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80%以上的電影收入源于票房和植入式廣告,影視衍生品的收入低于10%。而在電影工業發達的好萊塢,電影衍生品收入一度占到影片總收入的73%,以《星球大戰》系列影片為例,其授權的商品收入已經達到422.17億美元,是票房收入的四倍。
數據顯示,我國80%以上的電影收入源于票房和植入式廣告,影視衍生品的收入低于10%。而在電影工業發達的好萊塢,電影衍生品收入一度占到影片總收入的73%,以《星球大戰》系列影片為例,其授權的商品收入已經達到422.17億美元,是票房收入的四倍。
2019年上映的《變形金剛5:最后的騎士》播出后口碑雖不如預期,但衍生品銷售卻“風生水起”,一個1984年生產的G1版變形金剛甚至賣到了10萬元。
如是看來,影視衍生品行業似乎是個值得挖掘的富礦。在國家電影局發布的《“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中也透露出了類似傾向——未來5年,要豐富電影市場,如促進電影衍生品開發及授權,推動電影與游戲、旅游等融合發展。
事實上,此次《流浪地球2》周邊的超水平發揮并非意外,而是中國科幻電影產業發展的必然顯現。“一方面來自《流浪地球》IP持續的品牌影響力,第二部電影既凝聚了科幻電影迷的期待,又匯聚了眾多希望借力的科幻電影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伙伴,眾創共益推動科幻電影周邊火爆異常;另一方面來自科幻電影自身的內生創造張力,科幻電影產業側面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外化。”
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看來,好故事,或者說好IP,依然是重中之重。至少,目前國內的IP衍生品相較國外來說,仍面臨著設計同質化、模式化等現象,銷售模式、授權模式也有待完善,一些優秀IP未能得到充分開發。
要實現衍生品市場長遠發展,文化價值創新與產品研發創造缺一不可。
參與《流浪地球2》衍生品開發的潮玩企業52TOYS相關負責人就多次提到,收藏玩具的情感屬性,特別是它給玩家帶來的陪伴感非常重要,笨笨體現的情感內核正好與收藏玩具的情感屬性相互呼應,能讓電影周邊頗有意味深長的韻味。
此外,一些周邊產品也通過結合動手拼裝、智能化等特征,切中不少科幻迷的興奮點。其背后,更是對中國科技力量的認同,網友的評論中,諸如“我們買的不是周邊,是中國科幻的未來”此類的評論不絕于耳。
從這一視角出發,或許,《流浪地球2》衍生品創造的“現象級熱潮”只是個開始……
電影衍生品的概念最初是源于美國,其是指根據電影里的角色人物、場景、道具、標識等開發的產品,包括玩具服裝、飾品、音像、圖書、日用品等。
通常,電影衍生產品能進一步地細分到各個載體上,包含但不限于形象授權,具體來看電影衍生品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與電影作品本身聯系緊密,具有相同的內容核心的一級衍生品,包括書籍、DVD、影視音像制品、影視劇廣播等;
另一類是電影的二級衍生品,產品構成中增添了大量并非來自影視劇方面的精神內容,比如商品的工藝設計等,這一類衍生品包括服裝服飾、禮品文具、玩具游戲等。
影視作品合理經營衍生品能夠挖掘出更大的市場空間,這早已得到各方的認可,也從各種案例中得到認證。
以2022年全球最賺錢的50個IP為例,排名第四位的電影《星球大戰》在票房獲得103.16億美元的同時,衍生品銷售更是實現422.17億美元,是票房收入的4倍。排在榜單第27位的動畫電影《冰雪奇緣》,同樣也是衍生品收入遠超票房收入的代表,其中票房收入為30.44億美元,衍生品收入則為105.88億美元。
在獲得打破中國影史春節檔科幻片檔期票房紀錄等32項紀錄后,1月30日,電影《流浪地球2》憑借著官方授權衍生品模型周邊眾籌達到1.1億元,又拿到了最快破億的影視IP衍生品這一成就。
再加上當下正同步售賣的徽章、鑰匙扣、磁貼、雨傘等其他衍生品,并實現銷售額破千萬元,使得《流浪地球2》在商業衍生之路上打出一手好牌。
截至1月30日18時30分,《流浪地球2》累計票房已達到26.7億元,觀影人次超5000萬人。此時此刻,在大銀幕之外,《流浪地球2》的官方周邊同樣也實現眾籌額、銷售額的快速增長。
在“阿里魚-造點新貨”平臺上,取材自《流浪地球2》中重要的三款道具,即多功能全地形運輸機械狗笨笨、人工智能MOSS以及數字生命卡,制作而出的官方授權模型周邊正在眾籌中。
截至1月30日18時30分,成交數已達到47.8萬,眾籌金額則實現破億,達到1.1億元,遠超10萬元的預期眾籌額。這也令《流浪地球2》拿到了最快破億的影視IP衍生品的成就。
在成熟的電影市場中,電影票房往往只占收入一小部分,更多收入源于IP授權。作為泛娛樂(影視/動漫/游戲等)產業鏈的下游,衍生品行業無疑是IP變現的重要途徑之一。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達472.58億元,約占全球總票房35%,但衍生品開發及授權才初具雛形。作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中國授權市場規模不到全球的4%,市場潛力仍有待挖掘。
在國外,電影衍生品已是一個很成熟的行業,更是一座巨大的“富礦”。以產業鏈更加成熟的美國為例,相關數據顯示,票房收入只占電影總收入的30%左右,其余則來自電影衍生品授權和主題公園等版權運營。反觀國內,電影收入的90%都來自票房和植入式廣告,衍生品收入只占10%左右。
就龐大的電影市場而言,毫無疑問,中國的電影衍生品市場潛力巨大。但與國外成熟的發展模式相比,中國仍處于起步階段。有關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電影衍生品開發及授權產業的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態勢。
2021年,中國年度授權商品零售額和年度授權金額同比增長24.2%和28.2%。當前,國產影視衍生品往往以玩具、手辦、飾品等產品形式出現,產品形態較為表面化,實用性、生活化不足。
電影衍生品并不屬于生活必需品,不存在剛需性質,且更多的是屬于粉絲經濟,因此其銷售模式非常重要。當前我國電影衍生品行業銷售模式較為多樣化。
具體來看主要有七種:眾籌預售、入駐綜合電商、垂直電商、“票務+衍生品”、“院線+電商”衍生品O2O、“視頻+衍生品”和“落地宣發+衍生品”020模式。
從國際市場來看,“電影+衍生品”模式使得影視行業與玩具行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推動雙方行業的壯大及長遠發展。以《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為例,從1977年首部影片到2020年,上映影片的全球票房共計102.91億美元,而其授權的商品收入已經達到422.17億美元,是票房的4倍。
目前隨著中國創造的崛起,IP及衍生品成為“中國力量”的象征。在實現從制造到創造的轉型過程中,知識產權是關鍵。2023年開年以來,多個熱門IP所推動的市場火爆,更體現了市場自由競爭狀態下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與美國、日本相比,國內的電影衍生品產業鏈條仍有待完善。電影衍生品市場在美國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非常完整的產業鏈條。數據顯示,全球衍生品收入TOP10電影幾乎被迪士尼和好萊塢包攬。
該市場的巨大潛力在國外也不乏案例:迪士尼靠《冰雪奇緣》“艾莎裙”一項就獲得了約4.5億美元收入;美國漫威每年來自其授權衍生品的收入可以達到10億美元;
而在周邊市場最為發達的日本,周邊商品的銷量甚至超過了電影和動漫行業本身的收入。數據顯示,日本動漫產品播出環節與衍生品開發環節的利潤比為3:7-1:9。與國外相比,中國電影衍生市場還是一片不折不扣的藍海。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電影衍生產品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電影衍生產品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中研普華的整份研究報告向您詳盡描述您所處的行業形勢,為您提供詳盡的內容。中研普華在其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了完善的產業研究體系,一整套的產業研究方法一直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查看詳情
2023科技金融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科技金融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科技金融是指通過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3...
2023美甲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美甲行業現狀,美甲行業前景如何?目前中國的女性愛美和追求時尚的觀念越來越5...
2023應急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應急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應急產業在我國是新興產業,是指為突發事件預防q...
2023健康管理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健康管理行業現狀,健康管理行業前景如何?目前健康管理服務機構是接近一2...
2023移動通信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分析移動通信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移動通信是移動體之間的通信,或移動體G...
2023IP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IP行業現狀,IP行業前景如何?目前大熱的IP化運營概念強調對IP價值的挖掘、孵化I...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