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迎來今年首批藏羚羊遷徙,這樣的場面如此壯觀!近日,首批待產雌性藏羚羊通過青藏鐵路、青藏公路動物通道,繼續向產仔地可可西里卓乃湖進發。畫面中,一群藏羚羊在領頭羊帶領下,先在路邊徘徊觀察,過了一會后才小心翼翼走上公路,眼看馬上就要過公路,出于警惕
可可西里迎來今年首批藏羚羊遷徙,這樣的場面如此壯觀!近日,首批待產雌性藏羚羊通過青藏鐵路、青藏公路動物通道,繼續向產仔地可可西里卓乃湖進發。畫面中,一群藏羚羊在領頭羊帶領下,先在路邊徘徊觀察,過了一會后才小心翼翼走上公路,眼看馬上就要過公路,出于警惕又全部退回到了路邊。
藏羚羊體長135厘米,肩高80厘米,體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鼻部寬闊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長角。
棲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早晚覓食,善奔跑。可結成上萬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由于常年處于低于零度的環境,通體被厚密絨毛,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護區,主要分布于中國以羌塘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區(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見于中國拉達克地區。
7月25日,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的科研人員通過保護區內的攝像機,捕捉到在卓乃湖區域遷徙產仔的藏羚羊陸續結束產仔,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的畫面。 據保護站工作人員介紹,約40只雌性藏羚羊帶領幼仔陸續通過青藏公路3002公里處和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
養殖牧場存在哪些問題
1 標準化程度不高,整體生產水平較低
在所調查的70個規模養殖場中,基本達到“六化”標準(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監管常態化)的只有2個,比例極低,標準化程度與歐盟、美國等相比差距非常大。
2 飼料獸藥企業整體實力低,市場競爭力不強
調查的86家飼料生產企業,80%以上年生產規模不足50000t;26個獸藥生產企業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僅占23%,與兄弟省區同類企業相比差距較大。調查的26家獸藥生產企業中,18家都是將買來的原料進行簡單混合或滅菌分裝,產品技術含量低;15家飼料生產企業中12家為引進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在產品研發方面,26個企業中只有5個設立了專門的研發部,僅占19.2%。
3 服務體系亟待加強,養殖牧場難以滿足工作需要
30個畜牧技術推廣機構中,73%的單位工作條件不能滿足工作需要。村級防疫員工資待遇差、學歷低、年齡大。74.4%的防疫員年工資待遇不足1200元;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占17.2%;40歲以下的僅占23.4%。70個縣站人員編制平均為18.5人,73%的單位反映由于編制太少不能滿工作需要,59%的單位近五年沒有招錄本專業大中專畢業生。56%的縣區和40%的鄉鎮本專業技術人員在70%以下,17%的縣區和50%的鄉鎮46歲以上職工的比例超過50%。在100個調查對象中,69%的縣站和60%的鄉鎮工作經費緊張,難以保障工作正常開展。畜牧獸醫工作人員勞動保護缺失。全省只有安塞和吳起等個別縣為防疫員辦理了醫療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商業險種。
4 人才資源匱乏,與產業發展不協調
在農村缺乏青壯年、有文化的勞動力現象突出。100個調查村中,勞動力年齡在45~60歲的占65%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不足18%,直接影響畜牧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的推廣;規模場缺乏既懂專業又懂經營的場長、經理型人才。在調查的70個規模養殖場中,48.5%是外行老板;技術推廣缺乏現代畜牧業發展服務型人才。30個畜牧技術推廣機構,熟悉圈舍設計及設備配置的技術人員不足8%,會解讀DHI報告的僅8人,掌握TMR技術的僅4人;技術支撐缺乏實驗室檢測、檢驗人才。20個縣級動物疫控中心,能夠滿足獸醫實驗室正常工作開展需要的只有11個縣,現有人才資源與高速發展的畜牧業不協調。
畜牧業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常常表現為農作物生產的副業,即所謂“后院畜牧業”。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的在某些部門發展成為相對獨立的產業。例如:蛋雞業、肉雞業、奶牛業、肉牛業、養豬業等。中國的畜牧業在經歷了40年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到1990年,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按當年價格計算已達到26.6%。隨著相對獨立的畜牧業產業的出現,又開始分化出一個強大的工業部門,這就是為畜牧業及生產服務的各種畜牧業投入工業,包括:機器、設備、獸藥、配合飼料等的生產,以及各種畜牧業產品的加工業,如肉類加工業、奶品加工業等。因此,廣義的畜牧業還常常包括為其服務的農工聯合企業,如各種種畜禽公司、牧工商聯合公司、配合飼料公司等。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無論國土面積大小和人口密度如何,畜牧業都很發達,除日本外,畜牧業產值均占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如美國為60%,英國70%,北歐一些國家80%-90%。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畜牧生產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畜牧業的人均產量或產值,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發展畜牧業的主要途徑包括:因地制宜地調整畜牧業結構,開辟飼料來源,改良畜種,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疾病,提高單位家畜的生產力;同時增殖家畜數量。
畜牧場的規模主要根據飼料供應以及糞肥的處理和利用能力確定。大型畜牧場如得不到營養完善的飼料供應,必將導致經營上的失敗,而大量糞尿等廢棄物不能得到應有的處理和及時利用,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空氣、土壤和水體的污染。此外,規模大小也取決于技術力量和經營管理能力。
畜牧場良好環境的建立、高效率生產工藝的形成和最佳經濟效益的獲得,在頗大程度上取決于畜牧場的規劃布局。確當的規劃布局應能使各類建筑物的設置符合最佳生產工藝流程,符合獸醫衛生和防火安全的要求,有利于減輕勞動強度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應依據地形、地勢,因地制宜
未來中國養殖牧場市場趨勢如何?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養殖牧場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本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家商務部、國家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養殖牧場行業相關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國內外養殖牧場行業發展情況、發展趨勢及其所面臨的問題等進行了分析,對我國養殖牧場產業政府戰略規劃、區域戰略規劃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報告同時還對我國北京、廣東等地主要養殖牧場產業規劃的概況、策略進行了分析,揭示了養殖牧場產業的發展機會,以及當前養殖牧場產業面臨的競爭與挑戰。本報告內容豐富、翔實,是養殖牧場產業相關企業、投資企業以及當地政府準確了解目前養殖牧場產業發展動態,把握養殖牧場產業發展趨勢,制定區域產業規劃必備的精品。
2020-2025年中國養殖牧場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養殖牧場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養殖牧場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央紀委網站曝光滇池環湖開發亂象據報道稱,中央紀委網站曝光滇池環湖開發亂象,高爾夫球場侵占滇池一級保護區。位于...
五一假期國內游出游2.3億人次外媒驚嘆中國五一假期出行量,五一假期國內游出游2.3億人次,中國民眾出游熱情高漲,引發...
邯鄲一景區60元門票看紙片鶴近日,有網友爆料,在河北邯鄲某景區,游客花60元門票,進去卻看到的是“紙片鶴”。有網友...
日本一養老機構超百人集體感染新冠據日本《讀賣新聞》6日晚消息,日本神戶市長田區一家養老機構暴發集體感染,入住該1...
私營加密數字貨幣存在風險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
供應鏈管理成為決定國際競爭力的新制高點全球供應鏈管理由自我服務向第三方專業化轉型,是一次新的供應鏈革命,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