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確定的各項任務順利完成,根據形勢需要新確定的重點項目和創新性舉措扎實推進,我國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確定的各項任務順利完成,根據形勢需要新確定的重點項目和創新性舉措扎實推進,我國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黨和國家事業全新局面提供了強大正能量。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的關鍵時期。進入新發展階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必須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更加自覺地用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
未來將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把擴大內需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完善產業規劃和政策,強化創新驅動,實施數字化戰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促進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
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為抓手,堅持統一設計、長期規劃、分步實施,統籌文化資源存量和增量的數字化,以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為目標聚集文化數字資源,推動文化企事業單位基于文化大數據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服務,提升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平。
(二)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推進國有文化企業轉型升級,優化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和企業集團。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資本依法進入文化產業,保護民營文化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積極支持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鼓勵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子。加快發展數字出版、數字影視、數字演播、數字藝術、數字印刷、數字創意、數字動漫、數字娛樂、高新視頻等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促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推動文化與旅游、體育、教育、信息、建筑、制造等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建設國家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庫、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三)建設高標準文化市場體系
加快構建統一開放、高效規范、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健全文化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完善文化企業堅持正確導向履行社會責任制度。落實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破除文化市場準入隱性壁壘。健全文化要素市場運行機制,促進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合理流動。加快推進符合文化產業發展需求和文化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進一步擴大文化企業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規模,支持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探索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模式,為文化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全面促進文化消費,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消費模式,發展夜間經濟。加強文化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提升文化市場服務質量,強化文化市場管理和綜合執法。
(四)推動科技賦能文化產業
把先進科技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支撐,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創新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建立健全文化產業技術標準和服務標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進產學研相結合,注重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加強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在影院放映、影視攝錄、電影特效、高清制播、舞臺演藝、智能印刷等高端文化裝備技術領域攻克瓶頸技術。實施出版融合發展、電影制作提升、印刷智能制造、大視聽產業鏈建設等工程項目,引導和鼓勵文化企業運用大數據、5G、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超高清等新技術,改造提升產業鏈,促進內容生產和傳播手段現代化,重塑文化發展模式。
文化產業市場增長速度分析
目前由于中國文化產業園建設起步晚,各園區經營水平參差不齊,缺乏成熟的經驗和合理的運營模式指引,總體上文化產業園建設還停留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時期,還沒有真正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的預期目標為2.4萬億元左右,約占同年國內生產總值的4%。
文化產業私募股權市場和并購市場的融資次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4.7%和12.9%;交易所市場上IPO企業數量保持穩定,股權再融資次數較去年同期增長63.9%。
分文化行業看,2021年文化產業除新聞信息服務和廣告與策劃行業外,其他七個行業投融資項目數量均較2020年有明顯增長。其中,除影視行業外,其他六個行業2021年融資項目數量同比增速均超過10%。
報告還提到,2021年文化產業并購市場持續活躍,同比增長12.9%,疫情期間連續兩年增速超10%。無論橫向還是縱向并購項目,企業對文化內容、創意設計、旅游景區等內容類、資源類的并購活動最為活躍。2021年,內容類、資源類的并購數量占比超50%。
更多消息,點擊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文化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外資銀行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積極履行承諾,加快步伐放開了銀行業對外資的限制。一是大幅放開對外資銀行的經營范圍限制,允許外資銀行在全國范圍、對中國企業和中國居民經營人民幣業務,取消外資銀行人...
查看詳情
HPV的中文全稱是“人乳頭狀瘤病毒”,現已知的HPV病毒有150余種亞型,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其中的13種最具致癌潛能...
目前,抗菌藥治療面臨最后防線藥物的耐藥性逐漸升高和藥物安全性限制使用的兩大主要挑戰,迫切需要具有新機理或新結構...
疫情被控制后的中國經濟總體上呈現出穩中向好的趨勢。中國未來的穩增長政策,一定要讓資金產生最大的乘數效應,把更多...
科大訊飛投資成立硅谷服務平臺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安徽)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法定...
工信部等五部門提出通過5年至8年時間電力裝備供給結構顯著改善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8月31日,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發布。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