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進出口貿易可以調節國內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國際間的供求關系,調整經濟結構,增加財政收入等。
外貿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進出口貿易可以調節國內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國際間的供求關系,調整經濟結構,增加財政收入等。把對外貿易按商品分類和按國家分類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查明一國出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去向和進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以來,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全球制造業生產回暖,國際貿易投資日趨活躍,在國內外形勢向好與外貿扶持政策發力的共同作用下,外貿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得到積極落實,促進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動力加快轉換,外貿回穩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但是與此同時,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人民幣匯率走勢不確定、全球產業競爭更加激烈、進出口價格波動較大等因素,仍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外貿易增長。
據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其中,出口16.42萬億元,增長7.1%;進口14.09萬億元,增長12.9%;貿易順差2.33萬億元,收窄18.3%。按美元計價,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62萬億美元,增長12.6%。其中,出口2.48萬億美元,增長9.9%;進口2.14萬億美元,增長15.8%;貿易順差3517.6億美元,收窄16.2%。
中國外貿出口總值從2005年到2018年三個時間點實現了10萬億、20萬億,到30萬億的跨越。2005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2010年,超過20萬億元;2018年,再創新高,超過30萬億元,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2.7萬億元。2018年進出口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全年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30萬億元,貨物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高,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提高,外匯儲備在3萬億美元以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2018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37.2萬家,比2017年增加了10.7%,有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進出口活動當中。從規模上看,民營企業對當年中國外貿增長的貢獻度超過了50%,對外貿發展的拉動作用更加突出。
2018年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17年增長6.6%,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對于2019年對外開放方面的思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擴大進出口貿易,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有效管控各類風險,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2018年年起伏跌宕,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全球投資大幅下滑、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盛行,這都對我們已經處于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貿易相當于GDP的三分之一的大經濟體產生影響。
外貿市場格局
改革開放40年來,對外貿易不斷開拓新格局,實現歷史性跨越。1978年到2017年,中國的貿易伙伴已由40多個發展到23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盟、美國、東盟、日本等為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中國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持續較快增長,2011年起,東盟超越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在中國出口市場中的占比從2000年的7%提高到2017年的12.5%。2018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從中受益。2013-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總值33.2萬億元,年均增長4%,高于同期中國貨物進出口年均增速1.4個百分點,2018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37萬億元,增長13.3%,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貨物進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僅為0.8%,在全球貨物貿易中列第29位。2017年,中國進出口占全球份額為11.5%,貨物貿易重回全球第一,其中出口占比為12.8%,進口占比為10.2%。作為全球價值鏈核心的技術和知識密集型服務已成為影響國際分工和利益分配的關鍵因素,服務貿易開發正在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中國服務貿易發展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2012年至2017年,服務貿易年均增長7.8%,規模躍居世界第二;新興服務出口占比提高15個百分點;離岸服務外包年均增長近20%;技術出口年均增長超過30%。服務貿易已成為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引擎。
2018中國服務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明顯提升。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52402億元,其中,服務出口17658億元,同比增長14.6%,是2011年以來的出口最高增速;進口34744億元,增長10%。2018年中國服務進出口增速高于世界主要經濟體,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二位。服務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6952.1億元,增長20.7%,高于整體增速9.2個百分點,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32.4%。服務貿易區域發展相對集中,東部地區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東部沿海11個省市服務進出口合計45037.6億元,占全國比重為86.6%。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外貿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外貿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2021-2025年中國外貿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未來3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歷經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邁進新時代的第一個...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油茶市場需求規模前景如何?油茶是一種生長在中國南方的產油樹種,在世界上和油橄欖、油棕、椰子是四大油料樹種。其特...
中國種業糧食種子行業現狀中國種業立足國內有保障,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中國應加大對種業發展的投入,通過...
中國通信產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產業鏈布局比較完整,產業規模和產品種類不斷擴大,競爭力持續提升,國內通信設備生產...
物流裝備,它是指在整個物流領域內用于物流各個環節的設備和器材。在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中國物流裝備產...
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日前,商務部網站發布《關于印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經驗做法的通知》,其中明...
1月份全國煤炭價格環比上漲3.7%據悉,1月份全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上漲1.8%。從主要品種來看:煤炭價格環比上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