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穩居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機器人全行業營業收入超過1300億元。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達36.6萬臺,比2015年增長了10倍。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如何?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加速擴產,產業上下游對自動化生產制造依賴性增強。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向好。
隨著技術能力和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提升。目前汽車、3C電子兩大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旺盛,未來化工、石油等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將逐步打開。
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穩居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機器人全行業營業收入超過1300億元。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達36.6萬臺,比2015年增長了10倍。
中國電子學會組織編寫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機器人和自動化在過去幾年已經成為現代制造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造商在生產設施中集成機器人系統,以提高產能、提高利潤率并降低運營成本。華西證券認為,汽車行業成為工業機器人應用的重點領域。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超預期,機器人市場需求保持向好態勢。
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9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92.2萬輛,同比增長21.5%,環比增長2.8%;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為229.3萬輛,同比增長32.0%,環比增長9.4%。
中國工業機器人上市公司發展現狀
在新能源汽車等行業旺盛需求的驅動下,相關上市公司迎來業績增長。
10月11日,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龍頭公司雙環傳動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達3.91億元-4.11億元,同比增長72.59%-81.42%。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測算,近年來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態勢,2022年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預計將達到87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110億美元。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汽車、3C電子兩大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旺盛,未來化工、石油等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將逐步打開。
工業機器人產業涉及軟件、制造及方案設計等領域。業內人士表示,在汽車制造自動化旺盛需求帶動下,具備較強系統集成能力的工業機器人企業面臨市場機會。裝配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在汽車產線上的應用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供需狀況
在國內密集出臺的政策和不斷成熟的市場等多重因素驅動下,中國工業機器人增長迅猛,其應用覆蓋國民經濟60個行業大類、168個行業中類。據有關機構統計,2021年我國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人超300臺,比2012年增長約13倍。
根據工信部日前舉行的“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穩居全球第一。此外,據IFR統計數據測算,近五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始終保持增長態勢。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最終達到87億美元;到2024年,有望超110億美元。
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為傳感器的發展提供了良好落地場景和更高要求。隨著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壯大,一方面傳感器應用需求迎來快速增長,傳感器的研發生產獲得進一步加快;另一方面,機器人給傳感器的升級帶來了功能、種類和技術方面的新要求,促進著傳感器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中國工業機器人投融資情況
中國AI工業機器人產業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到今天為止,應用范圍已覆蓋國民經濟 60 個行業大類、168 個行業中類,產量對比2015年更是增長了十倍。
機器人產業園區、機器人企業急劇增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AI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超11.4萬家,其中,2021年新增注冊企業超4.6萬家,增速達到72.97%。
資本大量涌入,去年機器人和智能制造領域融資130起,其中過億元融資54起,全年融資總額共計超232億元,同比增長47%。
資本的看好,又直接推動了整個產業鏈走向高估值,成立不久即拿到多輪融資的“幸運兒”不在少數。
研發投入上,AI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在31家產業鏈上市公司中,近六成的研發支出實現同比增長。
AI工業機器人領域,國外廠商是先行者,在主流市場如光伏、鋰電、電子等行業根基深厚。
作為后來者,研發方面本土機器人企業也在逐步成長,精密減速器、智能控制器、實時操作系統等核心部件的研發都取得了進展。部分細分領域已走到行業前列,而在光伏、鋰電池等主流賽道,也在許多招標項目中敢與國際一二線品牌互爭高下,如像埃斯頓、埃夫特等。
AI工業機器人制造方面,除了形成了自己的工業機器人「國產四小龍」:新松、埃斯頓、埃夫特、廣州數控四家企業。也涌現出珞石機器人、李群自動化、極智嘉、海柔創新、節卡機器人、大族機器人等越來越多的AI工業機器人創業企業,他們從本體制造到系統集成,相互比拼軟硬件能力。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工業機器人是智能制造的基石。202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36.6萬臺,比2015年增長了10倍,應用覆蓋國民經濟60個行業大類、168個行業中類,穩居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2021年我國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人超300臺,比2012年增長約13倍。
IFR統計數據顯示,預計至2022年,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95億美元;2024年將有望達到230億美元。預計2022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513億美元,2017至2022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14%。
預計到2024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650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創下歷史新高,機器人在汽車、電子、金屬制品、塑料及化工產品等行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工業機器人的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汽車、通用工業。其中,汽車行業作為自動化應用最早的行業,為工業機器人行業的主要下游市場。目前,汽車行業位居第一應用領域,占比達到35%。隨著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逐漸的增多,工業機器人前景光明。
目前,我國基本形成了從零部件到整機再到集成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整機研發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應變能力和協同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近年來,我國雖然已有部分企業在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的研制上有所突破,但技術方面與國外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關鍵零部件在精度、可靠性等方面與國外產品相比缺乏競爭力,高端產品缺乏,進口依賴嚴重。
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零部件市場供給分析
圖表:2019-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供給規模(億元)
想了解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更多相關信息,可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預計2022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513億美元,2017至2022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14%。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95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650億美元。其中I...
查看詳情
寶馬將把mini電動車型生產線遷至中國據《泰晤士報》報道,寶馬集團將停止在英國牛津工廠生產MINI電動車型,并將在明年...
紅木家具是指用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紅木制成的家具,是明清以來對稀有硬木優質家具的統稱。中國傳統古典紅木家具三大流...
雜糧行業市場現狀如何?粗糧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面等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谷類中的玉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
廣播電視(Radio and television)是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播聲音、圖像、視頻的新聞傳播工具。只播送聲音的,稱為聲...
多媒體即多媒體信息服務,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是短信技術開發最高標準的一種。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可E...
現代農業指什么?現代農業是在現代工業和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業,是萌發于資本主義工業化時期,而在第二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