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年能源消費結構數據看,煤炭消費占比呈下降趨勢,2018年跌至60%以下,占比持續下降。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2012年的14.5%上升到2022年的25.5%,幾近翻番。總體看,我國能源構成中,煤炭處于主體性地位,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清潔能源消費占比
新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
2021年,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4757萬千瓦,為“十三五”以來年投產第二多,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3067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690萬千瓦。從新增裝機分布看,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占比約61%,“三北”地區占39%,風電開發布局進一步優化。到2021年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3.28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3.02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639萬千瓦。
2021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488萬千瓦,為歷年以來年投產最多,其中,光伏電站256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2928萬千瓦。到2021年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3.06億千瓦。從新增裝機布局看,裝機占比較高的區域為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39%、19%和15%。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53臺(不含臺灣地區),裝機容量為54646.95MWe(額定裝機容量)。2021年1-12月全國共有4臺核電機組首次裝料,2021年1-12月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4071.41億千瓦時,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5.02%,
2021年,全國新增水電并網容量2349萬千瓦,為“十三五”以來年投產最多,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國水電裝機容量約3.91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億千瓦)。重大水電工程建設進展。截至2021年12月底,白鶴灘水電站已有8臺機組投產發電,兩河口水電站5臺機組投產發電。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顯示:
中國能源行業消費結構
一、能源行業生產情況
1、能源行業生產總量
能源生產穩步增長,安全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2021年,隨著增產保供政策持續推進,能源生產穩步增長,安全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2021年,原煤、原油、電力生產增速比上年加快,天然氣生產增速放緩。2021一次能源生產總量43.3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6.2%。原煤產量41.3億噸,同比增長5.7%。原油產量19888.1萬噸,同比增長2.1%。天然氣產量2075.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8%。發電量8534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7%。
原煤
2021年,面對煤炭供應偏緊、價格大幅上漲等情況,煤炭生產企業全力增產增供,加快釋放優質產能,全年原煤產量41.3億噸,比上年增長5.7%,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和經濟平穩運行。
油氣
2021年,油氣生產企業不斷加大勘探開發力度,推動增儲上產,力保經濟民生用油用氣。全年原油產量19888.1萬噸,比上年增長2.1%,增速比上年加快0.5個百分點,連續三年企穩回升;原油加工產量為70355.4萬噸,創下新高,同比增長4.3%,比2019年增長7.4%,兩年平均增長3.6%。全年天然氣產量2075.8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7.8%。天然氣產量首次突破2000億立方米,也是連續5年增產超過100億立方米。
電力
電力生產企業堅持民生優先,努力提升電力供應水平,全力保障經濟民生用電需求。全年發電量8534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7%;火電發電量5805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水電發電量13390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2%;核電發電量407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3%。
2、能源行業生產結構
2021年,我國清潔能源繼續快速發展,占比進一步提升,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雖然煤炭的比重將逐步降低,但煤炭主體能源地位短期內難以改變。近十年來,不同品種能源占比呈現不同趨勢。原煤生產占比持續下降,2021年較2012年下降8.6個百分點。原油生產總量占比持續下降,2021年較2012年下降1.9個百分點。天然氣生產占比略有提升,2021年較2012年提升2個百分點,水電、核電、風電等一次電力生產占比大幅提升,2021年較2012年提升8.5個百分點。
二、能源行業消費情況
1、能源行業消費總量
能源消費需求逐步回升,2021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秩序持續穩定恢復,國內經濟復蘇和出口訂單增長遠超預期,能源需求也呈逐步回升態勢。全年能源消費總量52.4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5.2%,兩年平均增長3.7%。煤炭消費量增長4.6%,原油消費量增長4.1%,天然氣消費量增長12.5%。2021年,受能耗雙控和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政策、同期基數抬升等因素影響,能源消費增速呈逐季回落態勢。
圖表:能源消費總量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整理
2012年以來,能源消費總量處于低速增長狀態,以較低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著經濟的中高速發展。2021年,電力消費增長創下自2012年來最高紀錄。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0.3%,達到8.3萬億千瓦時;年度用電增量約為“十三五”時期五年增量的一半。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兩年平均增長7.1%。電力消費增速持續高于能源消費增速,我國電氣化進程持續推進,預計該趨勢在未來將繼續維持。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費與電力消費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能源、電力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2、能源行業消費結構
2021年,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0%,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5%,較上年上升1.2個百分點,比2012年提高了約11個百分點,能源消費結構向清潔低碳加快轉變。
圖表:2021能源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整理
從近年能源消費結構數據看,煤炭消費占比呈下降趨勢,2018年跌至60%以下,占比持續下降。清潔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2012年的14.5%上升到2022年的25.5%,幾近翻番。總體看,我國能源構成中,煤炭處于主體性地位,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在持續提升。
本報告在總結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新能源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新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2021年,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4757萬千瓦,為“十...
查看詳情
11月11日,隨著國務院“優化防疫20條”的出臺,在堅持動態清零和精準防疫的背景下,最大程度減少管控人員,釋放區域人...
公共安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如何?公共安全,是指社會和公民個人從事和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和交往所需要的2...
“限價令”導致能源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國際油價小幅上漲據央視新聞,隨著歐盟、七國集團和澳大利亞對俄羅斯海運石油出...
DTU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如何?DTU是用來傳輸數據的,市面上的DTU大多數為雙向透明傳輸。DTU最早是調制器和解調器一詞的合...
根據國家發改委消息,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12月5日)24時開啟。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本輪成品油調價1...
應急指揮車行業發展態勢如何?隨著我國城市數量的增加,規模的擴大,功能的增強,對特種車輛的要求日益增長;特別是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