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長三角地區成為鐵路建設的主戰場,建設投資連續六年位居全路第一,10年來累計開通運營新線5802公里,其中高鐵4656公里。
中國高鐵這十年
相比核電的三足鼎立,路線曲折,中國高鐵的技術趕超更加迅速,用大約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從引進到自主創新的全過程,并不斷更新技術指標,持續領跑全球。
2003年6月,原鐵道部提出鐵路“跨越式發展”,提出對于高速動車組和時速200公里以上列車,用技貿結合方式,整體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逐步實現國產化,力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后,中國展開了鐵路史上最大規模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工程。
2004年和2005年,加拿大龐巴迪、日本川崎、法國阿爾斯通、德國西門子分別在兩輪招標中與各自中方企業組成聯合體中標,原南車、北車與這四家合作方分別開發出了第一代的CRH1、CRH2、CRH5和CRH3車型,中國高鐵時代的帷幕,最初是利用上述四國的引進技術拉開的。
2008年,原鐵道部與科技部簽署《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提出研發新一代時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車的目標,首批落地的線路是京滬高鐵。
2011年6月,京滬高鐵開通運行,CRH380A和CRH380B列車分別從北京和上海開出,中國高鐵進入了時速300公里以上的時代。
2021年1月,國鐵集團提出組織實施“CR450科技創新工程”,研發更安全、更環保、更節能、更智能的復興號新產品。
2022年4月,復興號綜合檢測列車以435公里的時速“極速會車”,創造了明線交會時速870公里的世界紀錄。2022年6月,國機集團與科技部簽署《“高鐵引領”科技攻關聯合行動合作協議》,全面啟動CR450國家層面科技攻關。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林海雪原到江南水鄉,從大漠戈壁到東海之濱,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鐵路網,高鐵已覆蓋全國94.9%的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以高鐵為代表的現代化軌道交通建設的重大成果,不僅為廣大人民群眾出行提供了安全舒適便捷的交通方式,更深刻影響和帶動了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經濟版圖的積極變化,促進了國家現代化進程。
河南鄭州也搭上了中歐班列的“快車”。據悉,中歐班列(鄭州)相繼開行至漢堡、慕尼黑、莫斯科等地的十幾條線路,每周平均往來25個班次。依托中歐班列,信陽毛尖、南陽香菇、商丘棉花等河南特產遠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鄭州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白俄羅斯牛奶、法國紅酒等進口商品。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6萬列,運輸貨物516萬標箱,輻射國內102座城市,通達歐洲24個國家195個城市。2016年至2021年,中歐班列年運輸貨值由80億美元提升至749億美元,增長了9倍,在中歐貿易總額中的占比從1.5%提高到8%。
目前,新一代的高鐵研發已經啟動,中國將在高鐵領域繼續領跑。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高鐵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高鐵建設市場投資前景及規劃分析
世界首條高寒高鐵哈大高鐵、“四縱四橫”高鐵網中最長“一橫”滬昆高鐵、世界首條環島高鐵海南環島高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大家庭”持續擴容,年均投產3300公里以上。其中,老少邊及脫貧地區建成高鐵2.4萬公里、占同期全國高鐵投產里程的79.4%。
新一輪《上海市交通發展白皮書》也已明確,上海交通將主動先行,引領構建長三角一體化交通體系,全面融入國家立體交通網,支撐打造國內強勁活躍增長極。最終實現近滬地區1小時、上海大都市圈1.5小時、長三角主要城市2小時可達。
長三角高鐵建設發展規劃
2012年以來,長三角地區成為鐵路建設的主戰場,建設投資連續六年位居全路第一,10年來累計開通運營新線5802公里,其中高鐵4656公里。
目前,長三角鐵路建設至此已度過成長期,步入擴容期和布網期。“十四五”期間,預計長三角鐵路建設項目投資規模達1萬億元左右。到“十四五”末,長三角鐵路營業里程達1.7萬公里,高鐵里程約9500公里,較“十三五”末分別增加4200公里、3500公里左右,率先建成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通暢、省會高效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樞紐銜接順暢的現代化鐵路網。
到2035年我國高鐵運營里程要達7.0萬公里左右
截至2021年底,我國高鐵營業里程突破4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時速300公里至350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1.57萬公里,占比39%;時速200公里至250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2.44萬公里,占比61%。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高鐵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的國家,樹起了世界高鐵商業化運營標桿,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速度”。
十年來,鐵路建設用工規模大、產業鏈條長、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明顯等優勢持續發揮,不斷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便利沿線百姓出行等潛能有序釋放。
加快建設高速鐵路,提高鐵路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對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滿足日益增長的旅客運輸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根據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30年,遠期鐵路網規模將達到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4.5萬公里左右,年均增速達2%左右。根據2020年國鐵集團頒布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中指出,到2035年,我國高鐵運營里程要達7.0萬公里左右,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
想了解更多關于高鐵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報告《2022-2027年高鐵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高鐵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高鐵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的重...
查看詳情
農業保險是指保險人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農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風險或市場風險所造成的損失提供經濟補償的各種保險,...
山東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業 中國現代農業行業市場需求分析聊城市茌平區耿店村種植大棚蔬菜有20多年歷史,過去只有60...
近日,伴隨網絡主播和博主關于食品中添加劑相關視頻的傳播,再次將食品添加劑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業內人士表示,人們之...
截至9月底我國夏糧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5884萬噸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我國夏糧主產區...
生物學(Biology)(簡稱生物或生命科學)是探索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 其研1...
中國三季度經濟明顯回升在回答路透社記者關于中國經濟形勢的問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說,今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