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力市場逐漸完善,儲能供應鏈配套、商業模式日臻成熟,預計未來5年我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將超過73GW,到2026年累計裝機規模達到79.5GW,約為2021年的14倍。
當用電低谷時,通過電網“充電”并儲存,待到用電高峰再釋放所儲電能,以保障電力系統穩定——這種原理類似“充電寶”的儲能電站,近年來在全國廣泛應用,為穩定電力供應起到了重要支撐。
2015年至2021年,全球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由0.1GW增加至10.2GW,年均復合增速達81%。隨著電力市場逐漸完善,儲能供應鏈配套、商業模式日臻成熟,預計未來5年我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將超過73GW,到2026年累計裝機規模達到79.5GW,約為2021年的14倍。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新型儲能可作為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并對其市場機制、價格機制和運行機制等作出部署。業內人士分析,此舉將有力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進而為中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有力支持。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預測報告》顯示:
從政策層面看,過去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儲能行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基本滿足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求,全面支撐能源領域碳達峰目標如期實現。
國內儲能電站裝機進度將加快,產業鏈公司會顯著受益。在國家綱領性文件指引下,預計接下來各省市將出臺相應的政策實施細則,儲能建設進度將加快,上市公司也在積極加碼布局。
從產業發展趨勢看,隨著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成為全球共識,以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革命正在加速到來。由于新能源發電較傳統能源存在不穩定、不均衡的特點,催生了發電側和電網側儲能行業快速增長的需求。在用電側,儲能可以提升供電可靠性、平滑峰谷價差等,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伴隨可再生能源加速發展,國內新型儲能項目建設明顯提速。截至2021年底,全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已超400萬千瓦,“新能源+儲能”、常規火電配置儲能、智能微電網等應用場景不斷涌現,商業模式逐步拓展,對能源轉型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
不過,由于此前新型儲能在電力市場中的身份定位、投資回報機制等不夠清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主體投資建設的積極性。“以往相關市場規則主要明確儲能參與調峰調頻輔助服務市場,但對于儲能參與中長期交易、現貨交易等市場的規則設計,特別是準入標準和注冊、交易、結算規則仍待細化完善。”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副所長黃碧斌告訴本報記者。
從發電側看,目前國內新型儲能大多與新能源或火電等發電機組聯合運行,利用儲能的調節功能改善火電調頻性能,獲得調頻輔助服務補償,相關收益不高。獨立儲能方面,在充放電價格機制未明確的情況下,如果參照傳統的電力用戶和發電機組價格機制執行,電站在使用電網供應的電力充電時,作為電力用戶需支付上網電價、輸配電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和相關稅費;但向電網放電時,獨立儲能相當于發電機組,只獲得電價和輔助服務等收益。當電網將獨立儲能所釋放的電量售予終端用戶,買家仍需支付輸配電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2022-2027年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預測報告
儲能主要是指電能的儲存。儲存的能量可以用做應急能源,也可以用于在電網負荷低的時候儲能,在電網高負荷的時候輸出能量,用于削峰填谷,減輕電網波動。能量有多種形式,包括輻射,化學的,重力...
查看詳情
2022年祛痘護膚品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祛痘,是運用醫學技術或方法消除青春痘地過程。痘是痤瘡的俗稱,又叫“青春痘...
2022年鮮切花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目前全國范圍內共有近41萬余家鮮花相關企業,其中廣東省以7.09萬家相關企業排名第...
2022年抗哮喘藥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哮喘疾病是世界范圍內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氣道炎癥慢性疾病,有可逆和和反復...
2022年醫用霧化器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霧化形式的出現,從用于醫療治病再到后來變成霧化武器,到蒸汽機、醫療、美容...
2022年壓力變送器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壓力變送器作為一個傳統行業,自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工業革命至今,幾乎見證了人...
2022年蒸汽發生器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近年,由于低碳環保的呼聲愈來愈高漲,人們對自身社會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