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如何繪就農業綠色發展圖景?如何守住耕地這個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如何增產又減污?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農業綠色發展舉旗定向。?
“十四五”時期,如何繪就農業綠色發展圖景?如何守住耕地這個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如何增產又減污?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農業綠色發展舉旗定向。
這是我國首部農業綠色發展專項規劃,其中提出的4方面11項定量指標,為推動農業向綠而行劃定“硬杠杠”,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副司長王衍說,為完善扶持政策,《規劃》提出,健全政府投入激勵機制,加大生態保護補償力度,多渠道增加農業綠色發展投入。農業農村部門將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選擇重點縣建設一批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示范片,圍繞糧棉油糖等重點作物,集成組裝耕種管收全過程綠色高質高效新技術。
面臨疫情、災情等疊加風險挑戰,迫切需要運用好現代信息手段,從更高層次、全維度掌握農業發展變化,加快完善我國農業信息監測預警體系,以信息化引領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當前,我國農業資源家底的動態掌握程度有待提升,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制度亟待建立,耕地、草原、漁業水域、生物資源等監測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天空地”數字農業管理系統健全已迫在眉睫,農業監測與評價、預報與預警的常態化和規范化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1-2026年生態農業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十四五”時期,要瞄準農業全產業鏈,監測采集重要農產品生產、流通、貿易等信息,打造農業大數據平臺,加強分析預警和信息發布,開展精準信息服務。
一是將大數據應用貫穿農業監測預警過程始終,抽取出農業監測預警關鍵數據指標,歸納提煉農業信息流變化特征、內在機制、演變規律與影響路徑;
二是實時感知與個性服務成為研究與應用重點,發展農業物聯網技術,完善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體系建設,探索建立涉農信息共享機制,形成全行業、可比較的基礎數據庫;
三是推進以問題為導向的數據智能處理,將人工智能、區塊鏈、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數學建模等深度學習并把前沿技術應用到農業監測預警中,實現覆蓋農業全產業鏈的全程監測預警。
疫情席卷全球時,我國的農業遭受了大的損失,在接下來修復農業市場的損失中,我們探尋了一種新的銷售模式,利用互聯網強大的物流體系,將鄉村與城市連接,同時補全了農業銷售端渠道單一,散戶銷售困難的問題,這一次我們將目光聚焦與農業,利用互聯網實現了農業從生產到銷售的完整體系,為新農業注入新的力量。
生態農業是一種理想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只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實施綠色生產,才能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走上良性循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目前看,中國農業生產的生態基礎還較脆弱,抗自然風險能力還不強,農業生產成本還較高,生態環境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突出。因此,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勢在必行、迫在眉睫,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歷史意義。
生態農業市場未來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1-2026年生態農業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更多精彩報告推薦
2021-2026年中國生態農業園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生態農業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生態農業研究報告對生態農業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生態農業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查看詳情
近幾年,中國戶外運動用品零售額增長迅猛,目前,中國國內市場擁有400余個專業戶外品牌,其中本土品牌約占其中的三成2...
家具、床上用品、廚衛用具、室內配飾及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統稱為家居用品。廣義的家具是指人類維持正常生活、從事生...
唇膏是一種唇部化妝品。按QB/T 1977—2004《唇膏》的規定,唇膏指以油、脂、蠟、色素等主要成分復配而成的護唇用品2...
蘇打水是弱堿性水,能有效緩解身體酸堿平衡,因為我們每天食用大量的肉食、魚類都是酸性食品,長期會導致酸堿失調,會...
據悉,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空調市場和線下渠道沖擊較大。格力電器約六成收入來自于空調,并且向來倚重線下渠道,因此...
土木建筑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它既指所應用的材料、設備和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