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隨著消費升級和技術進步,玉米深加工的產業鏈在不斷延伸。玉米的“變身之旅”是怎樣的呢?
長期以來,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隨著消費升級和技術進步,玉米深加工的產業鏈在不斷延伸。
玉米的“變身之旅”是怎樣的呢?
天氣變冷,熱飲暢銷。玉米汁成為不少人喜愛的飲品。這杯玉米汁,連杯子和吸管都是由玉米“變成”的。
田間地頭的金黃玉米,經過收割和脫粒,搭上運輸卡車,來到加工廠,開啟了“變身之旅”。整車的玉米粒進入專用的輸送通道,先過“安檢”,目的是把石子、沙土等雜質清理出去,得到凈糧。
接著,玉米粒要在密閉的鋼罐里,泡一個“酸性澡”,然后再經歷研磨機和離心機的“千錘百煉”,生產出淀粉、糖類及氨基酸。
這些主要深加工制品在保證糧食安全和營養供給的同時,就算“提前畢業”了。另一部分還可以再利用的玉米原料則繼續“變身之旅”。
現代化的加工艙內,這種玉米輔料在高溫下變成液體,被注射到模具內,有制造吸管的模具,也有制造刀叉的模具。
經過冷卻,由玉米“變成”的吸管、刀叉、杯子、盤子等各種日常用品終于“揭開面紗”。和最初相比,現在它們身價倍增,市場需求旺盛。
這些玉米深加工制品廢棄后,可以在土壤中降解,從而實現“從地里來、回到地里去”的循環。
中糧生物科技項目負責人崔兆寧表示,玉米是“變身”最多、最復雜的農產品,從初級加工到深度加工,到高附加值加工,越變附加值越高、應用領域越廣。
現在,玉米精深加工已經形成一條“黃金產業鏈”,玉米高附加值轉化也能使農民受益其中,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
自2016年開始,玉米產量逐年下降,2019年起逐漸回調。
2017年,中國玉米產量為2.591億噸,同比下降1.7%;2018年,中國玉米產量為2.572億噸,同比下降0.7%。2019年玉米產量回升,2019年中國玉米產量2.608億噸,同比增長1.4%。
2020年,玉米產量2.607億噸,比2019年略降。玉米進口同比下降,2022年1-7月玉米進口1513萬噸,同比下降17%;2021/22年度玉米進口1856萬噸,同比下降19%。
2021年玉米價格持續高位,且有小幅度上漲的跡象,種植主體的利潤相對可觀,但是由于“擴大豆”戰略性任務的要求,從硬性要求到各種補貼,使玉米種植的面積出現了明顯的減少,尤其是東北三省。
但是也為了穩定玉米的種植面積,國家開始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從目前的統計來看,全國十六個省共有1500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田地。
今年的種植成本也是各方主體熱議的話題,而種植成本的上漲,主要體現在地租方面。
從目前的統計來看,黑龍江省地租成本多在700-800元/畝,甘肅省地租成本多在650元/畝,吉林省地租成本漲幅最高,多地區在900元/畝左右,內蒙古地租成本多在500-600元/畝。
我國玉米需求主要來自飼料。從玉米的消費結構來看,玉米的下游消費端主要包括飼料消費、工業消費與食用等其他消費。由于玉米是飼料的主要原料,飼料消費是玉米需求的主要來源。
2020年玉米消費中的飼料消費占比為71%;其次為工業消費,制成玉米淀粉等加工品,后續進一步加工為淀粉、酒精、檸檬酸等產品,占比約24%;而食用等其他消費占比甚微,約為5%。
想要了解更多玉米行業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玉米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玉米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玉米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
查看詳情
童裝的概念兒童服裝簡稱童裝,是適合兒童穿著的服裝。包括嬰兒服裝、幼兒服裝、小童服裝、中童服裝、大童服裝等。還包...
1992年夏天,一則“君欲求職尋寶,請到維用獵頭”的廣告出現在報紙上,這就是我國獵頭行業的開先河者——沈陽維用科技...
中國衛星導航技術發展這十年這十年,中國的衛星導航技術“北斗”也經歷了從引進到自主化的過程。2020年6月,中國“北3...
近幾年來,高端水正成為飲用水市場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并正在形成一個嶄新的市場,這個市場還遠沒達到飽和。一個顯著的...
蠶絲是什么?蠶絲行業前景如何?蠶絲被是指以天然蠶絲(主要為桑蠶絲、柞蠶絲)為主要填充原料,通過選繭、煮繭、拉絲、...
高性能計算機發展前景如何?中國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中,曾把“高性能計算機及其核心軟件”作為重要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