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資本市場關注的期貨和衍生品立法,迎來重大進展。4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有專家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出臺,有效填補了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空白,資本市場法治體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深受資本市場關注的期貨和衍生品立法,迎來重大進展。4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有專家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出臺,有效填補了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空白,資本市場法治體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完成,對期貨市場法治建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將開啟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的新篇章。
證監會:下一步將認真學習、貫徹期貨法,充分認識期貨法出臺的重大意義,全面理解和掌握期貨法規定的有關制度和措施,加快制定、修改完善配套規章制度,完善期貨市場基礎制度,嚴格執行好法律制定后的各項規定,不斷提高監管執法水平。專家認為,期貨法的出臺,有效填補了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空白,資本市場法治體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完成,對期貨市場法治建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將更好地發揮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功能,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開啟我國期貨市場發展新篇章。
在業內人士看來,期貨法的最大亮點在于將衍生品業務納入監管。在業內人士看來,期貨法的出臺,有利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業內人士認為,期貨法的出臺,將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功能,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業內人士表示,期貨法在總結提煉既有經驗的基礎上,為改革創新預留了空間。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期貨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期貨市場一直缺一部“基本法”。自2013年本輪期貨法的制定工作啟動,已經走過8個年頭。
2021年4月,期貨法草案首次亮相,經過第一次審議后,于4月29日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2021年10月,經過初次審議的期貨法在草案二審時,將名稱正式改為“期貨和衍生品法”。
期貨行業立法工作啟動以來,社會各方面對法律草案規范的范圍一直存在較大爭議,許多聲音表示希望制定一部廣義上的期貨法,成為統一調整商品期貨、金融期貨以及其他商品衍生品、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基本法”。數據顯示,我國商品期貨交易總量連續11年位居全球第一,股指期貨、國債期貨、股票期權等金融期貨及衍生品也蓬勃發展。2020年,期貨市場成交量61.53億手,成交額437.53萬億元。由此可見,盡快出臺法律,引導和規范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健康、高質量發展,十分必要。
期貨法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分別列入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屆共5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歷時近三十年,立法過程艱辛。在第十三屆人大期間,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期貨法草案數易其稿,先后于2021年4月、10月進行了一讀和二讀審議,最終更名為“期貨與衍生品法”,并于4月20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并出臺。
經過30多年的探索發展,我國期貨市場已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衍生品市場。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場累計成交量、成交額均創下歷史新高,分別為75.14億手、581.2萬億元。我國商品期貨的交易規模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有色金屬、焦炭、動力煤和黑色建材期貨市場。
期貨市場是管理風險的市場,必須做好自身風險防控,制定一部專門法律加強監管,意義重大。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場累計成交量、成交額均創下歷史新高,分別為75.14億手、581.20萬億元。今年前3個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5.33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28.61萬億元。其中,我國商品期貨的交易規模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有色金屬、焦炭、動力煤和黑色建材期貨市場。
截至2022年3月末,全國共有150家期貨公司,分布在30個轄區。今年前3個月,期貨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8.14億元,同比增長5.86%,實現凈利潤26.52億元,同比增長22.39%。我國期貨市場經歷三十余年的發展仍面臨行業“大而不強”局面。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市場化、法治化程度加深,各市場主體運用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套期保值、對沖風險的需要明顯上升。為此,通過立法支持期貨市場健康發展,發揮其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和資源配置的功能,恰逢其時。期貨法出臺是對整體金融市場規范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大推動。
大數據時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獲得行業數據,并分析使用行業數據不僅可節約時間,降低成本,亦可優化整體決策。中研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對目前國家經濟形勢的走勢以及市場發展趨勢和當前行業熱點分析,預測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新興熱點、市場空間、技術趨勢以及未來發展戰略等。行業報告涵蓋行業最新數據,市場熱點,政策規劃,競爭情報,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等內容。此行業報告是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
獲取更多行業分析及相關數據可以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期貨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期貨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準化可交易合約。因...
查看詳情
豬養殖行業市場趨勢如何?“生豬產業事關國計民生。”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介紹,從生產情況看,2021年我國...
國內改善睡眠市場現狀當代年輕人普遍因為一些原因導致失眠嚴重,這由此催生了大量的助眠市場——助眠器材、助眠藥物、...
LPR維持穩定,對市場影響中性“主要是LPR報價利率不動并未阻礙銀行合理讓利實體經濟,”業內人士指出。數據顯示,年初...
國內文化旅游市場規模現狀盡管疫情期間對旅游行業市場打擊很大,但隨著疫情過后,旅游行業又快速興起復蘇。文化旅游便...
國內旅游平臺市場現狀在疫情沒有爆發前,國內的旅游平臺市場一直高速增長,在疫情后出現罕見減少。但隨著疫情慢慢得到...
根據雙碳目標“1+N”政策體系要求,組織編制汽車產業低碳發展路線圖,為行業企業提供指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