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道稱,兔年春節將至,年味兒越來越濃。餐飲業“錯失”三年的“春節檔”也迎來了煙火升騰,年夜飯堂食預訂遭遇先退訂再復訂,目前不少餐廳的年夜飯已被訂滿,而方便操作的年夜飯預制菜市場同樣升溫明顯。
年夜飯預訂火爆 餐飲業“春節檔”回暖可期
據媒體報道道稱,兔年春節將至,年味兒越來越濃。餐飲業“錯失”三年的“春節檔”也迎來了煙火升騰,年夜飯堂食預訂遭遇先退訂再復訂,目前不少餐廳的年夜飯已被訂滿,而方便操作的年夜飯預制菜市場同樣升溫明顯。截至1月16日,大眾點評上“年夜飯餐廳”關鍵詞搜索量周環比增長169%。美團數據也顯示,1月以來,“年夜飯”“團圓飯”等春節主題堂食套餐線上訂單量環比增長202%。
臨近年底,年夜飯預制菜火了!數據顯示市場銷量同步走高,也成了資本市場的香餑餑。調查某電商開售年夜菜兩天被搶空、訪問量創歷史新高。并且,數據顯示,年輕人最青睞預制菜,7成訂單來自35歲以下人群。
預制菜是針對家宴大菜制菜程序繁雜特點,運用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簡化制作步驟,經過衛生、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預制菜省去了食材采購的煩惱,簡化制作步驟,消費者購買后,經過簡單加工甚至無需加工即可食用,具有便捷、高效的特點。
近十年來,隨著城鎮化加速及快餐、外賣、網購的興起,預制菜得以發展,加之海外成熟經驗的例證,讓人感到預制菜市場大有可為。小吃快餐店、連鎖店、主打外賣的餐飲店、鄉廚、團餐食堂等是預制菜應用的主要場景。
近年來隨著餐飲企業的連鎖化率持續提升,餐飲企業對于菜品標準化的需求日益高漲,加上消費市場對于半成品、成品食物的需求不斷增大,餐飲產業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升級。比如,食材端、加工端及配送端的高效配合,同時預制菜賽道的迅速走紅崛起,調味品復合化、定制化的發展,冷鏈物流配送行業的高速發展,都讓數字化貫穿到從食材供應鏈起的餐飲產業整個鏈條成為可能。基于這個大邏輯,餐飲市場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全新機遇。
春節臨近,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餐飲逐漸復蘇,許多餐飲品牌門店重啟經營,不少熱門店鋪甚至出現堂食排隊的現象,年夜飯預訂也很火爆。
今天(19日)是春運的第13天,隨著春節臨近,客流也是一天比一天密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天召開發布會,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天已進入春節前的客流高峰,截至目前,全國春運已累計發送旅客4.8億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47.1%。小客車流量達到了歷年春運以來最高峰。交通運輸部應急辦副主任周旻表示:“根據預測,今年自駕出行將占主流,約占各種出行方式的六成以上。”
未感染人群怎么做好個人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介紹:人群對新冠病毒普遍易感。部分尚未感染的人,不排除在春節期間,受旅途疲勞、接觸人員頻繁等因素影響,感染風險增加。建議相關人員繼續堅持做好個人防護,保持規律作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外出時應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等個人防護措施。已感染過新冠病毒的公眾,也應繼續做好個人防護,防范流感等其他呼吸道傳染病感染
臨近春節,為保障人民群眾節日消費需求,近期國家發改委作出進一步部署安排,要求各地密切關注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應和價格變化。各地迅速按要求采取多種措施,切實做好春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目前,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儲備充實,價格基本平穩,群眾節日消費需求有堅實的物質保障。國家發改委將指導各地繼續密切監測市場供應和價格情況,全力做好春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確保人民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年味漸濃,全國各地年夜飯預訂火爆。據了解,不少酒店、餐企的年夜飯已經基本訂滿,其中包廂更是緊俏。多家餐飲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夜飯預訂情況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九成水平。三年來,多家餐飲企業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年夜飯即時配送服務,為營業額帶來增量。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品牌化、專業化、規模化、連鎖化將是餐飲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連鎖餐飲龍頭將率先受益于行業回暖。
近年來,中國餐飲業市場規模持續壯大。我國現有各類飯店、餐館近400萬家,餐飲信息化營業額達18000億元人民幣,近幾年一直保持高達15%-17%的年復合增長率。根據中國餐飲協會的統計,我國中等規模(單店擁有30張餐桌)以上的餐飲企業總數達到400萬家。
受疫情影響,2021年全國餐飲收入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6%,高于上年0.5個百分點,而且增速再次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領先優勢擴大至6.1個百分點。
2021年全國人均餐飲消費3320元,同比增速由負轉正為18.6%。餐飲業繼續發揮促進經濟增長、帶動消費回升的重要驅動作用。
從區域分布看,華東區域位居榜首,門店規模294.4萬家,同疫情期相比增漲3.70%;華南區域門店規模133.3萬家,同疫情期相比增漲7.60%;華中區域餐飲門店規模125.7萬家,同疫情期相比增漲4.50%;西南區域餐飲門店規模119.8萬家,同疫情期相比下降4.60%。
疫情后,消費者就餐仍側重剛性需求,非必要時間也在盡量減少外出就餐。2021年工作日外出就餐占比為67.20%,周末/節假日外出就餐占比32.8%,周末/節假日外出就餐占比下降較大。
2021年中國餐飲業投資數量140起,同比2020年增漲77.22%;中國餐飲業投資金額為365.74億元,同比2020年增漲173.33%,后疫情時期餐飲行業出現投資熱的現象。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2年度連鎖餐飲、茶飲會員企業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受訪連鎖餐飲企業在北京等城市的門店來客數和銷售額月環比顯著提升,同比也有一定增長。
從需求端看,2023年春節假期是疫情三年來首次放開的春節假期,春運、旅游復蘇的預測數據都十分表現強勁。樣本企業預判在交通樞紐、旅游景區的快餐和茶飲需求較大,家庭友人聚餐等場景下正餐、火鍋、茶飲需求強勁。
從供給端看,有餐飲企業給三年沒回家過年的員工放了長假。綜合預測,2023年春節餐飲市場有望呈現部分場景下的結構性反彈。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餐飲行業的供需狀況、餐飲發展現狀、餐飲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餐飲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餐飲行業的發展建議、餐飲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餐飲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餐飲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餐飲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餐飲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在形式上,餐飲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餐飲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餐飲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餐飲行業全景圖。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餐飲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餐飲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餐飲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餐飲細分市場仍有...
查看詳情
接待調研忙不停 新賽道公司預報新動向報道稱,今年以來公募、私募、券商等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熱情較高。截至1月19日2...
深市2022年度再融資和重組“成績單”出爐1月19日,深交所發布深市2022年度再融資和重組“成績單”。2022年,深市公司2...
質子交換膜行業發展分析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化石能源的過渡消耗和于此同時產生的環境污染引起了人們巨大的擔憂。...
一次性餐具行業投資前景如何?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中午的時候叫外賣,而通常情況下外賣使用的2...
鱈魚腸市場多大?近年來,隨著鱈魚腸營養成分逐步被發現和挖掘,鱈魚腸在國內的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國內的雙匯、海王等...
商用車作為國內碳排放大戶以及交通運輸的主要力量,是推動汽車產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有力抓手,已成為國內...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