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河道水體黑臭、“垃圾圍城”、土壤污染、危廢處置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等問題突出,污染治理任重道遠。城市環保產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在中央環保督察的推動下,各省相繼關停了很多排放不達標、嚴重污染環境的“小、散、亂、
中國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河道水體黑臭、“垃圾圍城”、土壤污染、危廢處置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等問題突出,污染治理任重道遠。城市環保產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在中央環保督察的推動下,各省相繼關停了很多排放不達標、嚴重污染環境的“小、散、亂、污”企業。石化、鋼鐵、有色、化工、煤炭、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行業污染治理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政府投入、居民的宜居環境需求、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由于對大氣污染防治、水質污染防治設備及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的投資需求巨大,環保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城市環保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2021年全國生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18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11.8%,對國民經濟直接貢獻率為1.8%。
新技術新成果不斷轉化應用。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電廠群。“十三五”以來,我國完成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9.5億千瓦,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產能達到6.2億噸。
我國形成全鏈條的環保產業體系,涵蓋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技術研發、裝備制造、設計施工、運行維護等環節。環保產業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環境績效服務、環境金融服務等呈快速發展態勢,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正加速向環保領域融合。
城市環保行業全景調研
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建成區面積6.2萬平方公里,城市燃氣普及率98.0%,供水普及率99.4%,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8.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87平方米。
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由于國家加大了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拉動了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環保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領域不斷拓展,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產業水平明顯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環境污染治理總投資從2016年的9,220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0,654億元。預計2021年和2022投資將會增至11,021億元和11,836億元。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的不斷增長,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國內先進環保產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環保行業發展模式類型主要以工程總承包模式EPC、建設-運營-轉讓模式BOT和公共部門與私營企業合作PPP模式為主。近年來,各地方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普遍面臨大氣污染防治、水生態治理、土壤修復領域的攻堅戰,由于PPP模式可以在項目初期引入現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且降低融資難度等優點,在廣闊的市場需求下,PPP模式在我國環保領域的應用不斷升溫。
截至2021年末,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累計入庫項目10243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累計入庫項目959個,較2020年11月末增加14個;占管理庫項目總數的9.36%,較2020年11月末下降0.13個百分點。
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環保技術支撐環保產業發展,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方面,新技術新成果不斷轉化應用,有力支撐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火電廠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燒、燃煤煙氣治理技術裝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電廠群。工業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制漿造紙清潔生產與水污染全過程控制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我國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自動化、成套化、智能化、立體化進步顯著,環境監測的儀器設備基本上實現國產化。
得益于技術的進步,我國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了9.5億千瓦,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產能達到6.2億噸,完成了2800余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新建城市垃圾焚燒場240座,新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約64萬噸/日,垃圾焚燒發電廠已成為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的重要場所之一。
從2014年起,環保產業被多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生機勃勃的朝陽產業到新興的支柱產業,從大力發展到培育壯大,從擴大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到完善環保產業支持政策。伴隨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重視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之嚴前所未有,驅動市場迅猛發展,引領環保產業日益壯大。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環境治理營收總額1.95萬億元,全國環境治理營收近十年的年均復合增速約20%。生態環保產業從業人員約320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總數的0.43%,比2011年提升0.31個百分點。
2020年,廣東、北京、湖北、浙江、江蘇、山東6省(市)的環保企業營收均超過1000億元,6省(市)環保企業營收合計占全國的2/3以上;固廢處理與資源化板塊成為生態環保產業中營收規模最大、利潤率最高、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其次是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領域,3個領域營收之和占比近90%。近年來,生態環保產業結構快速優化,以第三方治理、綜合環境服務、環保管家、“互聯網+”等新模式新業態為核心的現代環境服務體系加速形成,環境服務營收占比超過60%。
“十四五”時期生態環保產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一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將帶動生態環保產業面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全面升級;二是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排污成本內部化機制不斷健全,將催生潛在環保需求轉化為市場需求;三是產業政策機制日趨完善,促進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四是行業并購整合加速,“專精特新”成為中小企業發展方向;五是生態環保產業從細分領域的專業治理向環境問題的系統化、綜合化環境服務轉型升級;六是生態環保產業與高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融合發展。預計“十四五”期間,環境治理營收年均增長10%左右,2025年營收總額有望突破3萬億元。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城市環保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城市環保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中國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河道水體黑臭、“垃圾圍城”、土壤污染、危廢處置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等問題突出,污染治理任重道遠。城市環保產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在中央環保督...
查看詳情
我國醫療健康產業正處在蓬勃發展期醫療健康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產業,在健康中國的戰略指引下,我國醫療健康產業正處在蓬...
番茄醬,為番茄的醬狀濃縮制品,以成熟紅番茄為原料,經破碎、打漿、去皮和籽后濃縮、罐裝、殺菌制成。成品為鮮紅色的...
水運是使用船舶運送客貨的一種運輸方式。 水運主要承擔大數量、長距離的運輸,是在干線運輸中起主力作用的運輸形式。...
隨著國內疫情政策放開,元旦、寒假和春節假期臨近,作為冬季旅游的熱門目的地,東北三省的滑雪場漸漸熱鬧起來。冰雪產業2...
軟裝,即軟裝修、軟裝飾。相對于傳統“硬裝修”的室內裝飾形式。即在居室完成裝修之后進行的利用可更換,可更新的布藝...
桃子是一種果實作為水果的落葉小喬木,花可以觀賞,果實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