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行業迅猛發展、主播們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偷稅漏稅現象也屢見不鮮。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稅務局稽查局查明,薇婭偷逃稅被追繳并處罰款13億。
薇婭偷逃稅被罰對直播行業有哪些警示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稅務局稽查局查明,網絡主播黃薇(網名:薇婭)在2019-2020年期間,通過隱匿個人收入、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虛假申報等方式偷逃稅款6.43億元,其他少繳稅款0.6億元,依法對黃薇作出稅務行政處理處罰決定,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
12月20日,對于上述問題,薇婭致歉并回應稱,“完全接受稅務部門依法對我做出的相關處罰決定,并將積極籌措資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補繳稅款、滯納金和罰款。”
浙江省杭州市稅務部門表示,2019-2020年期間,黃薇通過隱匿其從直播平臺取得的傭金收入虛假申報偷逃稅款;通過設立上海蔚賀企業管理咨詢中心、上海獨蘇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等多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虛構業務,虛假申報偷逃稅款。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公布《2022-2027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主播偷逃稅頻現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超1.2萬億元,年增長率197%,預計2023年直播電商規模將超過4.9萬億元。
在直播行業迅猛發展、主播們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偷稅漏稅現象也屢見不鮮。今年11月,浙江省杭州市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發現朱宸慧(雪梨)、林珊珊兩名網絡主播涉嫌偷逃稅款。
經查,雪梨、林珊珊在2019-2020年期間,通過在上海、廣西、江西等地設立個人獨資企業,虛構業務將其取得的個人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所得轉變為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所得,偷逃個人所得稅。兩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稅收法律法規,擾亂了稅收征管秩序。
杭州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雪梨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擬處1倍罰款共計6555.31萬元,對林珊珊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擬處1倍罰款共計2767.25萬元。
監管的力度正在不斷加強,但在規范監管的同時,稅務部門對網絡直播等新業態從業人員也給予了包容性的自查整改期。今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專門印發通知,明確網絡主播2021年底前能夠主動報告并及時糾正涉稅問題的,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罰。據了解,已有上千人主動自查補繳稅款。
行業不斷規范的同時,監管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強。“稅務部門陸續公布網絡主播偷逃稅典型案例,就是在釋放對網絡主播從業行為的嚴管信號。”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表示。
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也認為,“薇婭被罰預示著直播行業野蠻生長時代的結束,也預示著直播行業的發展開始進入到規范化時代。薇婭被處罰不單是主播個人的事情,也預示平臺方到了負起相應責任之際”。
今年雙十一直播電商繼續領跑電商賽道,而帶貨主播方面頭部效應持續擴大,最有知名度的電商帶貨主播當屬薇婭、李佳琦、辛巴、雪梨、張大奕等人,在今年雙十一期間幾位帶貨主播的銷售額都突破以往。今年雙11首場預售直播中,李佳琦銷售額達到106.53億元、薇婭為82.52億元,第三名雪梨的銷售額則為9.3億元。兩大頭部主播的查稅風波,讓風光無限的直播行業“跌落神壇”,背后則是對行業的一次深刻提醒。
隨著監管的到位,直播行業將會迎來新的一輪飛躍,更多的腰部主播將會獲得更多的流量支持,也體現了國家相關部門對直播行業良性發展的重視。
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1.2萬億元,年增長率為197.0%,預計未來三年年均復合增速為58.3%,2023年直播電商規模將超過4.9萬億元。
加大監管力度
但是,由于準入門檻相對低、標準尚不健全等原因,近年來,直播行業屢屢出現主播虛假宣傳、直播數據造假、贈品不兌現、延期發貨、貨不對板等問題,加之偷稅漏稅問題頻發,無形中消耗著公眾對直播電商的信任度。在利益驅使下,行業增長迅速。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直播相關企業39.3萬家,2021年前三季度共注冊相關企業26.4萬家,兩年平均增長率高達630.4%。
“行業準入門檻極低,憑借一張身份證、一部手機就可以輕松注冊網絡主播,既沒有對主播人員專業能力的要求,也沒有道德、法律常識方面的考察。而在商業利益面前,某些平臺和主播不惜挑戰法律底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分析稱,直播行業的亂象,與法律、監管有待完善有重要關系。
對流量經濟監管從無到有,力度不斷加大。今年4月份,國家網信辦、公安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明確直播人員應年滿16周歲,直播營銷行為不得發布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信息,不得欺騙、誤導用戶等8條行為紅線。業內專家表示,網紅主播是對社會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群,其言行影響著粉絲,加強監管治理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規范流量經濟的必然之舉。
雖然行業發展前景光明,但一味追求流量,也會陷入困境。對于如何規范直播電商發展,康勇建議,可以對不同類型、不同風險點和風險等級的直播進行分類管理。綜合考慮網絡直播應用領域、應用場景和場域的開放性、傳播信息內容種類、消費者消費目的等因素,分析不同類型網絡直播合規風險,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治理,實現促進發展和有限監管相統一。
盤和林認為,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明晰主體責任,積極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辦法,變“事后監管”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監管,提高平臺、主播等違法違規成本;同時,直播行業本身要深耕內容創作,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實現內容聚焦和垂直化,滿足用戶多樣性的需要。
能否實現商業化是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生存的關鍵,但過于商業化難免影響用戶體驗。如何在用戶體驗和商業化效益之間做出平衡?在快手磁力引擎商業產品副總裁杜錚看來,用戶體驗和商業化運營并不是對立關系,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商業化內容,恰恰可以提升用戶體驗。短視頻+直播平臺正悄然改變品牌與用戶的關系。
在業內專家看來,資本加持、平臺扶持與政府引導,將共同使得直播電商行業停下“野蠻生長”的腳步。未來行業相應的模糊空間將會收窄,規范性將會增強,直播電商行業將在健康的氛圍下向著有序、理性的方向發展。電商直播帶貨作為直播與電商雙向融合的產物,也是未來經濟的重要發展趨勢,其背后的資本力量自然不容忽視。
未來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更多報告推薦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電商直播是一種購物方式,在法律上屬于商業廣告活動,主播根據具體行為還要承擔“廣告代言人”“廣告發布者”或“廣告主”的責任。如果消費者買到假貨,首先應聯系銷售者即賣家承擔法律責任,主...
查看詳情
船舶制造行業是為航運業、海洋開發、國防建設等領域提供技術裝備的綜合性產業。船舶制造行業位于產業鏈中游,又被稱為...
14天480例確診 浙江疫情現5個特點自12月5日發現第1例感染者以來,截至12月19日24時,浙江省已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80例3...
三全思念等品牌牛肉水餃加豬肉近日,多家速凍食品企業的產品被指虛假廣告。對線上線下渠道銷售的8個品牌約40款名稱中1...
數字文旅產業依托旅游稟賦,圍繞文化資源,創造文化價值,傳播文化內容,銷售文化創意,實現文化旅游全領域的數字化重...
燃燒器是一種將可燃物與助燃物混合后進行燃燒的設備,在工業設備中應用廣泛,涉及各種工業與民用領域,如電力企業、鋼...
軟件外包就是企業為了專注核心競爭力業務和降低軟件項目成本,將軟件項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發包給提供外包服務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