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具體言之,就是要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具體言之,就是要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傳統行業與新型基礎設施的統籌、融合發展,力求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體量不斷創造歷史新高。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20年的39.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8.6%。
我國數字化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治理手段和方式逐步優化,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持續推進,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
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數字經濟可以有效擴大消費需求,激發投資活力,提供新的就業崗位,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1年上半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4.2%,兩年平均增長20.8%;數字技術應用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5.3%,兩年平均增長26.4%,其中,互聯網相關服務、軟件開發、信息技術服務銷售收入兩年平均增長分別為46.5%、27.1%和26.1%。數字經濟適應我國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需求,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有力抓手。
數據顯示,2020年各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基本延續前幾年發展態勢,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省份,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也較高。從總量來看,2020年有13個省市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包括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湖南、安徽等,另有8個省市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000億元,分別為重慶、遼寧、江西、陜西、廣西、天津、云南、貴州等。
從占比來看,北京、上海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全國領先,分別達到55.9%和55.1%;從增速來看,貴州、重慶、福建數字經濟增速位列前三甲,2020年增速均超過15%。
2020年我國數字產業化占數字經濟比重為19.1%,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比重達80.9%,為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輸出強勁動力。產業數字化是各地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數字經濟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數字經濟主要由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部分構成,不過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數字經濟已經由“兩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逐漸擴展到“三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
查看詳情
在消費升級戰略引領下,以高蛋白、低脂肪為特點的牛羊肉消費近年來呈快速增長態勢,但本土牛羊肉產量尚無法滿足市場需...
2021年我國軟件業務收入增長17.7%2021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下稱“軟件業”)運行態勢良好,軟件業務收入保...
冬奧有線電視專網電視節目信號開通北京2022年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官方有線電視服務供應商,1月23日,歌華有線已經完成冬2...
燕窩的功效目前僅存在于傳統的中醫認知,中國傳統中醫認為,燕窩具有滋補養生作用。古代本草類醫藥典籍如《本經逢原》...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 電網投資步入快車道2022年國家電網計劃發展總投入5795億元,其中電網投資5012億元,年度電網投...
春節檔預售票房破1.25億 “一超多強”格局顯現據貓眼專業版統計,截至23日晚,2022年春節檔新片預售總票房(含點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