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銀保監會最新統計數據,截至今年7月末,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投保件數近21萬件,累計保費23.5億元,其中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投保近3萬件。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指:以養老保障為目的、領取年齡在60周歲及以上的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對于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從政策設計上明確了領取時間和領取期限,也就是最早可以領取的時間是年齡要達到60周歲,并且領取期至少是10年。
作為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去年6月1日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開始進行試點,今年3月1日起又將試點推向全國。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將出臺文件推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常態化經營,以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機構開展經營。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超過18%,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養老產業需求巨大。
根據銀保監會最新統計數據,截至今年7月末,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投保件數近21萬件,累計保費23.5億元,其中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投保近3萬件。
自2021年6月1日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在浙江省(含寧波市)和重慶市開展。試點保險公司包括中國人壽、人保壽險、新華人壽等6家人身險公司。今年3月1日起,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范圍,并且在原有6家試點保險公司基礎上,允許養老保險公司參加試點。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養老保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2021年9月10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選擇“四地四家機構”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試點期限一年。2022年2月25日,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擴展為“十地十機構”。
根據2022年4月銀保監會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披露的數據,到目前已經有16只養老理財產品順利發售,16.5萬投資者累計認購420億元,其中40歲以上投資者占比超過七成,認購金額20萬元以下投資者占比超過六成。
依據國際通用標準,我國已是老齡化社會。與嚴峻的老齡化形勢相比,我國的養老金儲備還不充足,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占比過大,第二支柱年金發展有限,尤其是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體系仍處于起步階段。
我國商業養老保險規模較小、發展與需求還不夠匹配。根據中保協2021年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預計未來5年至10年時間,我國將有8萬億元至10萬億元的養老金缺口,亟須商業養老金融產品補足。另外,目前我國職工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約40%,世界銀行建議,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養老金替代率應不低于70%,而國際勞工組織建議養老金替代率最低標準為55%。為緩解基本養老保險壓力,提升養老金替代率,發展第三支柱迫在眉睫。
養老保險產品需求多樣性同養老產品單一化、同質化之間的矛盾。據測算,中國養老商機規模約為4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增至13萬億元。龐大的“銀發經濟”市場背后是中國老年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這也對適老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保險作為適老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進一步提升養老保險產品供給的多樣性,以滿足群眾對于養老產品多樣化的需求。
《2022-2027年中國養老保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養老保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
查看詳情
廣州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突破1.2萬億元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
7月份全國網約車訂單超6.9億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截至2022年7月31日,全國共有279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
城市中約1/3家庭有托育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就《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2022中國養老行業現狀養老,原為一種古代的禮制,擇取年老而賢能的人,按時供給酒食,并加以禮敬。第二個意思是年老在...
便利店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中指出,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國便利店正邁向新的發展方向:升級結構2...
桌面云行業現狀 新冠疫情為行業提供新機遇十四五期間,企業上云用數賦智能力進一增強,企業研發、生產、銷售等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