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因其自身所特有的高度文化性、立體直觀性、實物廣博性、類型多樣性等特點被譽為最佳的研學旅行目的地之一。
何為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因其自身所特有的高度文化性、立體直觀性、實物廣博性、類型多樣性等特點被譽為最佳的研學旅行目的地之一。在英美日等研學旅行發展成熟的國家,博物館在教育價值和育人功能上已能與學校相提并論,成為僅次于學校的第二大社會教育提供方。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費者購買力水平也隨之提高,刺激了居民的博物館旅游需求,從而促進中國博物旅游行業的發展。那么2021文化博物館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讓文物更具有傳播力、感染力,也能給博物館科學管理和服務提供智慧方案。近年來,博物館面臨節假日客流高峰時段的接待壓力巨大的難題。
我國博物館分類較簡單,一般分為國有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在國有博物館名錄下,又區分為“文化文物系統博物館”和“行業博物館”。無論是出于經濟的原因,還是文化的體現,我國博物館發展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從我國博物館數量、博物館藏品數量及接待人次都可以看出,博物館行業正處于良好增長勢頭。隨著我國文化教育的不斷深入,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程度不斷提高,以及文化旅游市場進一步發展,我國博物館行業仍將迎來快速發展。
現狀
中國博物館發展不論是數量、種類,還是藏品、展陳,相對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樣化需求,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都還有很大的差距。博物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
目前我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鼓勵民營博物館的發展,但是整體而言,我國博物館體系中,國有博物館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根據國家文物局數據顯示,截至到2020年,我國包括文物和其他部門在內的國有博物館3825家,占比69.11%;民辦博物館1710家,占比30.89%。
向線上拓展、向云端延伸的文博展覽趨勢,用新媒體新技術將數據資源轉化為云端文化新供給,是多年來技術發展下的水到渠成,只不過疫情的到來使轉變來得更為緊迫,也更為引人關注。
數字化展覽重新塑造了觀眾與展覽之間的溝通模式,發揮“線上”這一形式的優勢和特點,對主題、內容重新進行策劃,在互聯網上進行二次創造。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文化博物館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風險預測報告》數據顯示
2021文化博物館市場數據分析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博物館收入整體呈現震蕩上行趨勢,2017年,全國博物館實現收入325億元,創近年新高。而在2020年,全球博物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廣泛影響的情況下,2020年度我國博物館推出陳列展覽2.9萬余個、教育活動22.5萬余場,接待觀眾5.4億人次,網絡觀眾數以億計。
圖表:2015-2020年全國博物館年度總收入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我國文化博物館行業發展熱點
1、互聯網思維深入博物館,線上線下雙軌聯動
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大數據、云計算等網絡技術的普及徹底改變了市場接受信息的習慣,相比傳統權威信息發布機構的單向內容傳播,市場在互聯網語境下可實現前所未有的反饋效能。未來互聯思維在博物館領域的應用將不斷加深,博物館將以更加簡潔、創新的內容為核心,以多元傳媒渠道為載體加速博物館產業鏈的拓展。互聯網思維在博物館旅游行業的深度應用體現在輻射范圍、信息時效、場景選擇及用戶數據資源積累等方面。
未來將有更多博物館選擇在線上獨立運營虛擬平臺,宣傳教育性文博內容,展示創新文博衍生產品。文博內容可作為線上信息“中心勢”,聯結各類文化圈群,實現虛擬流量的積累,并依托虛擬環境打通電子商務渠道,拓展博物館衍生品市場。
2、博物館品牌個性強化,全方位打造自有IP
在全球化的時代,不同區域博物館同質化發展問題更加凸顯,游客眼界提升、博物館展覽和陳列的方式近似,都會讓游客質疑甚至批評博物館的服務和運營水平。因此博物館為爭取更多人次的參觀,將逐步致力于打造自IP,將藏品文化主題滲入到生活各方面的產品設計制作中。如文博內容與文具產品設計相結合,與家庭裝飾品、日常生活用品設計相結合。博物文化形象還可與食物外觀設計相結合,如制造模仿文物形狀的蛋糕,設計模仿博物館景致的食物擺盤、顏色調配等。這些將藏品標志性內容嵌入產品形象的方式將持續增強私立博物館內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在競爭愈加激烈的時代,提高品牌個性,打造自由IP,是提升博物館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文化博物館行業供給能力
目前全國博物館場館建筑總面積超過2600萬平方米、館均約5500平方米;展廳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館均超過2500平方米。
全國博物館藏品數量共計4223.98萬件(套),珍貴文物數量為460.56萬件(套),占藏品總數的10.9%。按博物館性質分類統計,擁有藏品與珍貴文物數量最多的均為文物行業博物館,分別為2781.9萬件(套)與451.52萬件(套),同時珍貴文物數量占比也最高,為16.23%。擁有藏品與珍貴文物數量最少的為非國有博物館,分別為403.76萬件(套)與1.92萬件(套)。
從博物館舉辦主體來看,截止到目前,文物部門所屬國有博物館3987家,國有博物館占全國博物館總數的68.89%。;非國有博物館1801家,非國有博物館占全國博物館總數的31.11%。
圖表:2020年中國博物館按所屬單位性質構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互聯網作為當今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已經全面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來,網絡媒介已經成為信息交流和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使整個文化傳播生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數字資源也成為不可替代的社會核心資源。博物館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保護與研發,已經成為博物館文化傳承創新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博物館作為文化旅游產品中的必選項,一直在不斷創新進步。有關數據顯示,故宮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等是國內最受歡迎的博物館旅游景點。
前景
未來博物館發展將進入快車道,“非營利”中蘊藏著旅游、酒店、餐飲、地產、教育、創意等產業的巨大商機;知名博物館可以為區域帶來強大的認知價值,為地方提升軟實力、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吸納人才發揮窗口作用。
未來行業趨勢如何?更多產業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文化博物館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風險預測報告》。
相關推薦
2021-2025年中國博物館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文化博物館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風險預測報告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并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
查看詳情
素質教育似成行業出口在線教育“大逃殺”正式開啟,新東方、好未來、作業幫、猿輔導等校外培訓機構的自救轉型迫在眉睫...
韓國7月就業人口同比增54.2萬人根據韓國統計廳11日發布的一份資料顯示,今年7月就業人口同比增加54.2萬人,為2764.8萬...
帶蒸汽功能的淋浴房叫做蒸汽房,也被成為桑拿房。蒸汽房桑拿房可以祛斑美容嫩滑肌膚通過蒸汽房的蒸汽,能夠將熱量滲透...
口腔醫療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中國消費者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身體與精神健康方面,經過調查發...
寵物身后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寵物飼養場、寵物醫院、寵物美容店、寵物食品店、寵物寄養店、寵物墓,甚至寵物網站等,...
密室逃脫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2018-2020年中國密室逃脫行業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大,其中2018年為50億元,2020年為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