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第三方檢測是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的細分行業之一,主要是指第三方檢測機構接受客戶委托,綜合運用科學方法及專業技術對某種產品的質量、安全、性能、環保等方面進行評定,并出具評定報告。
2023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
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第三方檢測是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的細分行業之一,主要是指第三方檢測機構接受客戶委托,綜合運用科學方法及專業技術對某種產品的質量、安全、性能、環保等方面進行評定,并出具評定報告。作為檢驗檢測行業的細分行業之一,第三方檢測得益于良好的政策環境,市場得到了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經濟的深化發展,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生態環保、質量安全等問題的關注度逐步上升,各國政府也加大了產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制定了多層次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經濟活動中各類產品生產和流通環節的檢驗檢測需求不斷上升,為第三方檢測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而這也為第三方檢測服務市場帶來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檢測行業的參與者按照企業性質可劃分為政府檢測機構、企業內部實驗室與第三方檢測機構三類。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包括外資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和民營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兩大類。由于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處于交易雙方的利益之外,所出具的檢測數據具有獨立性及公正性的特點,因此已被市場各方所廣泛接受。此外,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能夠為企業提供供應商質量控制服務,將樣品檢測業務與企業質量控制體系相結合,有利于企業對生產鏈條進行質量管理,其提供的檢測數據還可為企業進行日常內部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近年來,人們物質生活層面迎來更深層次的全面升級的同時,全社會對質量、健康、安全、環境越來越重視,促進檢驗檢測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更多的檢測需求。
檢測市場的參與者包含政府檢測機構、企業內部檢測實驗室及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其中,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占比較大,增長也較為顯著。2021年全球檢測市場中,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數量占比為45%,較2020年提升約5個百分點,預計未來提升的趨勢仍會繼續。在我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也由2015年的72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392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為14.09%,同樣占據約40%的市場份額。
從地域分布來看,檢驗檢測市場需求較多集中于人員密集、產品生產和流通數量大、進出口貿易活躍的地區。國內六大區域檢驗檢測機構規模比重分別為華東地區30.65%,中南地區24.21%,華北地區14.25%,西南地區12.37%,西北地區9.55%,東北地區8.96%。
第三方檢測行業上游主要涉及相應的檢驗檢測硬件設備及智能控制系統等軟件服務,同時還包括第三方檢測需要用到的化學試劑、耗材等;第三方檢測應用十分廣泛,涉及的領域包含食品制造、藥品制造、電器制造、汽車制造等各行各業。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第六章 我國第三方檢測服務細分市場分析及預測
第一節 食品安全檢測市場分析預測
一、食品安全檢測市場分析預測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開始重視食品安全,食品供應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也意味著食品安全維護工作的國際化。近年來,在全球性食源性疾病(如沙門氏菌、葡萄球菌、彎曲桿菌)不斷增長、食品生產商不合格產品全球范圍召回事件頻發的嚴峻形勢下,各國食品監管力度加強,食品檢測需求逐步增加。
二、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發展進程
隨著國內快檢技術的成熟、快檢產品評價及標準體系的健全,加之政府政策的推動,預計國內食品安全檢測發展程度將逐步向發達國家靠攏,國內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場將迅速擴張,在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規模逐步提升。
三、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規模分析
目前,國內法定檢測仍然占了食品安全檢測市場的大部分,2015年修訂版《食品安全法》推出后,食品快速檢測的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但仍然遠小于法定檢測。目前我國食品快速檢測的投入規模約占食品檢測總投入規模的30%。對比全球市場規模,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場蘊含快速增長的潛能。估算2021年國內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場規模達369.68億元。
四、食品安全檢測市場競爭格局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民眾食品安全意識增強,超市、網絡消費平臺等潛在檢測需求逐步釋放的背景下,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已成為食品安全檢測市場最活躍并且發展最快的細分行業。高速增長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場,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生產企業加入競爭,行業競爭較為激烈。
近年來,國內企業憑借產品性價比高和更為貼近本土市場的優勢不斷搶占市場份額,致使原以進口產品為主導的快檢市場格局被逐漸打破,但國際跨國公司技術發展相對成熟,在高端市場,特別是高端儀器設備領域仍占據優勢地位。而國內多數企業以生產中低端檢測產品為主,競爭廠商多且規模小,國內大型企業正在加快實施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積極與高端市場接軌,參與高端市場或國際市場競爭。
五、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趨勢預測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作為國內蓬勃發展的朝陽行業,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開發,近年來市場規模迅速擴張,主要原因在于下游客戶群體的快檢需求持續增長。
目前,政府監管部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安全檢測機構是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場的主要客戶群體,在國家政策鼓勵引導、民眾食品安全意識強化的背景下,上述三大客戶群體的快檢需求具有極大的擴張空間。
同時,隨著個人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走進家庭指日可待,消費者市場的擴張將成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的下一個增長爆發點。
第二節 環境檢測市場分析預測
一、環境檢測技術發展進程
環境檢測主要包括土壤和地下水、水質和氣體檢測等。在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過程中,環境檢測是基礎,為環境保護過程中的調查、修復、治理、執法等提供數據支持,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
關鍵技術
(1)大氣環境監測關鍵技術
1)溫室氣體監測技術:碳達峰、碳中和是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熱點和重點。環境及污染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直接測量是核算和評估等工作的基礎和數據支撐。目前常用的監測方法有非分散紅外、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傅里葉紅外、紅外氣體濾光相關法等。
2)氨氣監測技術:氨氣是大氣中唯一的高濃度堿性氣體,逃逸到大氣中的氨與硝酸或硫酸等酸性氣體發生反應,形成硫酸鹽、硝酸鹽等二次顆粒物,是大氣環境中氣態污染物轉變成固態污染物的重要推手。環境空氣中的氨氣濃度低、易溶于水、易吸附,監測技術和準確性上有一定難度。目前常用的監測方法有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差分吸收光譜技術等。
3)大氣VOCs監測技術: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來源廣泛,組成復雜,可與氮氧化物(NOX)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臭氧(O3)和細顆粒物(PM2.5),準確、持續開展大氣VOCs監測是落實國家VOCs污染防治規劃和計劃的必要前提。大氣VOCs目標物種多、不同物種濃度差異大、對監測方法靈敏度要求高,在監測靈敏度、準確度、數據有效性及可比性等方面還存在著一系列挑戰。目前常用的監測方法有氣相色譜-火焰離子化檢測法(GC-FID)、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等。
4)區域碳匯反演數值模擬研究:加強由溫室氣體監測濃度到排放量的同化反演模型等研究,說清碳源碳匯的時間變化和空間分布特征及區域貢獻,科學預估碳源碳匯的未來趨勢,推進監測數據的業務化應用,盡早助力碳達峰行動。
(2)水環境監測關鍵技術
1)高頻通量、微型光譜傳感器監測技術:是指開發、推廣和應用高頻次(秒級以下)測量的微型光譜法檢測技術,實現對水環境特征物的高頻次監測、水斷面的通量監測。識別水中的懸浮泥沙、葉綠素、污染物等不同物質成分的含量,監測水中各項光學性質的分布、變化規律,為環境監測提供可靠依據,同時為赤潮等災害監測提供快速應急監測能力,能夠滿足水資源環境監測和管理的高精度、大尺度和實時的技術要求。
2)基于環境DNA技術的水體生物多樣性監測技術:環境DNA技術可通過檢測水樣中是否含有特定的DNA序列來判斷某一物種是否存在,這使得原本復雜且耗時的工作變得高效省力。環境DNA技術用于生物多樣性監測,具有如下的優勢:(1)靈敏度高:可用于密度很低的珍稀物種和瀕危物種的定性監測;(2)高效省時:與傳統監測方法相比,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更少;(3)降低了對人員的要求:只需使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就可以進行物種鑒定,操作更為便捷;(4)采樣受限小:只需采集一定量的水樣,受外界影響較小;(5)對生態系統干擾較小。
3)微量和痕量有害物質連續自動監測技術:痕量有害物質具有高毒性、生物蓄積性以及長期殘留性,存在于水環境中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色譜方法在水環境有機有害物質監測中具有重要地位,毛細柱氣相色譜及高效液相色譜等方法被廣泛應用。
4)高通量生物毒性綜合監測技術:生物法監測已經成為各種飲用水源地水質預警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環境檢測市場規模分析
近年來,隨著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等環保政策相繼出臺,我國環保產業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帶動環境檢測行業市場需求大幅提升,從2015年的137.70億元增至2019年的313.5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2.84%,2021年環境監測市場規模403.02億元。
檢測業務服務于下游眾多行業,市場按照下游行業的不同被分割為眾多細分市場,相互之間存在壁壘。在細分行業中,檢測業務規模最大的是消費品和零售、農業食品板塊,規模均為230億歐元左右, 約占檢測行業總規模的10%。
我國的檢測行業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建筑工程、環境檢測、建筑材料、機動車檢測、電子電器是檢測行業最大的下游應用領域,其規模占比分別為16%、10%、10%、7%、5%。
受益于檢驗檢測認證體制的市場化改革提速,政府積極鼓勵檢測機構整合,第三方檢測機構市場占有率快速提升,許多檢測機構在新三板紛紛上市,引入資本,步入快速發展之道。由于檢測結果對客戶的產品銷售影響較大,客戶對檢測機構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敏感度較高,而由于單項檢測金額較小,客戶對價格敏感度較低。因此,檢測行業保持較高的利潤水平,而優秀品牌的檢測機構利潤率水平則更高。同一種檢測服務的利潤率水平隨著更多檢測機構的加入導致競爭加劇而呈下降趨勢。優秀的檢測機構通過加強技術研發不斷承接新的檢測項目、不斷推出新的檢測技術,從而長時間的保持較高的利潤率水平。
我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在2015年是達到了670億元,增速達到了每年以23%一直增長,到2021年,市場規模增長到2326億元,2022年估算市場規模達到2791.3億元。預測2023年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為3182.08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4%,至2027年市場規模達到5374.41億元。
隨著我國質量檢測市場的開放,國有檢測機構的市場化是必然趨勢。在市場化過程中,國有第三方檢測機構需要整合檢測資源,確定發展戰略,探索獨立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未來幾年,隨著我國檢測市場化程度加大,在外資以及民營檢測機構的推動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占檢測市場的比重也將有所提升。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的供需狀況、第三方檢測服務發展現狀、第三方檢測服務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的發展建議、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第三方檢測服務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第三方檢測服務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在形式上,第三方檢測服務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第三方檢測服務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全景圖。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第三方檢測服務行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檢驗檢測行業包含六大板塊,分別為檢驗檢測、檢查、鑒定、檢疫、計量以及安全性評價,其中公司業務主要集中于檢驗檢測領域。通常來講,檢測是指檢測機構接受產品生產商或產品用戶的委托,綜合運...
查看詳情
2023露營帳篷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露營帳篷行業現狀,露營帳篷行業前景如何?近年來,露營特別的火熱,同時2...
2023數字政府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數字政府行業現狀,數字政府行業前景如何?隨著政府部門信息化建設的深化2...
2023廢舊金屬回收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廢舊金屬回收行業現狀,廢舊金屬回收行業前景如何?近些年可持續發展2...
2023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1...
2023電子設備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電子設備行業現狀,電子設備行業前景如何?電子設備產品的高新技術不斷地2...
2023北斗系統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北斗系統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近年來,北斗系統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G...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