些中介機構簡單地說是兩類:一類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一類是創業服務機構。
進入21世紀,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分工進一步深化,大量科技服務活動從傳統生產與科研活動中獨立出來,催生了兩類新興科技服務產業:一類是創新性科技服務業行業,一類是基礎性科技服務業行業。
創新性科技服務業行業是指把研發、設計等活動作為服務內容的產業。一方面,創新活動從科研活動中分化出來,高校與科研院所(及其科研人員)面向市場建立專門的研發或設計服務企業(也稱之為新型研發組織),提供創新服務。
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總體要求,我國科技人才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科技人才呈現競相涌現、活力迸發的新局面。
科技人才結構和布局不斷優化,青年科技人才成為科研主力軍和生力軍,科技創業人才隊伍規模不斷擴大;區域科技人才布局趨向合理,中西部地區科技人才總量有較大增長;在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新能源、農業科技等重點領域,涌現出一批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各細分發展現狀
1、科技咨詢業。
目前,我國已有科技咨詢機構6萬多個,專職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
范圍包括重大決策、工程評估、項目論證、新產品和新技術開發、成果推廣與轉讓、技術和設備引進,以及企業技術診斷與科學管理等諸多領域,并呈現專業化、多元化與綜合化的發展趨勢。
科技咨詢業市場化管理機制已經初步形成,2013年由政府批準,有多個企事業單位組成的市科技咨詢業協會逐步成立,制定了行業規范和行業道德,開展了咨詢機構的信譽評審等。
2、科技企業孵化器。
目前,我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有500多個,在孵企業上萬家。科技孵化器成為推動科技產業化、扶持科技企業創新創業的載體。
這些孵化器以高科技工業園為主要集中區,輻射周邊地區,在部分大中城市初步形成了科技企業孵化器產業,已成為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推動科技產業化、扶持科技企業家創新創業的成功載體。
3、技術產權交易。
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激活我國市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引導技術產權規范交易,我國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產權交易專項獎勵資金",用于鼓勵單位及個人積極參與規范的技術產權交易,并給在所在地技術產權交易所完成的技術交易、中小型科技企業產權交易成效顯著的項目進行獎勵。
以打造科技資本社會化服務平臺為目標,經過不斷探索和調整,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呈現出兩大根本性轉變,一是變做項目為做平臺,二是從單一服務到綜合服務。功能定位直接轉向科技創業成果轉化。
4、各類創新載體
我國不斷增加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國家合作基地的建設,有力地推進了全市創新資源配置、技術擴散、成果轉化,創新決策和管理咨詢等科技服務體系發展。為有效發揮好生產力促進中心、創業服務中心的作用,成立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工業技術研究院以加快推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我國的轉移孵化。
5、技術轉移促進行動。
啟動實施的"國家技術轉移促進行動","創新驛站"網絡平臺正式開通。創新驛站由綜合服務大廳、"互動式"網絡平臺、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專業技術轉移中心、科技服務中心、區市科技園區分站、技術經紀人團隊等7部分構成,我國創新驛站以企業需求為中心,圍繞創新鏈條中項目、技術、資金、人才、咨詢等環節,集成了企業、大學、科研院所、專業中介等資源,實現產學研有效對接。
想要了解關于科技服務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科技服務業全景調研咨詢報告》
2020-2025年中國病毒活疫苗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病毒活疫苗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病毒活疫苗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病毒活疫苗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海洋工程建筑行業全景調研及市場投資前景預測海洋工程建筑業既是一個獨立的海洋產業,又與其它海洋產業的發展有著...
2020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及未來投資戰略分析隨著資金的大力投入以及在該領域的人才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
2020海外醫療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分析隨著我國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外信息交流的逐步增多,越來越多的內地居民...
2020民營醫療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中國的民營醫院曾經是一個朝陽產業,2001年前后是民營醫院發展高峰期。民營醫院(...
多聚甲醛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為(CH2O)n,白色無定形粉末,有甲醛氣味,系甲醛的線形聚合物。無固定熔點,加1...
兒童樂園有兩種類型:一類是戶外兒童樂園,一類是室內兒童樂園。室內兒童樂園包括糖果系列,森林系列,海洋系列三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