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應中國對澳投資斷崖式下降,長期以來,中國企業赴澳大利亞投資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就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去年對外直接投資增長3.3%的背景下,對澳投資卻斷崖式下降,其中原因值得澳方認真反思。
3月1日,在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道,2月28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經濟研究所研究顯示,2020年中國對澳直接投資下降61%至7.83億美元,創6年來新低。這既受疫情影響,也是澳方加強對中方投資審查所致。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發言人汪文斌說,記者提到的數字很能反映中澳關系當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中澳經貿投資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長期以來,中國企業赴澳大利亞投資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就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去年對外直接投資增長3.3%的背景下,對澳投資卻斷崖式下降,其中原因值得澳方認真反思。
在疫情防控國際合作中貢獻出了中國力量。2020年3月份至年底,我國出口口罩2242億只,防護服23.1億件,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10.8億人份。由于我國率先控制住疫情,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資加速流入,利用外資規模逆勢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1.4%,利用外資含金量繼續提高。
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可以看到,過去一年,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重大挑戰下,中國主動加強抗疫國際合作,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不僅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而且推動了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對外經貿發展不斷提質增效。
中國外貿出口總值從2005年到2018年三個時間點實現了10萬億、20萬億,到30萬億的跨越。2005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2010年,超過20萬億元;2018年,再創新高,超過30萬億元,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2.7萬億元。2018年進出口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全年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30萬億元,貨物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高,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提高,外匯儲備在3萬億美元以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2018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37.2萬家,比2017年增加了10.7%,有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進出口活動當中。從規模上看,民營企業對當年中國外貿增長的貢獻度超過了50%,對外貿發展的拉動作用更加突出。
2018年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17年增長6.6%,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對于2019年對外開放方面的思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擴大進出口貿易,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有效管控各類風險,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2018年年起伏跌宕,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全球投資大幅下滑、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盛行,這都對我們已經處于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貿易相當于GDP的三分之一的大經濟體產生影響。
一、進出口值逐季提升,同比增速趨緩。2017年,我國進出口值逐季提升,分別為6.17萬億元、6.91萬億元、7.17萬億元和7.54萬億元,分別增長21.3%、17.2%、11.9%和8.6%。
二、對前三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同步增長,與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較好。2017年,我國對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15.5%、15.2%和16.6%,3者合計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41.8%。同期,我國對俄羅斯、波蘭和哈薩克斯坦等國進出口分別增長23.9%、23.4%和40.7%,均高于總體增幅。
三、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2017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0.7萬億元,增長15.3%,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8.5%,比2016年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13萬億元,增長12.3%,占出口總值的46.5%,繼續保持出口份額居首的地位,比重提升0.6個百分點;進口3.57萬億元,增長22%。
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2017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8.95萬億元,增長12.1%,占我國出口總值的58.4%。其中,汽車出口增長27.2%,計算機出口增長16.6%,手機出口增長11.3%。同期,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3.08萬億元,增長6.9%,占出口總值的20.1%。
圖表:2017年中國主要出口商品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
2020年1-4月我國對外貿易情況分析,1-4月受疫情影響,我國進出口總額9.07萬億元,下降4.9%。其中,出口4.74萬億元,下降6.4%;進口4.33萬億元,下降3.2%;貿易順差4157億元,減少30.4%。
疫情之下,外貿行業該何去何從?今年中國消費規模有望達到45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吸收外資也有望超過去年。在他看來,如果中國能抓住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涌現帶來的機遇,不僅能夠提振消費增長,對推動消費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也有好處。他預計,2020年中國外貿走勢將“前低后高”:二季度持續恢復,三季度比較高,四季度實現“翹尾”。
2020年疫情對外貿的影響分析,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5萬億元,同比微降0.7%。其中,出口1.41萬億元,增長8.2%;進口1.09萬億元,下降10.2%;貿易順差3181.5億元,增加2.6倍。從前4個月整體來看,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9.07萬億元,同比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74萬億元,下降6.4%;進口4.33萬億元,下降3.2%;貿易順差4157億元,減少30.4%。從外貿市場主體看,前4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3.92萬億元,增長0.5%,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3.2%,比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作為最大外貿市場主體,我國民營企業顯現較強韌性。
2020年,我國外貿發展走向將會如何?對于2020年我國外貿形勢,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顯著增多,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舊嚴峻復雜。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內“六穩”政策措施繼續落地見效,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動力轉換加快長期趨勢沒有改變。預計2020年我國外貿有望繼續保持總體平穩增長態勢,高質量發展將邁上新的臺階。
據了解,2020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逆勢上揚,成為全球第一大外資流入國。1月份數據顯示,1月份使用外資的同比增長速度。2021年外貿形勢嚴峻復雜。今年目標是堅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重點實施優進優出計劃、貿易產業融合計劃和貿易暢通計劃。
一是要繼續加強政策支持。商務部將會同地方和有關部門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商務部現在在定期聽取外貿企業反映的問題和呼聲,比如解決國際物流不暢、物流成本偏高問題,比如鞏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險等,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同時面對新的情況及時調整政策。
二是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在貿易產業融合發展上下功夫,新認定一批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培育一批加工貿易產業園區。商務部還將建設一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擴大進口規模,帶動相關產業提質增效。
三是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將辦好第四屆進博會、2021服貿會,還要用好廣交會以及首屆消博會等重要展會平臺,為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做貢獻。同時,根據疫情變化的情況,線上線下同步發力。還將加強國際營銷體系建設,特別是海外倉的升級發展,推動內外貿一體。還將與更多貿易伙伴,特別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商建貿易暢通的工作機制,為外貿企業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四是要積極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疫情以后,外貿的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跨境電商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2020年,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31.1%。市場采購2020年出口7045.4億元,增長25.2%。“下一步,商務部還會進一步擴大對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為今年穩外貿作出貢獻。”
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特別是疫情帶來的沖擊,商務部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消費回升,取得了多雙邊經貿關系新突破,實現了商務發展回穩向好、好于預期,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去年外貿極不平凡、成績斐然,我國成全球唯一實現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2021年將堅決穩住外貿外資的基本盤,重點實施優進優出計劃、貿易產業融合計劃和貿易暢通計劃。繼續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營造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聚焦經貿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未來對外貿易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對外貿易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19-2025年中國稀土永磁材料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稀土永磁材料產業已經發展成為非常龐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0余年來,在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及全體永磁行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稀土永磁產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2000...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3月2日,日本二手交易平臺Mercari將通過阿里旗下的電商平臺在中國進行銷售,加速其海外擴張。Mercari表示將在淘寶和閑...
廣東一縣年產菠蘿70萬噸2月26日,大陸海關總署對外宣布,自3月1日起暫停臺灣地區菠蘿輸入大陸。這一決定讓民進黨當局7...
3月2日,中國最新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睡眠不足現象繼續惡化,95.5%的小學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新生兒人口將為K12私立教育持續輸出新的用戶,而家庭年均教育消費支出的逐年增長,也為K12私立教...
目前中國汽車養護維修市場以線下渠道為主,互聯網渠道占比低,近70%的市場份額仍然為4S店體系占據。但隨著后互聯網養...
近幾年,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化妝品行業的發展飛快,產品越來越受到了國際市場的青睞,目前共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