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做強創新引擎,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制定本行動方案。當前和長遠結合、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結合,立足產業基礎和生態優勢,集中力量、滾動培育,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未來產業創新高地。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的通知
為了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做強創新引擎,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制定本行動方案。當前和長遠結合、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結合,立足產業基礎和生態優勢,集中力量、滾動培育,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未來產業創新高地。
方案發展目標一覽
到2030年,在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領域涌現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硬核成果、創新企業和領軍人才,未來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左右。
——建設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未來高地。依托各類社會主體,建設未來產業研究院,成立5家左右未來技術學院,培育15個左右未來產業創新中心,建設一批創新聯合體,打通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雙向通道。
——做強未來產業集群發展的未來引擎。打造5個未來產業集群,建設15個左右未來產業先導區,攻關100個左右核心部件,推出100件左右高端產品,形成100項左右中國標準,促進產業集聚引領發展。
——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未來范式。推動10家左右領軍企業向未來產業布局,發展20家左右生態主導型企業,打造100家左右企業技術中心,培育1000家左右高新技術企業,促進各類所有制企業相互融合。
——營造要素集聚、開放包容的未來生態。積極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引進一批高層次戰略科學家和企業家,持續優化創新生態。形成50個左右綜合性應用場景,形成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創新生態。
到2035年,形成若干領跑全球的未來產業集群。
打造未來智能產業集群
在浦東、徐匯、楊浦、寶山、閔行、嘉定、青浦等區域,以場景示范帶動產業發展,打造未來智能產業集群。
1.智能計算。推動超大模型智能計算突破,培育智能計算自主框架和算法平臺,發展自主智能芯片。協同云邊端算力,推動知識增強、跨模態統一建模、提示學習、持續學習等技術在超大模型創新應用。加快超大模型向機器視覺、智能語音語義、自然語言處理、人機交互等領域應用,推動AI普惠化。
2.通用AI。構建具有泛化知識、動態學習和自主規劃的通用AI模型,深化模型在城市治理、生物安全預警等領域部署應用。布局AI+藥物研發、AI+新材料等應用,推動AI與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科學深度融合發展,開發為科學服務的基礎性工具。攻克柔性感知、自適應遷移、群體智能等關鍵技術,建設感知、決策、規劃和控制一體化的機器智能體,推動在醫療、陪護、養老等場景的應用。
3.擴展現實(XR)。突破XR關鍵技術,推動近眼顯示、感知交互技術、渲染計算技術、云內容制作分享技術等突破。加快XR終端產品和應用軟件開發,推動新一代通信網絡(NGN)+XR融合創新,發展軟硬一體的智能交互設備產業鏈。構建XR科技應用場景,加快在教育培訓、醫療健康、工業制造、體育娛樂等行業應用。
4.量子科技。圍繞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積極培育量子科技產業。攻關量子材料與器件設計、多自由度量子傳感、光電聲量子器件等技術,在硅光子、光通訊器件、光子芯片等器件研發應用上取得突破。推動量子技術在金融、大數據計算、醫療健康、資源環境等領域的應用。
5.6G技術。科學有序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和規模化商用。突破空天海一體化、確定性網絡等關鍵技術。聚焦6G智能終端、系統設備、通感算一體化網絡以及融合應用等領域,推動產業做大做強。建立6G國家標準與技術推進中心,強化6G標準引領。
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
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明顯擴張,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憑借人工智能巨大的行業應用需求場景、研發能力積累與海量的數據資源、開放的市場宏觀環境有機結合,形成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獨特優勢,依靠應用市場廣闊前景,推動技術革新,形成技術和市場共同驅動,中研普華推測,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500億,到了2030年這一數據將飛速發展,產業規模有望超過一萬億。
在產業政策支持下,市場立法逐漸健全,未來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高速增長,到2025年將突破3000億元。作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應用市場,中國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迅速,已經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和場景。中國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刺激著各行各業的經濟,應用市場潛力巨大。
欲獲取更多行業分析及相關數據可以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出版《2022-2026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海鮮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海鮮(hoisin)又稱海產食物,包括魚類、蝦類、貝類等品類。雖然海帶這類海洋生物也常是被料理成食物,但是海鮮主要還是針對動物制成的料理為主。狹義上,只有新鮮的海產食物才能稱為海鮮,海鮮...
查看詳情
越來越貴的中國汽車走向全球作為穩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車產業的恢復和帶動,在今年尤其受到輿論關注。邁入電動化時...
我國交換機行業集中度較高,華為、新華三、思科、銳捷網絡、普聯技術等品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新華三集團通過領先技術...
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并用于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在金融...
過了夏天,“刺客”一詞頻繁現身。起初,“雪糕刺客”最先出現,它們看起來其貌不揚,但價格動輒幾十元,這也賦予了“...
中國僅30%產婦使用無痛分娩2020年中國孕產婦死亡率是16.9/100000,城市孕婦更低(14.1/100000)。統計標準為【從妊...
帶領我們國家量子科技進步的偉大科學家就是潘建偉,他更是被稱為中國的量子科技之父,也正是因為有他的存在,中國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