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對生豬養殖的環保要求越發嚴格,豬養殖中小散戶退出生豬養殖,加上生豬價格的波動性和周期性的影響,我國生豬存欄量總體處于下降的趨勢。受“非洲豬瘟”疫情發生的影響,我國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下降,為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42
生豬養殖市場前景如何 生豬養殖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近年來,隨著對生豬養殖的環保要求越發嚴格,豬養殖中小散戶退出生豬養殖,加上生豬價格的波動性和周期性的影響,我國生豬存欄量總體處于下降的趨勢。
受“非洲豬瘟”疫情發生的影響,我國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下降,為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那么,未來生豬養殖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國務院及下屬部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穩定生豬生產供給、促進生豬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從土地、環保、融資、補貼等多個方面系統支持生豬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發展,將生豬產業發展提升到更高的戰略性地位。根據相關數據,結合對我國2018-2020年生豬出欄量以及價格的分析,假設每頭豬重量為115公斤,計算得出2018年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11萬億元,2019年由于豬養殖價格大漲,市場規模也增長至2.08萬億元,2020年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2萬億左右的水平。
生豬價格半年跌六成,養豬企業或已陷入全面虧損。2021年春節過后,豬肉價格一路下行。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6月18日14點,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豬肉平均價格為22.77元/公斤,較1月4日的價格下跌50.45%,半年跌幅超五成。豬肉價格已腰斬,上游養豬企業無論是外購育肥或是自繁自養,均已處于虧損狀態。盡管如此,業界對短期豬價走勢依然在“看跌”。
豬價的過度下跌,使得豬糧比價進入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區間,養殖行業或將進入全行業虧損局面。對此,21日下午,中國畜牧業協會發布倡議書,倡議書倡議不要恐慌,更不要以賭博心態安排生產。
據悉,伴隨著豬價走低,A股豬肉板塊也是跌跌不休。尤其是前期一直堅挺的“豬茅”牧原股份也在近幾個交易日開始破位下跌。6月21日盤中,生豬期貨價格跌幅進一步擴大。截至收盤,生豬主力合約LH2109報16735元/噸,跌幅6.79%,盤中最低下探至16710元/噸。目前來看,二季度跌幅已達36%。
業內人士預測后期豬肉可能會跌至7元每斤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生豬產業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從2020年的16.1萬家漲到了現在的18萬家,行業規模的快速擴大,造成了生豬存欄量的激增。近期肉價持續下跌與白條豬的上市量不斷增加有關,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氣溫的升高,市場對豬肉消費低迷,加之養豬業的存欄量繼續上升,后期豬肉可能會跌至7元每斤。
近年來,隨著對生豬養殖的環保要求越發嚴格,中小散戶退出生豬養殖,加上生豬價格的波動性和周期性的影響,我國生豬存欄量總體處于下降的趨勢。受“非洲豬瘟”疫情發生的影響,我國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下降,為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國務院及下屬部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穩定生豬生產供給、促進生豬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從土地、環保、融資、補貼等多個方面系統支持生豬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發展,將生豬產業發展提升到更高的戰略性地位。根據相關數據,結合對我國2018-2020年生豬出欄量以及價格的分析,假設每頭豬重量為115公斤,計算得出2018年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11萬億元,2019年由于豬肉價格大漲,市場規模也增長至2.08萬億元,2020年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2萬億左右的水平。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豬養殖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研究咨詢報告》數據顯示
一、需求規模
改革開放以來,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和食物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等導致的需求強力拉動,我國生豬產業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的趨勢。但近年來,行業環保政策要求日趨嚴格,大量中小散戶推出行業,加“非洲豬瘟”的影響,2019年我國生豬出欄量大幅下降到5.44億頭,較2018年同比下降21.57%,2020年則繼續呈現減少趨勢,出欄量約為5.27億頭。
圖表:2018-2020年我國生豬出欄量(單位:萬頭)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二、需求結構
從需求端看,中國商品豬需求近年來保持穩定,對于養豬行業而言,非洲豬瘟造成的供應短缺導致了商品豬及種豬價格的快速上漲以及巨大的需要填補的供需差。防疫手段更為完善的大型養豬公司紛紛啟動擴產計劃,以期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隨著非洲豬瘟影響的逐漸消退以及供應短缺逐漸被填補,商品豬供需差料將逐步縮小,商品豬價格料將回到一個更為合理的價格水平。
三、區域市場
我國生豬貿易流動頻繁,京津、長三角、珠三角及川渝是生豬的主要消費區,東北、華北、兩湖、四川是生豬的主要產區,生豬的貿易流通一方面是主產區向主銷區調運,另一方面各地生豬價格差的影響,也增加了跨省間的頻繁流動。
縱觀近幾年豬肉消費結構的變化,冷鮮肉及深加工制品在豬肉消費總量中的占比呈緩慢增加趨勢,消費區域集中在廣東等南方市場的熱鮮肉,在消費中的占比逐年下降。根據調研數據,僅對比熱鮮肉及冷鮮肉,根據地域消費特點及屠宰企業分布,冷鮮肉多由規模以上屠宰企業生產,且多集中在北方市場,冷鮮肉在豬肉消費中的占比為40%,熱鮮肉則高達60%。
一、供給規模
近年來,受環保政策和行業周期性和波動性因素的影響,我國生豬存欄量近年來呈下降趨勢。2018年我國生豬存欄量有4.3億頭,至2019年下降至3.10億頭,2020年有所回升達到約4.07億頭的水平。
圖表:2018-2020年我國生豬存欄量(單位:萬頭)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二、供給結構
我國的生豬養殖產業的競爭格局將呈現出啞鈴式結構,一端是大型養殖集團,比如溫氏、牧原、正邦等,他們擁有先進的養殖技術和養殖設備,另外還有資金優勢;另一端是家庭農場,他們成本控制能力強,養殖責任心強,具有一定競爭優勢。
三、區域分布
(1)華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北京、廣東位于我國三大經濟圈,隨著我國區域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主要發展二、三產業,農業的發展受到抑制,養殖業產量降低。
(2)西南深居內陸,群山環繞,外界疾病較難傳入,是我國的主要“無疫區”之一,氣候溫潤,降水充足,溫度、濕度適宜,除了玉米以外其他飼料資源也相對豐富,自古以來便是生豬養殖的核心區,雖然養殖規模化程度低但養殖的群眾基礎扎實,千家萬戶養豬,因此30年來出欄增長量比較大。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飼養管理水平低、規模化程度不高、輸出成本高,必然導致生豬養殖優勢區向玉米高產區、交通便捷的省份發展。
(3)華中地區由于氣候溫潤、溫濕度適宜,交通便利,距“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發達地區較近,有一定的地緣優勢4;此外,該地區飼養管理水平較高,規模化程度高,龍頭企業多在這里集中;更為主要的是,華中距離玉米主產區東北、華北較近。
(4)東北作為玉米主產區,30年來玉米產量增幅最大,占全國比重提高了6.87%,為全國總產量的33.07%。然而,30年來,東北地區生豬出欄量占全國比重僅提高了0.83%,為全國總出欄量的8.42%。主要原因是東北受北冰洋寒流影響,冬季寒冷漫長,且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大約低10℃,生豬養殖業面臨保溫防凍的挑戰,因而生豬產業發展長期滯后于其他地區。
近期,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本周全國豬料比價為4.34,環比跌幅9.39%。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生豬養殖頭均虧損為804.38元。本周國內豬價觸底反彈,但均價仍低于上周。隨著豬價持續深跌,養殖單位抗價情緒升溫,周內北方低價區觸底反彈,隨后帶動華中、西南、華南等地豬價強勢上漲。目前養殖端壓欄惜售,屠企亦有提量動作,預計短期內豬價或繼續反彈回升,生豬養殖虧損程度或減輕。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生豬產業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從2020年的16.1萬家漲到了現在的18萬家,行業規模的快速擴大,造成了生豬存欄量的激增。近期肉價持續下跌與白條豬的上市量不斷增加有關,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氣溫的升高,市場對豬肉消費低迷,加之養豬業的存欄量繼續上升,后期豬養殖可能會跌至7元每斤。
縱觀近幾年豬肉消費結構的變化,冷鮮肉及深加工制品在豬肉消費總量中的占比呈緩慢增加趨勢,消費區域集中在廣東等南方市場的熱鮮肉,在消費中的占比逐年下降。根據調研數據,僅對比熱鮮肉及冷鮮肉,根據地域消費特點及屠宰企業分布,豬養殖規模以上屠宰企業生產,且多集中在北方市場,冷鮮肉在豬肉消費中的占比為40%,熱鮮肉則高達60%。
據悉,伴隨著豬價走低,A股豬肉板塊也是跌跌不休。尤其是前期一直堅挺的“豬茅”牧原股份也在近幾個交易日開始破位下跌。6月21日盤中,生豬期貨價格跌幅進一步擴大。截至收盤,豬養殖合約LH2109報16735元/噸,跌幅6.79%,盤中最低下探至16710元/噸。目前來看,二季度跌幅已達36%。
生豬價格半年跌六成,豬養殖企業或已陷入全面虧損。2021年春節過后,豬肉價格一路下行。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6月18日14點,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豬肉平均價格為22.77元/公斤,較1月4日的價格下跌50.45%,半年跌幅超五成。
豬養殖價格已腰斬,上游養豬企業無論是外購育肥或是自繁自養,均已處于虧損狀態。盡管如此,業界對短期豬價走勢依然在“看跌”。
豬價的過度下跌,使得豬糧比價進入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區間,豬養殖行業或將進入全行業虧損局面。對此,21日下午,中國畜牧業協會發布倡議書,倡議書倡議不要恐慌,更不要以賭博心態安排生產。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豬養殖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配飾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配飾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配飾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配飾...
查看詳情
我國企業網上銀行市場運行態勢如何?互聯網時代,銀行利用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向客戶提供開戶、銷戶、查詢、對賬、行2...
2021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近年來,在國務院以及商務部、銀監會等監管部門、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
2021工程保險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工程保險是承保建筑安裝工程期間一切意外物質損失和對第三人經濟賠償責任的保險。...
2021專網通信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深度分析專網通信是指在行業客戶內部,為滿足其進行組織管理、安全生產、調度指揮等需...
財政部開展資產評估行業專項整治工作10月22日財政部:開展資產評估行業專項整治工作,此次專項整治工作的重點包括:整...
2021私人游艇行業現狀與發展投資機遇分析中國的私人游艇建造技術目前已經相當成熟,只是我們的時尚敏感度還遠遠不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