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積極履行承諾,加快步伐放開了銀行業對外資的限制。一是大幅放開對外資銀行的經營范圍限制,允許外資銀行在全國范圍、對中國企業和中國居民經營人民幣業務,取消外資銀行人民幣負債不得超外匯負債50%的限制、放寬其在華吸收外匯存款的比例限制。
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積極履行承諾,加快步伐放開了銀行業對外資的限制。一是大幅放開對外資銀行的經營范圍限制,允許外資銀行在全國范圍、對中國企業和中國居民經營人民幣業務,取消外資銀行人民幣負債不得超外匯負債50%的限制、放寬其在華吸收外匯存款的比例限制,降低對外資行營運資金要求等。二是允許外資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入股中資銀行,并允許入股比例至20%。2004年8月匯豐銀行入股交通銀行,拉開了外資銀行入股大型國有中資銀行的序幕。之后幾年,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相繼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外資。
銀監會表示將積極穩妥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
一是將放寬對除民營銀行以外的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
二是放寬外國銀行商業存在形式選擇范圍,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多樣化發展;
三是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經營空間,取消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等待期,支持外國銀行分行從事金融市場等業務;
四是優化監管規則,調整外國銀行分行營運資金管理要求和監管考核方式。2018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在博鰲論壇上宣布了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表示要大幅度擴大外資銀行業務范圍。至此,我國銀行業擴大開放掀開了新的篇章。
從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銀行業的變化來看,中資銀行在競爭中,一是積極向外資銀行學習,對普通客戶服務意識明顯提升、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對客戶開展微笑服務、專業解答,在網點內提供茶水、雜志、雨傘等貼心服務,并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生活繳費服務等;二是對高端客戶的貼身服務質量也迅速提升,外資銀行帶來了百年服務精髓,特別是其對高端客戶的貼身服務,如個性化的理財、多樣化的投資組合,為中資銀行廣泛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三是倒逼中資銀行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學習外資銀行的先進做法,不斷推動自身體制和機制改革。
外資銀行一般將其零售服務對象定位于大中城市的高層收入者,其細分個人客戶的標準主要是資產資金的多少。外資銀行注重對不同層次的客戶提供不同種類的服務,以差別化的個人客戶服務方式,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業務和心理需求。
外資銀行最初在中國市場開展零售業務,是以發達地區擁有外匯的高收入群體為目標客戶,隨著近年內地居民的收入穩步上升,一些外資銀行已經開始結合內地百姓的理財需求,對金融產品進行“本土化”的改造,這些創新產品即貼合了本地客戶的需求,又突出了外資銀行的競爭優勢,同時顯示出外資銀行已經由單純鎖定高端客戶開始中低端客戶延伸。目前外資銀行在華開展個人銀行業務的主要客源,并非來自于中資銀行,而是外資銀行。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外資銀行規模較快增長,在業務戰略上采取“做強外匯業務、在外匯業務帶動下精心挑選人民幣業務、鞏固突出非融資業務、力推八類核心產品(個人理財、外匯資金業務、外匯存貨業務、消費信貸、信用卡、企業現金管理業務、證券業務、國際清算結算業務)”的戰略。
一、對中資銀行市場份額的影響
金融風險的增大。中國加入WT0后,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對外貿易頻繁,對外依存度也較大。然而我國的金融市場不夠成熟,監管機制不夠健全,抗風險能力弱。如果外資銀行的總行或其他分行遭遇擠兌危機,或面臨其他市場風險,都可能危害在外資銀行存款的我國企業及民眾的利益,也將影響到我國金融市場的正常有序發展。
二、對中資銀行客戶營銷模式的影響
對客戶資源的爭奪。外資銀行資本雄厚,金融產品創新,擁有發達的全球分支和客戶網絡,并能提供完備的商業銀行服務。外資銀行提供的高附加值服務必將吸引存貸款客戶從國內銀行機構轉移出來,尤其是一些高端客戶。外資銀行通過市場細分,鎖定目標客戶,將有限資源的盈利最大化,并致力于通過鎖定百分之二十的高端客戶以獲取百分之八十的行業利潤。而中資銀行的產品單一、層次較低、創新不足。因此,高端客戶的流失、市場份額的縮小會給中資銀行帶來巨大的沖擊。尤其在深圳、上海等發達地區,這種沖擊尤為明顯。
三、對中資銀行業務經營的影響
對中資銀行的銀行業務的沖擊。在華的外資銀行大多實行混業經營,而中資銀行仍處于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的轉變之中。因此外資銀行在提供全方位的商業銀行服務時具有天生的優勢。外資銀行擁有雄厚資本、先進技術、經驗豐富且抗風險能力強,在個人理財、信息咨詢、外匯資金的存貸和國際結算等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業務上對中資銀行造成很大的沖擊,同時外資銀行還將自己的觸角伸向批發業務、零售業務等方面。而中資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則相對緩慢,在技術和制度上都存在劣勢。
四、對中資銀行吸引和培養人才機制的影響
人才流失的挑戰。外資銀行實行本土化的人力資源政策,除了部分高管,大部分工作人員都來自當地。外資銀行在拓展中國市場的同時,需要招攪有經驗、高素質的當地優秀人才,這會引起中資銀行的業務骨干流失。且外資銀行薪水豐厚,擁有完善的培訓系統,其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勢必造成國有銀行人才流失,削弱其競爭力。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外資銀行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積極履行承諾,加快步伐放開了銀行業對外資的限制。一是大幅放開對外資銀行的經營范圍限制,允許外資銀行在全國范圍、對中國企業和中國居民經營人民幣業務,取消外資銀行人...
查看詳情
空間吸聲體具有擺放靈活、外觀可塑性高、吸聲效果可測量的優點,在已經建成的廳堂建筑中,可以起到彌補音質缺陷的作用...
中國內河航運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近幾年,我國積極發展水路運輸,提高內河通航條件。縱觀近代世界交通發展歷程,內河航...
2022年醫藥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近幾年來中國醫藥市場需求旺盛,終端規模持續上升,醫藥行業持續高增長。中國藥品領...
據我國皮膚病協會、我國青少年聯合會聯合調查顯示:我國青春痘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80%以上的人不同程度的碰到過...
2022軟水設備行業發展前景及現狀分析軟水設備,顧名思義即降低水硬度的設備,主要除祛水中的鈣、鎂離子,軟化水設備在...
哈爾濱:主動做核酸檢出陽性獎勵1萬12月2日,哈爾濱市發現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初篩陽性感染者,均為內蒙古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