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園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園等以及近來各地陸續提出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等。產業園區集聚的載體,其主要構成應有相關文化創意設計方面的企業,有提供高科技技術支持(如數字網絡技術)的企業,有國際化的策劃推廣和信息咨詢等中介機構;還有從事文化創意產品生產的企業和在文化經營方面富有經驗的經紀公司等。這種相互接駁的企業集群,構成立體的多重交織的產業鏈環,對提高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都具有實際意義。而目前以行政區域劃分或行業分割方式構建的創意產業園區,畢竟會受到傳統利益格局和資源配置的影響,難以達到理想的要素組合和產業的深化。
當前我國已進入群體競爭的新階段,近年來,隨著經濟市場化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并出現了一些新的競爭態勢。這種競爭態勢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國際競爭與國內競爭日益融合為一體,出現了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競爭國際化的趨勢。對于任何一個地區而言,即使產品在國內銷售,參與的仍然是國際競爭,因為跨國公司和外國產品已經大規模地進入了中國市場。二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和區域競爭的加劇,我國區域競爭正在由過去的個體競爭走向群體競爭。以城市群和產業鏈為主體的群體競爭,已經成為當前區域競爭的新特點。可以說,目前我國區域競爭已經進入到群體競爭的新階段。
最早的園區模式更依賴地產開發,房屋的租、售是收入的主要來源。現在逐漸轉移到把服務作為主要的盈利模式。另外,產業投資出現的也越來越多,將來會成為重要的盈利模式,園區成為企業的股東,甚至是用房租、服務換股份。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6年中國產業園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規模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規模的擴大,其深度融合性特征逐步顯現,與旅游業、傳統制造業、農業等逐漸形成“越界、滲透、提升、融合”的多樣路徑。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業二者融合發展,通過舉辦文化旅游節慶活動、打造高品質旅游演藝產品、開發文化旅游工藝品等,一方面以文化創意引領對旅游資源、衍生產品等的開發,以文化的活力提升旅游項目、旅游產品等的內涵;另一方面也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極為廣闊的應用空間,成為其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雖然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但文化產業結構仍存在著投入結構低端化與同質化、產業關聯性不強、區域發展不平衡、人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直接影響著文化產業的發展進程、水平、質量和效益。
圖表:2020年中國文化創意園類型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基地為龍頭,以省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為骨干,以各地特色文化產業群為支點,共同推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格局。
不完全統計,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還是以混合型(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性質劃分)為主,2020年數量達到1997個,占比64.8%。這種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往往依托科技園區,并結合園區內的優勢產業同步發展文化產業,但園區內并未形成文化產業鏈條。相對來說,近幾年地方特色型與休閑娛樂型文化創意產業園增長較快,這與人們的需求多樣化密切相關。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化分布進一步顯現,初步形成了以廣東、北京、上海等地為代表的珠三角、環渤海和長三角等東部沿海地區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三極。此外,中部地區湖南、湖北,西部地區的四川、陜西也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
按區域劃分,則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主要分布在這六大區域:環渤海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北京)、長三角文化創意產業集群(上海、南京、杭州和蘇州)、珠三角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廣州和深圳)、滇海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昆明、大理和麗江)、川陜文化創意產業集群(西安、成都和重慶)以及中部文化創意產業集群(長沙)。
圖表:2020年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最受關注的十大園區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效益
同當前的規劃建設思路有別,園區其實十分需要按照價值鏈或產業鏈的規律來規劃、設計和建設,而不是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也不是按照部門行業的類型來設計和建設,更不是按照企業資金的來源來設計和建設。
凡是有條件的園區,都應該按照以科技鏈來連接和拉動產業鏈的關系來設計和建設。這個科技鏈的功能實際上是保障產業鏈的技術要求,同時,它的根本任務還是要在園區內實現相關的科技創新,以及二者的融合成為新的、更高體驗效應的產品和服務。要之,作為產業和園區的最高端,它才是園區發展的真正動力和主宰。這樣看來,許多園區并不符合價值鏈規律。
想要了解更多產業園行業詳細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6年中國產業園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產業園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園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
查看詳情
相互寶將于明年1月28日關停繼美團互助、水滴互助、輕松互助等平臺宣布關停后,12月28日,相互寶發布公告表示,為更長2...
2020年全國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0628億元經核算,2020年全國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0628億元,比上年下降9.7%(G...
林瑞陽張庭公司涉嫌傳銷被查處12月28日,林瑞陽張庭實控公司涉嫌傳銷被查,凍結資金高達6億,目前案件在進一步調查中A...
私募是什么私募,即私募投資基金,是指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向合格投資者募集的,投資于股票、股權、債券、期貨、期權、基...
現有疫苗對奧密克戎效果不樂觀五篇關于各疫苗和抗體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株有效性的論文,已經同行評議3...
小米正式宣布對標蘋果在28日晚的小米12新品發布會上,小米董事長雷軍稱小米正式宣布對標蘋果。此外,雷軍稱未來5年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