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國家能源局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出,推動多領域清潔能源電能替代,充分挖掘用戶側消納新能源潛力。積極培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負荷聚合服務、綜合能源服務、虛擬電廠等貼近終端用戶的新業態新模式。
1月6日,國家能源局就《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出,推動多領域清潔能源電能替代,充分挖掘用戶側消納新能源潛力。積極培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負荷聚合服務、綜合能源服務、虛擬電廠等貼近終端用戶的新業態新模式。
此次藍皮書從更長期的維度闡釋了我國電力系統軟硬件建設的方向,我國當前正處于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前夕,機制改革利好整個電力板塊。
此外,藍皮書呼吁推進電力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市場導向。其提出建立層次分明、功能完備、機制健全、治理完善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推進各類可再生能源參與綠色電力交易,完善中長期電力市場、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加強綠證市場、碳市場、電力市場的有序銜接。
此外,研報稱, “源網荷儲”解決消納困境,儲能成為重要增量。要推動解決新能源發電隨機性、波動性、季節不均衡性帶來的系統平衡問題,多時間尺度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長時儲能遠期將迎重要發展機遇。
新型儲能行業市場到底多大?隨著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占比不斷提升,與新能源發展緊密相關的儲能技術和產業也備受關注。今年以來,各省市加快推進儲能項目的落地,有超過20個省份明確了配套儲能設備的配儲比例。
儲能(storedenergy)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再釋放的過程。儲能可分為機械類儲能、電氣類儲能、電化學類儲能、熱儲能、化學類儲能等。其中機械類儲能、電化學類儲能應用較多,電氣類儲能即電磁儲能,電儲能又被成為電力系統儲能。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據國際能源網/儲能頭條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有上百家儲能相關新公司成立,注冊金額高達423億元。其中有43家儲能技術服務、54家電池和7家抽水蓄能新公司。據不完全統計,有20余家上市企業跨界儲能。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山東新型儲能新增投運851MW以上,截至去年底山東新型儲能裝機1.4GW左右,按照《行動方案》規劃,未來3年山東新型儲能年均裝機至少1.2GW以上;
另根據《山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的規劃,到2030年,山東新型儲能設施、抽水蓄能裝機規模均達到10GW;上述政策構成了對山東儲能最低需求的指引,顯示出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剛需屬性。
山東本地涉及儲能業務上市公司包括積成電子、漢纜股份、山東章鼓、特銳德、圣陽股份、山東威達、東方電子等。
與此同時,儲能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根據財通電新數據,黑影光伏統計了2022年以來的900多個儲能項目信息。其中包括:2022年195個儲能備案項目;2022年142個在建擬建儲能項目;2022年75個儲能投運項目;2022年498個儲能項目招投標。
截至11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5.1億千瓦,同比增長8.1%。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5096億千瓦,同比增長15.1%;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7202億千瓦,同比增長29.4%。
風電發電量6145億千瓦時,占比總發電量約8%;光伏發電量2125億千瓦時,占比總發電量約3%。風光發電未來的發展前景是確定的,更是同時具備時間和空間。
預計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超過煤電成為第一大電源,2060年前新能源發電量占比有望超過50%。
新型儲能裝機中,鋰離子電池累計裝機規模占比89.6%,鉛蓄電池累計裝機規模占比5.9%,壓縮空氣儲能占比3.2%,液流電池占比0.9%,其他其他電化學儲能(超級電容、飛輪儲能)合計占比0.4%。
以光伏為例,光伏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多次的產業革命。硅片的變革:金剛線切割技術取代砂漿、從單晶取代多晶、大尺寸硅片取代小尺寸。電池片革命:PERC取代鋁背場電池、再到未來的TOPCON/HJT取代PERC/PERC+等等。
我們發現,其技術迭代是具備破壞性的,沿著降本增效最優路徑選擇,存活下來的最多不超過2種,被新技術替代的技術,逐步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相比之下,儲能技術路線更為繁雜。基本上可以分為機械儲能、電磁儲能、電化學儲能、光熱儲能四大類。
而機械儲能可以分為抽水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又可以分為絕熱式、蓄熱式、等溫式、液態、超臨界等集中方式。
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提高,電網受到出力擾動導致頻率波動的次數增加。2021年4-5月,華北電網連續四次出現電源側低頻振蕩。目前常規火電次數一次調頻次數由一天20-30次,急劇攀升到一天700-800次,傳統上由火電機組本身的一次調頻能力來滿足電網調頻需求已顯不足。
在此背景下,儲能無疑抓住了新能源發電的需求痛點,登上歷史舞臺。一方面,通過削峰填谷,可以解決峰谷時段發電量與用電負荷不匹配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解決風光發電的波動性和隨機性導致的電網不穩定。
此外,通過儲能系統的存儲和釋放能量,提供了額外的容量支撐,吸收過剩電力、減少“棄風棄光”以及即時并網。儲能作為解決風光發電不穩定的核心技術,迎來高速發展契機。
在《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中,據CNESA預測,在政策執行、成本下降、技術改進等因素未達到預期的保守場景下,我國2026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48.5GW,市場將呈現穩步、快速增長的趨勢,2022-2026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53.3%;
在儲能規劃目標順利實現的理想情形下,預計2026年我國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79.5GW,這意味著2022至2026年期間,新型儲能將保持年均69.2%的復合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
目前傳統儲能是儲能市場中最主要的儲能形式,其中抽水蓄能是最成熟、效率最高的儲能技術,是當前大規模解決電力系統峰谷困難的主要途徑,應用廣泛,占了全球70%以上。
它儲存能量大,能量釋放持續時間長,技術成熟可靠。2021年8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關于征求對《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我國抽水蓄能裝機規模將增加到300GW。但抽水蓄能選址困難,極其依賴地勢;投資周期較長,損耗較高。
伴隨著隨機性、波動性的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并網以及電動汽車、分布式電源等交互式設備大量接入,電力系統將呈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化的“雙高”特點,電力系統在供需平衡、系統調節、穩定特性、配網運行、控制保護和建設成本等方面都將發生顯著變化,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為了實現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負荷平衡,儲能將發揮重要作用。
儲能指的是將電能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手段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的時候將能量轉化為電能釋放出來,類似于一個大型“充電寶”。
根據技術原理劃分,儲能主要分為物理儲能(如抽水蓄能、飛輪儲能等)、電化學儲能(如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液流電池等)、電磁儲能(如超級電容器、超導電磁儲能等)三大類。
發展應用儲能技術,不僅能夠從根本上突破傳統電力系統中,電力生產和消費必須即發即用的時間與空間限制,促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又好又快發展,而且還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以及促進節能提效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展望未來,以滿足新型電力系統需求、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我國將大力發展新型儲能產業,建立健全電力市場機制,充分發揮新型儲能的多重價值,推動構建成熟的新型儲能商業模式。
欲了解更多關于新型儲能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儲能(storedenergy)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再釋放的過程。儲能可分為機械類儲能、電氣類儲能、電化學類儲能、熱儲能、化學類儲能等。其中機械類儲能、電化學類儲能應用較...
查看詳情
頻譜分析儀是對無線電信號進行測量的必備手段,是從事電子產品研發、生產、檢驗的常用工具。因此,應用十分廣泛,被稱...
ICT技術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信息與通信技術(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是一個涵蓋性術語,覆...
隨著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和技術進步,以及節能降損管理的加強等,引發了許多領域對無功補償的需求。無功補償裝置行業在...
重水(Deuterium oxide)是由氘和氧組成的化合物,也稱為氧化氘,分子式D2O,相對分子質量20.0275,比水(H2O)的相1...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少人對于提高居住環境的需要也越來越明顯。特別是近幾年,精裝修項目不斷井噴,國內的室...
水(化學式:H2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