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材料技術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支撐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經濟增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著力推進初級產品的精深加工,構建完善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科技支撐體系和產品營銷體系,是我國新材料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
當前,新材料技術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支撐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經濟增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著力推進初級產品的精深加工,構建完善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科技支撐體系和產品營銷體系,是我國新材料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
由于新材料產業具有覆蓋范圍廣、資本技術密集、高風險高收益、產品附加值較大、行業景氣周期長等特點,廣泛應用于信息、能源、交通、醫療等各個領域。近年來,新材料產業得以快速發展,國家也相繼出臺新材料行業的相關政策,鼓勵各種新材料產品的發展,全國各地很多產業園區紛紛將發展重點轉向新材料產業,助力中國新材料產業的騰飛。
隨著化工新材料在技術上的突破,規模化生產導致成本大幅度下降,價格已為民用產品所接受,加上化工新材料具有耐高溫、低溫、耐腐蝕、抗老化及強度高、耐摩擦等優異的性能,目前已廣泛用于電子、汽車、建材等領域。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對類似電子、汽車等消費品的需求,這些下游消費品的需求增速又帶動了中國新材料行業的發展。在產業政策的促進下,將保持這良好的增長勢頭,預計到2025年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0萬億元,并保持年均增長20%。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新材料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新材料產業發展策略分析
面向信息、高端裝備與制造、綠色低碳、生物和數字創意產業以及重大工程的需求,應加強新材料產業的提質增效和協同應用,提高新材料的基礎支撐能力,推進新材料融入全球高端制造供應鏈。同時,進一步提高重大關鍵新材料的自給率,布局前沿新材料研發,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的創新成果,加快實現我國從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的轉變,為此有如下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產業政策
加強國家對新材料基礎研究的投入,高度重視當前處于研發階段的前沿新材料,適度超前安排。著力突破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工程化問題,提高新材料的基礎支撐能力。加快完善有利于推動新材料產業進步的政策和法規體系,制定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和投資指南,建立相關的技術標準體系,完善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遵循“誰投資、誰負責”的原則,加強對國有資本投資回報率的監管;突出國家對重點行業的聚焦支持,防止出現“投資碎片化”,集中力量培育和塑造我國名牌新材料產品。
(二)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發展體系
在注重政府對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引導作用的基礎上,加快營造新材料相關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以企業為投資主體和成果應用主體,加強產學研用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推動優勢企業實施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境外并購和投資合作,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抓住我國工業化進程加速的歷史機遇,培育、拓展新材料消費市場,特別是中高端市場,以需求帶動發展,促進企業上檔次、上規模,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與國際制造企業的全方位合作,推動新材料快速融入全球高端制造供應鏈。
(三)加強支撐體系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進一步加大對新材料制備和檢測自動化設備的研發支持,集中力量開發改進產品質量、降低制造成本的核心裝備,重視新型低成本制造工藝及其配套技術的開發,深化發展新材料的智能化制造技術。建設材料設計與極端條件下性能預測研發平臺,制定材料服役性能和全壽命成本指標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材料應用水平。建立新材料結構設計—制造—評價共享數據庫,以下游應用為牽引構建與國際接軌又具我國特色的材料標準體系。從戰略高度重視和研究新材料產業的知識產權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新材料研發中的原始創新與集成創新,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牌號與體系,開展協同應用試點示范,搭建協同應用平臺,推進新材料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
(四)加強人才培養,積極引進創新人才
實施創新人才發展戰略,支持企業加強創新能力建設,不斷加大新材料領域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吸收國外高水平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建立適合創新人才發展的激勵和競爭機制。同時,鼓勵新材料企業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升我國新材料企業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科研單位和大學的作用,共同建立新材料專家系統,加強新材料研發、生產和應用的直接溝通和交流。專家系統定期對國內外新材料研發和應用需求進行調研和評估,發揮思想庫作用,就新材料發展和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提供咨詢意見。
傳統材料企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我國材料企業中,80-90%都是傳統金屬類和化工類的材料企業,這兩類企業市場份額最大,是材料行業的主導力量。未來10年,普通產品市場需求的下滑及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將倒逼這兩類傳統材料企業加快技術升級與改造,其轉型升級速度將明顯加快。
其中,金屬類材料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是大力發展如高純金屬、非晶合金等特殊金屬材料,以及可用于核電、超超臨界火電、海洋工程、汽車工程、軌道交通方面的高品質特殊鋼;化工類材料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合成橡膠、工程塑料、有機硅材料和氟材料。
1、逐漸向高端、健康、綠色方向發展
未來十年,高端裝備、汽車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新型建筑、生物醫用、智能電網、3D打印等新興產業領域預計將保持較快發展趨勢。因此,帶動新興產業發展的高端材料是未來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主要包括高品質特殊鋼、高強輕質合金、高性能纖維和復合材料、航空用陶瓷材料及航空級3D打印金屬粉末材料等。
此外,隨著人民對健康、環保等需求的提高,對生物醫用材料、綠色環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和高性能膜材料等綠色健康材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2、電子信息、鋰電池產業新材料有望加速增長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電子信息材料的研發生產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低缺陷12英寸及以上電子級單晶硅、超薄8英寸及以上絕緣體上硅(SOI)、寬禁帶半導體與器件,以及AMOLED有機發光材料及器件、大尺寸光纖預制棒、光學膜、集成電路特種氣體都將逐漸實現產業化應用,部分產品也將逐漸取代進口。
鋰電池材料方面,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導電漿料、電池隔膜企業不斷涌現,核心技術逐步被研發成功,并實現產業化,發展潛力巨大?!笆濉逼陂g,電子信息、鋰電池產業新材料這兩個領域,有望實現加速增長。
3、高強輕質合金新材料可能得到大規模應用
高性能的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在航空航天、軍工、汽車、電力設備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高性能合金在車輛上應用量快速增長,其市場需求越來越多。
隨著電力裝備的高端化、智能化發展,鋁合金電纜技術和產品已逐步被市場熟知并接受,鋁合金材料憑借其性能優勢,在電力行業應用也將日益廣泛,“以鋁代銅”的相關產品,也逐步應用于電線電纜、變壓器、汽車熱交換器、空調散熱器等多方面,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三、新材料產業發展規模預測
隨著化工新材料在技術上的突破,規模化生產導致成本大幅度下降,價格已為民用產品所接受,加上化工新材料具有耐高溫、低溫、耐腐蝕、抗老化及強度高、耐摩擦等優異的性能,目前已廣泛用于電子、汽車、建材等領域。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對類似電子、汽車等消費品的需求,這些下游消費品的需求增速又帶動了中國新材料行業的發展。在產業政策的促進下,將保持這良好的增長勢頭,預計到2025年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0萬億元,并保持年均增長20%。
圖表:我國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想要了解關于新材料產業園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新材料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新材料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新材料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新材料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新材料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
查看詳情
中國絲綢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繭絲和綢緞可以主導國際市場生產和價格走勢。絲綢業生產能力、技術裝備、研究水平都達到了...
奧密克戎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傳播當地時間12月14日,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全球已有77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奧密克戎毒株...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年12月7日,經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第105次常務會議審議,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
風云氣象衛星全球用戶增至121個國家和地區不久前成功發射尚處于在軌測試階段的全球首顆民用晨昏軌道氣象衛星風云三號E...
多地釋放鼓勵購房信號12月14日,安徽蕪湖發布購房支持新政,對符合條件的青年英才最高可獲得10%購房款補貼。至此,近...
2022年汽車銷量將達2750萬輛中汽協預判,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300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