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天然氣儲量的增加主要源于一大批大中型氣田的探明,其分布具有集中性和區域性特點,主要位于陸上西部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東部的松遼及東部近海海域的東海、渤海。
我國天然氣儲量的增加主要源于一大批大中型氣田的探明,其分布具有集中性和區域性特點,主要位于陸上西部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東部的松遼及東部近海海域的東海、渤海。
目前,國內天然氣生產增速放緩。數據顯示,2021年8月中國天然氣產量為158.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3%。2021年1-8月天然氣產量為1360.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8%。
近年來,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被越來越廣泛的接受和使用,其消費量逐年上升。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從2058億立方米增長至3240億立方米,復合增長率為12%。2021年1—7月國內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總表觀消費量達到2112億立方米,同比增幅17.1%。
根據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天然氣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中國天然氣行業發展趨勢
中國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明顯加大,儲量和產量增幅均創歷史紀錄。2019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達3348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勘探投資達821億元,創歷史新高。常規天然氣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繼在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海域等獲得重要發現,有望新增一批規模儲量資源區;頁巖氣在四川盆地長寧—威遠、太陽等區塊獲得突破,南川地區實現了常壓頁巖氣勘探新發現。
2019年以來,中國持續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上游環節放寬市場準入,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激發勘探開發活力。中游環節實施運銷分離,組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進一步推進基礎設施向第三方公平開放。下游環節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實施減稅降費,擴大天然氣利用。
1、天然氣行業發展規模
2018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總投入約2667.6億元,同比增長20.5%。新區新領域取得突破,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深層油氣、渤海海域天然氣相繼取得一批重大發現;渤中19-6氣田天然氣和凝析油儲量均達億噸級(油當量),是京津冀周邊最大的海上凝析氣田。
2019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達3348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勘探投資達821億元,創歷史新高。常規天然氣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繼在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海域等獲得重要發現,有望新增一批規模儲量資源區;頁巖氣在四川盆地長寧—威遠、太陽等區塊獲得突破,南川地區實現了常壓頁巖氣勘探新發現。中國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明顯加大,儲量和產量增幅均創歷史紀錄。
綜合考慮疫情等因素,預計2020年中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為3578.8億元。2018-2020年,中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為增加的趨勢,從2018年的2667.6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3578.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83%。根據中研普華整理數據,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表觀產量如下圖所示:
圖表:2018-2020年中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整理
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銷售額從2018年的7007.50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800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85%。
圖表: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銷售額(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整理
2、天然氣行業供需狀況
2019年全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1.58萬億立方米,同比增加約6000億立方米,創歷史紀錄。其中,常規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8091億立方米,新增技術可采儲量3521億立方米;頁巖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7644億立方米,新增技術可采儲量1838億立方米。全國天然氣(含非常規氣)產量達1773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70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其中常規氣產量為1527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為154億立方米,煤層氣產量為55億立方米,煤制氣產量為36.8億立方米。
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新挑戰、新困難,2020年上半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總體穩定,勘探工作量穩中有增,繼續在四川、塔里木等盆地獲得重要發現;天然氣產量達94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3%,其中常規氣產量為82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8%,頁巖氣產量為9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35%,煤層氣產量為2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10%。預計2020年中國天然氣產量為1890億立方米(不包括煤制氣),同比增長約9%,總體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產量為增加的趨勢,從2018年的1603億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1890億立方米,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58%。根據2019、2020年《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數據,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表觀產量如下圖所示:
圖表: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單位:億立方米)
數據來源:2019、2020年《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
2019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306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6%,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達8.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從消費結構看,城市燃氣和工業用氣仍是天然氣消費的主力,分別占全國消費量的37.2%和35.0%;化工用氣增速有所回升,發電用氣增速階段性回落。從消費區域看,華東地區是全國消費量最大的區域,全年消費量達897億立方米,占全國消費量的29.2%;其次是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區,消費量分別為598億立方米、396億立方米和375億立方米。從省消費量看,13個省份用氣量超過100億立方米,其中江蘇超過300億立方米,廣東、四川都超過200億立方米。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暴發對中國經濟社會和能源發展帶來階段性較大影響。天然氣需求增速明顯放緩,但上半年仍實現1.5%的正增長。推動天然氣消費正增長的因素包括:國內外氣價走低,天然氣價格競爭力凸顯;城鎮燃氣受疫情沖擊較小,且北方部分省市供暖季延長;二季度以來經濟復蘇態勢明顯,復工復產帶動工業、發電等用氣穩中有升。
2020年下半年,面對新冠疫情沖擊,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面臨挑戰,但推動天然氣產業協調穩定發展的基礎條件和支撐因素未變,天然氣產業持續穩步發展的總基調不變。
綜合預測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約為3200億立方米,比2019年增加約130億立方米。預計全國天然氣(含非常規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約8000億立方米;國產氣量(含非常規氣)為1890億立方米(不包括煤制氣),同比增長約9%,總體保持較快增長態勢。進口天然氣約1400億立方米,與2019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長,預計進口管道氣500億立方米,進口LNG約900億立方米。
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增加的趨勢,從2018年的2803億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3200億立方米,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85%。根據2019、2020年《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數據,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如下圖所示:
圖表: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單位:億立方米)
數據來源:2019、2020年《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
想要了解更多天然氣行業詳細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天然氣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天然氣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包括油田氣、氣田氣、泥火山氣、煤層氣和生物生成氣等)。天然氣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天然氣行...
查看詳情
雙十一首日快遞量超5.69億件11月1日,“2021雙十一”網購熱潮來臨。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日全國共攬收快遞包...
中國不可能重新大上煤電近段時間,由于煤炭緊缺、煤價飛漲等原因,國內20多個省份電力供應緊張。對此,個別西方人士擔...
經濟日報:中國不可能重新大上煤電近段時間,由于煤炭緊缺、煤價飛漲等原因,國內20多個省份電力供應緊張。對此,個別2...
民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前景、現狀怎么樣?未來民用航空機場建設市場投資趨勢如何?民用航空機場建設逐步推進各項設施全面...
中國最大酒類批發市場的“三面”河南這里,就是有著“中國最大酒水流通批發市場”之稱的鄭州百榮世貿商城,百榮商城酒...
16省538例 百人規模疫情為何頻發10月17日起本土疫情16天波及16省,累積確診538人。12個省(市、區)報告的病例與內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