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消費升級、綠色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以及食用菌深加工行業的快速發展,食用菌市場需求逐年快速增長,推動了企業食用菌營業收入的增長。
食用菌產業發展調研報告。食用菌是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稱為蘑菇。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常見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松口蘑(松茸)、口蘑、紅菇、靈芝、蟲草、松露、白靈菇和牛肝菌等。
2021年12月,中國食用菌協會發布《2020年度全國食用菌統計調查結果分析》,該調查會對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寧夏、青海、海南和港澳臺等省區)的統計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食用菌總產量4061.43萬噸,同比增長3.2%。產量規模首次突破四千萬噸。
由于消費升級、綠色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以及食用菌深加工行業的快速發展,食用菌市場需求逐年快速增長,推動了企業食用菌營業收入的增長。
2021年眾興菌業的食用菌營業收入為15.56億元,雪榕生物為20.27億元,華綠生物為5.78億元,萬辰生物為4.26億元。四家企業的食用菌營業收入總體呈現上升趨勢。
從全國食用菌產量分布情況來看,河南、福建以及山東省食用菌產量排名穩居前三,排名情況與上年一致,產量分別為540.94萬噸、440.8萬噸和346.38萬噸。另外,產量前十地區中,四川省以240.28萬噸的產量超過江蘇省,排名與江蘇省對調。總體來看,我國食用菌產量排名前十地區產量均在100萬噸以上。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食用菌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我國早期的食用菌種植采用“手工作坊”的方式進行人工種植,由于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和培植條件不一、生產設施簡陋,導致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參差不齊。隨著技術水平和設備的提高,利用可調節溫度的大棚或簡易的廠房以及簡易的機械來提高生產效率,但在高溫季節的抗污染能力較弱。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加,食用菌的工廠化生產亦隨之產生。工廠化不僅克服了生產技術的難題,亦顯著地增加食用菌產量。
我國于70年代開始大規模種植食用菌,80年代產量高速增長,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食用菌生產國。近年來,通過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食用菌工廠化種植正在快速擴張規模,工廠化種植的比例上升較快。在多種生產模式中,工廠化生產由于優勢比較明顯,是食用菌行業發展的主導方向。
2019年,全國食用菌總產值達到3126.67億元,同比增長6.4%,總產值首次突破三千億元。2020年全國食用菌總產值持續提升,總產值增長至3465.65億元,比2019年增長10%。
對菌草種植食用菌在資源利用、產量與品質、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分析時發現,菌草種植食用菌比采用其它原料有顯著優勢,第一是減少了對森林的砍伐,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第二是菌草栽培食用菌具有生產成本低、產品品質好、經濟效益高的特點,綜合優勢、整體前景看好。
作為一種生鮮農產品,食用菌與人們的日常飲食消費習慣有關,而受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較小。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對食品營養價值的日益重視,對食用菌等營養價值較高食品的需求穩步增長。
《2023-2027年中國食用菌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食用菌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自2010年以來,我國食用菌產量連年平穩增長,到2021年中國食用菌產量達到4189.85萬噸,產值達3696.26億元。食用菌產業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種植業中繼糧食、蔬菜、果樹、油料之后的第五大產業。中國...
查看詳情
口紅行業前景如何? 口紅是彩妝行業的明星細分品類,近年來,隨著消費群體的增長、電商體系的成熟,以及社交媒體、短2...
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者對電風扇品質要求的提高,為解決傳統電風扇送風距離短、體積大、風感較硬等消費痛點,艾美特等...
據華為官方公告,第四屆華為開發者大會2022將在11月4日-6日在華為東莞松山湖基地舉行。另外據上證報報道,部分上市公5...
未來火鍋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火鍋門店早已遍布全國,行業競爭格局較分散,早在2018年全國火鍋門店已近40萬家,其中6...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類能利用可發酵碳水化合物產生大量乳酸的細菌的通稱。這類細菌在自然界分C...
基建搭上了物聯網,未來我們會生活在一個完全智能化的生活環境中。回到家中全是智能化的設備,我們需要做的家務早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