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植保無人機占比 2022農業植保無人機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在農業植保領域,無人機以其作業高效率備受農民青睞。傳統的噴藥機效率低,人工成本相對較高;人工噴藥除勞動強度大,操作人員易中毒外,還存在作物受藥質量差等缺點;人工每天的噴防量僅為10余畝,而無人機日作業面積可達300~500畝,是高架噴霧器作業效率的8倍左右。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農村土地流轉規模的不斷擴大,植保無人機產業潛在市場巨大,發展前景可觀。
從農業機械化到農業智能化,無人機與機器人正成為絕對的主角。技術的進步、巨大的市場需求都在推動農業與科技加速融合,未來植保無人機、農業機器人或將成為田間地頭的標配。
隨著無人機、機器人技術的逐步發展,農業現代化也迎來了新的嶄新局面。眼下,越來越多的植保無人機飛行在田間,越來越多的農業機器人耕耘在地頭,當農業遇上科技,變革正悄然進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18億畝基本農田,每年光是農藥噴灑作業就需要耗費大批人力,為了解決我國農業現狀的困境,植保無人機應運而生。噴灑一畝農田僅需一兩分鐘,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受到廣大農戶的歡迎,發展前景可觀。
我國植保機產業已經起步,但是目前業內并無明確的行業標準,包括無人機自身技術、性能標準和植保標準。應用植保機噴灑農藥對我國而言,不僅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還具有社會價值:農業植保機作業不僅有超高的工作效率,對人員生命安全不構成威脅,同時能夠大量節省勞動力,節約農業投入成本,最終增加農民的經濟效益。
農林植保無人機國外應用借鑒分析
1、美國應用無人機大幅提升水稻產量
美國無人機研究重點集中在精準農業遙感技術方面,但農藥噴灑領域也引起了高度重視。目前,美國主要采用有人駕駛固定翼飛機,年噴灑面積高達3200萬h時,占總耕地面積的50%以上,采用飛機作業完成65%的化學農藥噴灑,其中水稻施藥作業100%采用航空作業方式,有利于水稻產量的大幅提升。
2、日本大規模推廣農林植保無人機應用
農用無人機除作業效率高、節約人力物力外,還可節約50%的農藥使用量和90%的用水量,且作業不受作物長勢和地形的限制。日本山地多、地塊狹小且分散;農村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嚴重是促進無人機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日本農用無人機的應用已有20多年的歷史,1987年,日本雅馬哈公司生產出20kg級別的噴藥無人機R-50,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農用無人機噴藥的國家。目前登記在冊的田間作業無人機2000多架,防治面積達到100萬hMh2,無人機施藥已占總施藥面積的50%以上,是無人機應用最成熟的國家。
3、經驗借鑒
日本無人機采用團隊購買的方式,農業協會、各種社會團體、服務公司、政府和個人手中都持有一定數量的植保無人機。大量的植保服務公司會對無人機操作人員進行30天的飛行培訓;保險公司為無人機提供保險服務;售后服務體系健全,當無人機出現故障后,可以到附近修理廠進行修理,重大故障還可以使用備用飛機。鑒于以上措施,日本無人機市場占有率很高,達到60%以上。日本無人機技術成熟,服務配套健全,值得借鑒和學習。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6年中國農業植保無人機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數據顯示
四、無人機應用現狀分析
1、農林植保無人機發展歷程
1917年,可以搭載300磅炸藥持續飛行50英里的空中魚雷號誕生,雖從未參與戰爭,但在無人機的歷史上留下了正式的第一筆。
1918年,美國首次利用飛機在棉花上噴灑農藥,打開了農用航空的大門。
1922年,美國將JN-6軍用飛機改良,裝載農藥后對植作物進行噴灑。同年,蘇聯也用采用飛機噴灑的手段,消滅了蝗災。
1949年,美國開始研制專門用于農業的農用飛機。
在植保中,無人機相比有人機,優點在于不用安裝與飛行員相關的設備,并且體積更小更輕便,操控靈活。無人機幾乎可以貼著地面飛行,所以又減少了藥霧在非噴灑區的飄蕩,適合在田野上精準噴灑,還能避免灑藥人員因吸入農藥而中毒死亡。隨著各個國家對植保無人機的接受,植保無人機的系統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技術領域飛速發展。
至今,日本成了第一個利用無人直升機做植保作業的國家。日本因地形因素與人文習慣,農業以水稻為主,田地規模不大,所以無人機的小巧體型,和靈活的操控,會更適合日本的農產業。近年,無人機植保在日本的發展十分迅猛,成為了世界上農業航空最成熟的國家。
中國自古都是一個產糧大國,如果普及無人機植保技術,將會對國民減輕很大的農業負擔。而實際情況是,國內的無人機植保雖然有市場,但尚在初步階段,真正使用的也只是鳳毛麟角。
從和日本的發展對比來看,中國無法全面運用植保無人機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國農業的平均產值,不足以支撐使用昂貴的無人機;二因為中國對農用無人機的法律法規政策模糊,在農民無法擔負無人機的費用時,就無法規劃相應的政策來扶持。目前國內只有極少數的農業大省,有農用無人機扶持政策。只希望以后相關的法律法規可以明確,落實農用無人機的扶持政策,那么對國內的無人機經濟市場,和農業改革,都只是有利無害。
2、農林植保無人機占比
圖表:2019-2021年農林植保無人機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3、農林植保無人機市場競爭
中國的植保無人機研究主力主要集中在部分高校和航模飛行器科技公司。高校研究主要著重于理論研究,比如數學模型的建立及控制方法的設計與驗證等方面,其中國防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走在了研究四旋翼飛行器的前列。2004年,科技部863計劃、農業部南京農機化所等項目和機構開始了植保無人機的研究和推廣;2008年,開始研究小型無人機單旋翼低量施肥航空噴霧技術;2010年,第一架商用植保無人機的出現,正式揭開了中國植保無人機產業化的序幕。
我國深圳大疆公司的無人機航攝技術處于世界一流水平,生產的無人機遠銷全球,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其產品從無人機飛控系統到整體航拍方案、從多軸云臺到高清圖傳,已被廣泛用于航拍、電影、農業、能源、遙感測繪、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2015年12月,推出大疆MG-1智能農業植保機,正式進入農業無人機領域。大疆MG-1配備調頻連續波雷達和先進的飛控,具有自動地形跟隨功能,自動保持與農作物之間的距離,保障均勻的噴灑效果。深圳天鷹兄弟無人機目前旗下擁有8家子公司,并且在海外成立了分支機構。與美國麻省理工、河南工業大學、佳木斯大學等國內外院校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研發無人機。天鷹兄弟無人機進入韓國市場,并獲得韓國政府80%的購機補貼,成功拓展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4、農林植保無人機應用政策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2019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要求持續推進化肥減量增效、持續推進農藥減量增效;并提出大力扶持發展植保專業服務組織,提高防控組織化程度,強化示范引領和技術培訓,提高統防統治覆蓋率和技術到位率。
五、農林植保需求潛力
1、農林發展規模分析
植保無人機在中國農田的覆蓋率為僅為2%,相比日本達到的40-50%覆蓋率,無人機在中國農業產業中并不普及。2017年1月16日,農業部農機化司司長首次提到將植保無人機作為試點進行補貼。而在此前,部分農業大省已將植保無人機納入農機補貼作為嘗試,但并沒有將植保服務納入補貼范圍。補貼政策的出臺有利于促進農林植保無人機的進一步發展,到2023年農林植保無人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0億元左右。
2、農業植保領域需求預測
我國20.27億畝左右的基本農田面積,假設2022年我國無人機噴灑農藥的比重達到10%,單機售價由50萬逐年降低到44萬元,作業效率從100畝/小時逐年增長到160畝/小時,預測到未來6年我國農業植保無人機累計市場空間將超過13萬架,合計金額超過600億。如果考慮到無人機運營市場,認為潛在市場空間更大。
擴大補貼范圍,必然帶動植保無人機的需求量,同時補貼政策將發揮催化劑的作用,銷量將跳躍式增長,低端機和技術不成熟機型將提前占領市場,用戶需求也會提前飽和,整個植保無人機行業會提前進入成熟期,硬件行業將首先受益,其次才是衍生的服務行業。
欲了解更多市場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6年中國農業植保無人機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相關推薦
2022-2027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農業植保無人機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農業植保無人機研究報告對農業植保無人機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農業植保無人機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
查看詳情
干洗行業作為熱門的服務行業,近幾年來廣受投資者的歡迎,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紡織業、服裝業迅速發展,各種新型面...
天線行業未來趨勢、天線發展現狀如何?天線作為實現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的核心設備之一,是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2...
益生菌堅果、益生菌奶茶、益生菌跳跳糖、益生菌奶球……近日,不少新消費品牌相繼推出益生菌新零食。益生菌正在以有趣...
國內內蒙古應急儲備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近年來隨著國家糧食安全問題的凸顯,國家不斷增加糧食戰略儲備,新建糧食儲備2...
國內應急裝備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我國應急裝備行業產業發展的市場主導性不強,產業集中度較低,具有領導力的龍頭企業2...
國內應急物流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我國對于應急物流,目前還沒有一個集中統一的部門來統籌管理。比如,去年疫情爆發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