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消費逐漸復蘇,并呈現出蓬勃增長態勢。2021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達1846億元,重回年復合20%以上增長通道;“醫美”相關公司注冊數同比增長270%。與此同時,監管趨嚴促使行業由粗放式向精細化發展轉型升級。
美容儀器一般指美容儀。美容儀是一種根據人體生理機能進行調節改善身體和面部的機器,它按照功能來說有美白、嫩膚、祛斑、祛皺、脫毛、減肥等多種,按照名稱來說有超聲波導入、光子嫩膚、高周波電療、RF 電波拉皮、電子祛斑點痣、E 光永久脫毛嫩膚、賈法尼營養導入導出等。
中國美容行業總產值已超過2萬億,平均年增長率高達15%,遠超GDP增速,一躍成為中國居民第五大消費熱點,預計到2025年,皮膚管理的市場容量將達到4萬億規模。
疫情常態化防控的2021年,醫美消費逐漸復蘇,并呈現出蓬勃增長態勢。2021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達1846億元,重回年復合20%以上增長通道;“醫美”相關公司注冊數同比增長270%。與此同時,監管趨嚴促使行業由粗放式向精細化發展轉型升級。
出于人們對美的追求、網紅文化影響,加之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以及醫美平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對稱,近幾年消費者對醫美服務的了解逐漸深入。
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在增長中,但增速有所放緩。艾瑞咨詢測算,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增長率放緩至 22.2%;2020年受疫情影響,行業發展略受影響,預計經過未來3—5年行業調整、變革,市場將逐步回暖。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2-2026年中國美容儀器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輕醫美成為2021年度中國醫美市場關鍵詞,將會促進醫美產業中消費者、醫生、機構到上游產品全產業鏈的重大變革。在消費者端,大眾化的屬性使得消費頻次更高;在機構端,輕醫美機構可復制性強、增長空間大;在上游產品端,設備、針劑需求量大;在醫生端,洗牌加速,整形手術醫生和微整醫生需求量冷暖兩重天。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輕醫美市場規模為545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798億元,同比增長46.4%。同時,2020年,中國輕醫美用戶規模達到1520萬人,2021將增至1813萬人。
肉毒毒素、光電技術、醫美電商、透明質酸等對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有目共睹,被譽為醫美“四大發明”。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非手術類醫美市場快速發展,用戶占比持續提升,從2019年的72.6%提升至2021年的83.1%。
玻尿酸隆鼻、玻尿酸豐鼻基底、自體脂肪填充鼻基底等項目替代了上下顎整形,2021年,玻尿酸隆鼻、玻尿酸豐鼻基底、自體脂肪填充鼻基底的訂單量增幅分別高達476%、23%、25%。玻尿酸豐面頰、玻尿酸豐太陽穴替代了顴骨顴弓整形,2021年,玻尿酸豐面頰、玻尿酸豐太陽穴訂單增幅分別達到35.7%和23.5%。注射瘦臉替代了下頜整形,2021年,注射瘦臉的訂單增幅達到18.6%。
2021年消費規模占比最多的項目分別為緊致抗衰、除皺瘦臉、玻尿酸、吸脂、美白嫩膚。相關美容儀器的需求量也是最大的。
數據顯示,與發達市場10%左右的市場滲透率相比,中國醫美行業滲透率僅為3.6%,未來中國醫美消費人群或突破1.5億。
欲了解美容儀器行業發展詳細分析,可點擊中研普華《2022-2026年中國美容儀器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研究報告以行業為研究對象,并基于行業的現狀,行業經濟運行數據,行業供需現狀,業競爭格局,重點企業經營分析,行業產業鏈分析,市場集中度等現實指標,分析預測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美容儀器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美容儀器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美容儀器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生物質炭產品廣泛用于生活(如燒、烤、涮等飲食行業);在農業方面;生物質炭 具有改良土壤、促進土壤團聚體形成、對...
超硬材料行業前景,超硬材料行業現狀趨勢如何?國務院在《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以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2...
2021年全國人口凈增長48萬2021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
IT咨詢行業發展前景、IT咨詢市場規模有多大?物聯網和5G的發展加速了我國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尤其在目前的中國I...
智慧零售是基于數字化發展的對傳統零售行業的創新升級。為抓住春節、元宵節等傳統佳節消費旺季契機,將進一步激發智慧...
2022年社區電商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社區電商一般指社區電子商務。社區電子商務是針對具有社區屬性的用戶、在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