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影像云服務具備云歸檔、云PACS、遠程診斷、移動影像、智能診斷、數據監管、集中診斷等一系列業內頂尖的相關服務。"影像云"平臺擁有極為廣泛的設備接入性,能夠無縫接入各品牌、各類型的放射科影像設備,并支持病理、超聲、內鏡等影像數據的接入。
在醫療信息化建設中,影像存儲通常采用定期存儲容量擴充的傳統方式支撐醫療業務的正常開展。但隨著醫院規模不斷擴大、業務量的激增及圖像清晰度的提升,導致影像資料占用的空間越來越大。
目前,國內整體醫療服務體系仍舊偏向于傳統化的操作模式,現有的相關服務也因缺乏數據整合能力,進而出現難共享、難維護、難管理等諸多層面難以調和的局面。而針對影像管理領域,因為上傳影像清晰度要求高、上傳下載網絡要求高、跨系統操作難度高等問題,更是鮮有企業涉足。但中國電信推出的“醫療影像云”服務,卻以此為切入口,通過強大的技術儲備、技術優化,全面解決了以上所有難題,打造出真正能夠進行普及且極力惠民的智能化醫療服務。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醫療影像云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
醫療影像云服務具備云歸檔、云PACS、遠程診斷、移動影像、智能診斷、數據監管、集中診斷等一系列業內頂尖的相關服務。"影像云"平臺擁有極為廣泛的設備接入性,能夠無縫接入各品牌、各類型的放射科影像設備,并支持病理、超聲、內鏡等影像數據的接入。在未來,相信通過更加廣泛的覆蓋,"醫療影像云"將為醫生、患者帶來更加精準、安全、智慧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體驗,并逐步證明其蘊含的巨大"升值"潛力。
“醫療影像云”連入醫院系統的醫共體,為各醫院醫生提供經驗共享、交流學習,實現在線工作、即時通訊,完成醫共體范圍內的醫療資源整合。這打破了地域限制,使醫生和患者不再受限于就診時間和地點,為患者節約就診時間。同時,實現影像共享調閱,方便健康管理指導、遠程移動醫療及科教等應用,而且各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同行之間,也可互相交流影像及其他醫療信息,進行遠程會診、學術交流、遠程教學。如此一來,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專家經驗,可通過平臺傳遞給基層醫院,發揮專家的指導作用,讓更多人獲益,解決了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在硬件方面,我國許多醫院建設了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系統,解決數字醫學影像獲取、顯示、存儲、傳送和管理等問題,同時,這也是對國家減碳政策的積極響應,因為,據 BUREAU VERITAS 2021 年數據顯示,相對于傳統醫用膠片騰訊云膠片碳減排量約為 357g。
人口老齡化、醫療成本劇增、消費行為轉變等關鍵環境因素正在改變整個醫療市場需求特點,在整個醫療健康產業大環境中,作為分支領域醫學影像相關產業也面臨著一系列痛點。目前國內醫院在應用醫療影像診療手段時往往存在轉診需要重復拍片、不同地區的醫療影像硬件設備和醫師診斷水平差異巨大、患者僅保留影像膠片無法取得完整影像光盤數據,從而導致不同醫院間對同一患者的過往影像資料無法共享的短板,造成了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資源浪費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云計算、人工智能分析、無線/移動傳輸、3D圖像技術、多態融合技術等正在催使醫療影像行業向大數據和互聯網方向發展。
數據顯示,在醫療大數據中醫療影像數據占比高達85% 到90%,可以說醫療影像上云,是打破醫療信息孤島,賦能醫院-醫生-患者鏈接,實現遠程會診、遠程診斷及智能輔助診斷等基于鏈接的醫療應用,助力分級診療實現的關鍵。在對醫療影像對醫療數字化的意義、發展和重要性的深度分析中就指出,政策紅利不斷釋放,醫療數字化進入新階段,影像云成為實現分級診療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浙江、山西、遼寧、貴州等地相繼出臺了多個醫療影像數字化相關政策,鼓勵實施醫療影像“云膠片”化,并對醫療數字影像收費制訂了標準,加速了數字影像的發展。
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醫療資源結構,提高資源利用率,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廣西醫科大一附院)建設了基于緊密型醫聯體模式下的智慧醫療云影像平臺,著力打造“一個平臺”效應,實現醫療影像資源整合與利用,形成醫聯體醫療影像云標桿。2020年9月10日,廣西醫科大一附院互聯網醫院正式獲批后,著力推進與互聯網醫院高度融合的智慧醫療云影像平臺建設,成功打造“線上+線下”全流程閉環醫療服務,推動了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助力智慧醫院建設。
疫情期間受大型政企和泛政府行業偏愛的云代運營服務市場活躍度很高,政務云擴容、智慧政府以及區域醫療、醫療大健康和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都對云代運營服務市場的加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疫情也加速了區域醫療、醫療大健康和醫療衛生平臺等概念的發展,服務商通過積極部署醫療專屬云布局醫療行業。除了AI影像分析等應用得到大力發展,醫療大數據的清理、打通以及如何利用醫療大數據對社會開放是服務商關注的重點。
數字化醫院建設沒有終點,隨著智慧醫療云影像平臺的逐步上線使用,積累了很多寶貴的影像數據,將在未來借助醫療人工智能、大數據建模等信息化手段進一步進行數據挖掘,將這些寶貴的數據轉化為知識、臨床經驗,更好地應用于影像輔助診斷、診療方案等各個醫療環節,全面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未來,隨著醫療影像安全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也將有更多的醫療數據進入“共享空間”,為實現人人得享健康的目標助力。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國醫療影像云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醫療影像云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醫療影像云服務具備云歸檔、云PACS、遠程診斷、移動影像、智能診斷、數據監管、集中診斷等一系列業內頂尖的相關服務。"影像云"平臺擁有極為廣泛的設備接入性,能夠無縫接入各品牌...
查看詳情
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世界先進制造技術的興起和不斷成熟,對數控加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近日發布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
伴隨著“日光基”與“清盤基”的同時出現,今年基金市場“冷熱不均”態勢愈發凸顯。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年內近40A...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不斷深化,以人工智能、大數據、 物聯網、5G 和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
抗菌肽原指昆蟲體內經誘導而產生的一類具有抗菌活性的堿性多肽物質,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個氨基酸殘基組...
光纖傳感器是20世紀70年代末新興的一項技術,其優越的性能備受青睞。與傳統的傳感器不同,光纖優良的物理、化學、機械...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