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可能是近幾年最火熱的產業之一。從數據上看,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46.1GW,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22%,同比增長30%。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39.8GW,同比增長25%。
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所在。新能源的良好發展需要靈活性資源的支撐和保障,靈活性資源中,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環節和重要推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從“源網荷”轉向“源網荷儲”,儲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
國家能源局1月6日發布《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提出在向新型電力系統轉變的過程中,發展方向包括,系統形態由“源網荷”三要素向“源網荷儲”四要素轉變,電網多種新型技術形態并存。
我國能源結構正在向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轉型,風光裝機量、發電量占比日趨提高,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不斷提升。根據國家能源局,2021年我國風光累計裝機占比達到26.7%,風光發電量占比11.7%,發展動能強勁。
然而,新能源具有“靠天吃飯”的特性。在新能源中,光伏和風電屬于不穩定出力電源,具有波動性、間歇性和隨機性等特性,會影響影響電網運行的穩定性。
據了解,風電出力日波動幅度最高可達80%,出力高峰出現在凌晨前后,午后到最低點,“逆負荷”特征更明顯;光伏日內波動幅度最高可達到100%,峰谷特征鮮明,正午達到當日波峰,正午前后均呈均勻回落態勢,夜間出力為0。
全球來看,隨著碳中和事業的發展,傳統能源將會逐步退出能源系統,但傳統能源的退出需要伴隨新型能源的興起,這種變革銜接得越緊密,能源系統和整個社會受到的沖擊就越小。而現階段,推動能源系統變革的重要技術路徑之一,就是儲能。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儲能”可能是近幾年最火熱的產業之一。從數據上看,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46.1GW,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22%,同比增長30%。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39.8GW,同比增長25%。
但值得注意的是,抽水蓄能所占比重與去年同期相比再次下降了3個百分點,當前儲能市場的增量主要來自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5729.7MW,同比增長75%。
同時儲能市場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樣化,短時、長時、調頻、削峰填谷等需求都將被滿足,未來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將更加迅猛。
儲能應用場景極為廣泛,一部分已經進入商業化。分布式和微網中的儲能應用,大體與集中式可再生能源類似。但它靈活適用,可以廣泛應用在工商、民用、海島和偏遠無電人口上,隨著分布式發電比例不斷提升,它也因之成為儲能應用的熱點市場。中國儲能的應用場景,呈現出不均衡的發展態勢。在一些場景還只有簡單示范的情況下,作為用戶側儲能主要部分的工商業削峰填谷,卻已經率先進入商業化階段。
目前,儲能產業幾乎遍布全國所有省份,其中新增投運規模最大的是江蘇省,西藏、山西、甘肅、青海、北京、廣東、上海等省份儲能市場都十分活躍且各具特色。目前,儲能在可再生能源并網、電網輔助服務、用戶側儲能等領域的新應用模式不斷涌現。新增項目中,用戶側儲能一枝獨秀,占到年度新增裝機容量的59%。
近幾個月,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電網側獨立站房式電化學儲能電站—寧德霞浦儲能項目、國網時代華電大同300兆瓦/600兆瓦時儲能項目先后開工,儲能電池市場需求快速打開。為了配合我國風電、光伏高增長目標,儲能配套已成剛需,在支持政策持續加碼下,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最近5年復合增長率最保守估計也超過50%。
此外,儲能應用場景豐富,主要可分為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三類。儲能是優質的靈活性資源,在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均可發揮作用。
目前我國儲能應用市場發展的一大重心是在風電、光伏電廠配備儲能設施,以保證生產出的綠電能夠平穩入網。
我國的風電、光伏產業發展時間較長,技術也相對成熟,但由于沒有合適的儲能設備,棄風棄光的現象十分嚴重。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22第一季度,我國棄風電量達60億千瓦時,棄光電量達24億千瓦時。
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能源市場的轉型發展的需要,我國電源側的儲能設備需求開始旺盛。電化學儲能的靈活部署、受自然環境影響小、建設周期短等優勢開始凸顯,并開始穩定落地電源側儲能場景。
近年來,全釩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熔鹽儲熱等新興長時儲能技術同樣獲得了大量關注,長時儲能已成為儲能領域的新風口。
近日,獲得了比爾·蓋茨、杰夫·貝索斯等知名企業家注資的美國長時儲能公司Form Energy宣布建廠,計劃投資7.6億美元在美西弗吉尼亞州建設首座鐵空氣儲能系統生產工廠。鐵空氣儲能系統的大規模投建意味著該項儲能技術正逐步走向成熟,跨過了規模化生產的門檻。
實際上,除了鐵空氣儲能系統外,近年來,全釩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熔鹽儲熱等新興長時儲能技術同樣獲得了大量關注,長時儲能已成為儲能領域的新風口。
電化學儲能除自身應用優勢外,產業鏈成熟程度也是目前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中最高的。得益于我國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成本、制造工藝等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上下游產業鏈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這都為電化學儲能的大規模落地應用打下了基礎。
同時,電化學儲能系統還能很好地應用在家庭、商務樓宇和工業園區等場景中,這些場景中其他類型的儲能系統幾乎無法搭建。應用場景廣泛也是電化學儲能被認為是未來主流儲能技術的原因之一。
區別于快速充放電系統,可以實現持續高于4小時或者數天甚至數月的充放電循環的儲能系統,通常都統稱為長時儲能,其中包括壓縮空氣儲能、熔鹽儲熱、液流電池儲能、重力儲能等新興儲能系統。
據Form Energy公司消息,該公司研發的鐵空氣儲能系統充放電循環時長可達100小時,遠超目前充放電時間在4小時左右的以鋰離子電池為基礎的電化學儲能系統。
近年來,全球電力供應系統中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升。同時,為達成既定的氣候目標,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在未來數十年更將持續增長,風光發電出力的波動性已然成為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重大挑戰。以歐洲為例,2022年下半年,風速的波動導致德國等高比例接入風電的國家電網產出不穩,成為推高歐盟電價的關鍵因素。
在業界看來,長時儲能系統將是儲存多余電力,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納和實現電網穩定的重要方案。市場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在日前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充放電循環時長在8小時到100小時之間的長時儲能技術,將是改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網穩定性的一大關鍵。
就我國目前的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來看,主要有電池廠商,例如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也有傳統的做逆變器或新能源產品的廠商,比如陽光電源,海博思創等;還有新的創業公司,比如時代星云。
需要明確的是,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儲能這塊大蛋糕不可能被幾家大型電池廠商完全吃掉。相比之下創業公司的業務方向更聚焦,歷史包袱更少,能夠更好地在儲能行業深耕,這是創業公司的優勢。
《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儲能(storedenergy)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再釋放的過程。儲能可分為機械類儲能、電氣類儲能、電化學類儲能、熱儲能、化學類儲能等。其中機械類儲能、電化學類儲能應用較...
查看詳情
近年來,不論是國內酒店集團,還是國際酒店巨頭,都也在搶占市場份額,競爭也愈演愈烈。伴隨中高端酒店品牌與日俱增,...
對講機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對講機的應用已十分普遍,已從專業化領域走向普通消費,從軍用擴展到民用。它既是移動通信中的...
穩崗留工留人更要留心年關將至,多地政府部門及企業推出倡導、鼓勵外來務工人員本地過年的穩崗留工舉措。留工要留人,...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國外紛紛開始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研制PCB缺陷自動光學檢測系統。一直到2000年左右,A...
汽車音響市場五花八門,柏林之聲、丹拿、英國之寶、哈曼卡頓、BOSE等都赫赫有名,它們與各大汽車廠商合作,為用戶帶來...
近年來,煤焦油應用場景得到跨越式發展,根本原因在于技術、安全、品種的革新。行業用戶需求的增長極大豐富了煤焦油的...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