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歲末是汽車業傳統消費旺季。多家新能源車企日前集中披露11月交付成績單,整體來看數據亮眼,其中哪吒汽車交付量繼續領跑,理想、蔚來等“新勢力”車企交付也創下新高。此外,時至年底,多家車企通過降價、限時保價、保險補貼等營銷手段,沖刺年度銷量。
每年歲末是汽車業傳統消費旺季。多家新能源車企日前集中披露11月交付成績單,整體來看數據亮眼,其中哪吒汽車交付量繼續領跑,理想、蔚來等“新勢力”車企交付也創下新高。此外,時至年底,多家車企通過降價、限時保價、保險補貼等營銷手段,沖刺年度銷量。根據財政部等四部門此前通知,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于12月31日終止。因此,不少車企采取降價、限時保價、保險補貼等多元化促銷手段,沖刺年度銷量。
業內人士預計,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礎將持續改善,促進產業保持高質量良性發展。
中國正在引領全球汽車變革浪潮,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給中國汽車產業帶來了轉型升級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從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到武漢、重慶等傳統汽車產業重鎮,再到合肥、西安等新興汽車產業基地,廣袤遼闊的中國城市版圖上,多個城市表現出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的強烈愿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高地正在形成。
在當今提倡全球環保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導向與目標。盡管2022年缺芯少電持續困擾市場,新能源汽車集體漲價,但在多項利好政策助推下,新能源汽車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根據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統計,1-10月狹義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442.2萬輛,滲透率達到26.5%,提前完成2025年發展目標。比亞迪取代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銷量冠軍,新能源汽車出海也呈現出新的趨勢,從單一產品出口轉為研、產、銷價值鏈輸出。
新能源汽車行業行業相關政策
為刺激消費端需求,自2014年起,我國對新能源汽車實施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今年9月,第三次將這項政策延續至2023年12月31日,穩定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助力我國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從執行情況看,新能源汽車免征政策效應明顯。截至今年11月10日,累計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購稅686.2億元,同比增長101.2%。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448萬輛,同比增長78.1%。
在車企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的同時,相關支持政策也在持續加碼,進一步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家預計,在多方推動下,后續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有望延續向好勢頭,市場潛力將加速釋放。
貴州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貴州省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加大新能源汽車促銷力度,合理引導消費者低碳乘車、用車,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活動。浙江省發布了《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力爭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120萬輛,占全省汽車生產總量比重超過60%。
此外,針對近期新能源汽車上游產業的鋰電池行業的市場波動,工信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兩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堅持科學謀劃,推進鋰電產業有序布局;加強供需對接,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新能源汽車比傳統汽車更加環保和高效,能夠滿足人們的交通出行需求,未來必將普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現階段新能源汽車還不能夠普及,但新能源汽車得到改善后就能夠大力推廣。政府部門與有關企業應該改變新能源汽車地域分布不均勻現狀、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降低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大力開拓市場,通過多種方式普及和推廣新能源汽車,有效改善交通擁堵問題和環保污染問題。中國人口基礎、收入水平和經濟持續增長態勢,共同決定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規模化快速增長,這將直接為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提供十分可觀的市場需求。
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149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3.65%。2022年1-9月,新注冊登記的新能源汽車達到371.3萬輛,比2021年同期增長98.48%。2022年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471.7萬輛和456.7萬輛,同比增長1.2倍和1.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3.5%。2022年1-9月,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2021年同期相比,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產銷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格局
國內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占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份額2019年為41.2%,2022H1提升至47.3%,同期傳統豪華品牌國內銷量出現下滑,以蔚小理、AITO等為代表的新勢力品牌,憑借智能化、動力系統及價格等優勢,銷量實現高增長。2022年上半年傳統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42.55萬輛,同比增長136.5%,占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份額34.3%。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不僅對10-20萬元燃油車市場形成一定沖擊,比亞迪的海洋系列、長安深藍及阿維塔、吉利的極氪等,還發力20萬元以上新能源車市場。傳統自主品牌車企發力中高端新能源車型,助力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另外,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出口快速增長,國外市場的競爭格局也迎來新的變化。
在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指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在三大電領域取得關鍵技術重大突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售新能源汽車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力爭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充換電服務網絡便捷高效,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再加上國際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劇等外部環境,新能源的概念越來越普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飛速擴張,行業間的競爭也日益加劇。
中國計劃2035年前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新車占比達到50%,也就是說仍然有一半汽車采用各種其他動力形式,這也為動力多元化的技術路線提供了空間和機會。
面臨挑戰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非常多的挑戰,第一,社會層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短缺嚴重,尤其是高級技術人才具有非常大的缺口;第二,配套設施不足。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充電站、充電樁等設施,但是目前這些設施的鋪設還遠遠無法滿足需求;第三,人們消費理念不契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主要依靠政策驅動,一直以來國家都是為主動、更積極、更為系統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了推廣新能源汽車,中國建立了完善的推進政策體系。但總體來看,財政補貼不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長久之計。
欲了解更多關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經過十多年的培育,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尤其是純電動汽車領域,發展成效十分顯著,產業核心技術日漸成熟穩定,產業鏈及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產業已經基本走完了最初的孕育期,...
查看詳情
藥酒是中醫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隨著養生觀念的深入人心,藥酒已經成為現實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養生的方法,深受...
從計生用品到情趣用品,可以分為避孕套、孕檢用品等計生用品,延時噴霧、延時套環、潤滑劑、按摩油等保健產品,情趣制...
網絡超市行業市場有多大?網絡超市的主要商品價格低于傳統超市,所以網絡超市的毛利率要低于傳統超市15%的毛利率。目3...
張伯禮回應新冠是否應回歸乙類管理近日,有專家表示,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雖然傳染性變強,但毒力變弱,病死率已大大降...
輕癥感染者 六種新冠癥狀應對指南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新十條”允許輕型病例居家隔離。根據國內各省市9...
SD-WAN行業市場有多大?由于SD-WAN是由技術推動的應用,行業內并沒有統一的定義,各行業分析咨詢機構如IDC、Gartner等S...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