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與林業發展研究院等機構近日發布的相關報告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全面加強國土綠化的質量,進一步發揮森林草原的碳價值。
作為陸地生態主體,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減緩氣候變化上有著巨大作用。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顯示,我國森林植被總碳儲量91.86億噸,其中80%以上的貢獻來自天然林??茖W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長1立方米,平均約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去年11月在“關于探索完善林業碳匯交易助推生態林產業發展路徑的建議”復文中表示,將完善財稅激勵、市場交易規則及政策,結合全面建立林長制責任體系和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在制定完善林長制考核制度和《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國家標準時,考慮將林業碳匯納入評價指標,同時探索生態產品資產證券化路徑和模式。
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與林業發展研究院等機構近日發布的相關報告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全面加強國土綠化的質量,進一步發揮森林草原的碳價值。
這份《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與林業發展報告(2020~2021)》建議,盡快研究制定森林草原事業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協調推動國內減排、碳匯增加雙重目標。在《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框架和現有能源產業技術規范下,明確與碳達峰、碳中和相關的森林草原事業評估方法和技術手段,確保碳達峰、碳中和階段性目標完成情況能夠得到科學的界定。
目前中國森林的單位面積蓄積量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仍然欠缺,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來保障森林的撫育經營。中國部分退耕還林還草地區生態基礎仍然較為薄弱。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2-2027年林業行業深度分析及“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顯示:
林業碳匯交易市場是對林業碳匯中森林、林木具有的吸收二氧化碳功能所量化的固碳量進行市場交易的平臺。
生態環境部發布消息顯示,2021年12月31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結束。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2021年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45億噸二氧化碳,按履約量計,履約完成率為99.5%。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自啟動上線交易以來,全國碳市場整體運行平穩,企業減排意識不斷提升,市場活躍度穩步提高。
碳負排放技術包括造林/再造林(林業碳匯)、生物碳匯、直接空氣捕捉和強化風化。造林/再造林技術是最經濟的負排放技術,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10美元/噸至50美元/噸;直接空氣捕捉技術最昂貴,去除二氧化碳的單噸成本達數百美元或更高;生物質能源+二氧化碳捕獲和儲存技術介于兩者中間,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100美元/噸至200美元/噸。
我國陸地生態碳匯能力大,林業碳匯效果佳。根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測算,2010年至2016年,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此外,我國重要林區,尤其是西南林區以及夏季的東北林區對此作出主要固碳貢獻,這也是我國近40年來對恢復天然森林植被、加強人工林培育巨大投入取得的成果。
當前,我國森林碳匯已開始產生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以塞罕壩為例,塞罕壩機械林場林業科副科長常偉強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塞罕壩機械林場首批簽發造林碳匯核證減排量18.275萬噸,已完成銷售16.2756萬噸,實現收入314萬元。
當前我國在增加林業碳匯交易方面仍然存在有待突破的瓶頸。政策體系和技術方法不夠成熟完善,是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全球森林碳貯量約占全球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貯量約占全球土壤的39%。自然生態系統顯著的碳匯能力已得到充分證實,特別是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在發揮生態服務功能、提升碳匯方面的潛力巨大。
發展固碳林業具有投資低、環保效益高和安全性能好以及可再生的多種優勢,是物理和化學固碳方式或其他減排途徑不可比擬的。我們應當把發展固碳林業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中之重。
欲了解林業行業發展詳細分析,可點擊中研普華《2022-2027年林業行業深度分析及“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研究報告以行業為研究對象,并基于行業的現狀,行業經濟運行數據,行業供需現狀,業競爭格局,重點企業經營分析,行業產業鏈分析,市場集中度等現實指標,分析預測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林業行業深度分析及“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林業是指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培育和保護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發揮防護作用的生產部門,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林業在人和生物圈中,通過先進的科學...
查看詳情
滬指漲0.14% 電力板塊漲幅居前指數早盤小幅回暖,創業板指一度漲超1%,有機硅、氫能源、鋼鐵等板塊活躍,電力板塊1...
2021年全球手機APP下載量前三為TikTok、Instagram、Facebook應用程序調查公司App Annie發布了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APP2...
醫藥中間體行業發展前景、醫藥中間體市場狀況如何?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與人民健康密切相關,2...
2021年稅收現代化取得明顯成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介紹,2021年,全國稅務系統圍繞支持經...
深圳摘星 離深無需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根據國家和廣東省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的工作要求,經深...
浙江去年電商平臺網絡交易額預計達9萬億浙江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去年浙江省電商平臺網絡交易額預計達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