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園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園等以及近來各地陸續提出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等。
產業園區集聚的載體,其主要構成應有相關文化創意設計方面的企業,有提供高科技技術支持(如數字網絡技術)的企業,有國際化的策劃推廣和信息咨詢等中介機構;還有從事文化創意產品生產的企業和在文化經營方面富有經驗的經紀公司等。這種相互接駁的企業集群,構成立體的多重交織的產業鏈環,對提高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都具有實際意義。截至2019年10月,我國共有各類國家級開發區628家,我國共有省級開發區2053家。目前,中國有各類產業園區15000多個,對整個中國經濟的貢獻達到30%以上。
產業園區具備其獨有的優勢,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可以產生明顯的外部規模效應,從技術創新的角度看,園區以多種不同的方法建立了非常有益于創新的環境;產業園區有利于大批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社會化發展,產生較強的內部規模效應;產業園區促進了產業區域分工和新型產業基地的形成;產業園區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進步產生了較大的推動力;產業園區可以集中治理污染,節約治理環境的成本;產業園區促進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等。
2020年,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國家級經開區發展工作,2020年3月24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于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全面做好國家級經開區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積極應對疫情、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加大政策支持和落實力度、完善考核評價工作機制、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投資促進工作等十個方面提出工作要求。《通知》提出,國家級經開區要積極應對疫情,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協調解決企業在投資、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鼓勵國家級經開區之間圍繞產業鏈同步復工復產開展協作,共同解決上下游配套難題,確保重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要對國家和地方應對疫情出臺的助企紓困政策梳理打包,加強宣傳解讀,“送政策上門”,確保內外資企業及時同等享受。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就《“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有關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支持特殊類型地區行政區劃改革,大力支持特殊類型地區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園區。
據《規劃》,特殊類型地區包括以脫貧地區為重點的欠發達地區和革命老區、邊境地區、生態退化地區、資源型地區、老工業城市等。
《規劃》到2025年,支持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的政策體系更加健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和公共基礎設施通達水平明顯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取得新進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實現動態平衡,促進城鄉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和產業梯度轉移。
到2035年,特殊類型地區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發展、創新驅動、區域協調、綠色轉型、開放合作、民生福祉、社會治理、精神文明、民族團結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基礎設施通達度、均衡性顯著提升,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國土開發有序的空間發展格局基本構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想要了解更多產業園行業詳細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產業園行業市場環境分析與投資趨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產業園行業市場環境分析與投資趨勢報告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園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
查看詳情
2022年生物飼料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我國飼料原料種類繁多,物理化學性質差異較大,而不同的菌種又具備不同的生理特...
2022年智能電網建設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6...
1-10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61.8萬億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1—10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61.8萬億元,同比增1...
近年來建筑業在信息化數字化道路上取得了很多成就,已經涌現了一大批專注于建筑設計、建筑信息模型(BIM)、供應鏈協同...
2022年抽水蓄能電站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抽水蓄能電站利用電力負荷低谷時的電能抽水至上水庫,在電力負荷高峰期再放...
多地布局“十四五”區域創新中心建設北京、上海、廣東、重慶、湖北、江蘇、浙江、河北、廣西、貴州、江西等多地公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