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始于去年末的降價潮近期已漸平穩,產業鏈進入利潤再分配階段。硅料降價讓渡的利潤將主要在下游電池、終端等環節重新分配,而一體化布局的廠商最為受益。
業內人士預計,2023年我國光伏產業將繼續保持高景氣度,投資主體更加多元化。
今年以來,光伏行業一體化布局趨勢持續加深,通威股份、隆基綠能等頭部廠商繼續加碼一體化產能,補齊產能弱項。從上市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看,盡管光伏行業普遍預喜,但去年四季度已出現明顯分化。業內人士認為,始于去年末的降價潮近期已漸平穩,產業鏈進入利潤再分配階段。硅料降價讓渡的利潤將主要在下游電池、終端等環節重新分配,而一體化布局的廠商最為受益。
隆基綠能公告,計劃在陜西省西咸新區投建年產100GW單晶硅片項目及年產50GW單晶電池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452億元。隆基綠能表示,本次簽訂項目投資協議符合公司未來產能規劃,有利于公司充分發揮技術和產品領先優勢,進一步提升產能規模,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2月3日晚間,晶澳科技公告,擬對公司一體化產能進行擴建,投資惠山年產500臺單晶爐項目、惠山年產100噸漿料項目,預計投資額3.56億元。這已是今年以來晶澳科技第二次宣布擴產計劃。1月20日,晶澳科技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與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簽署協議,擬在鄂爾多斯市建設光伏全產業鏈低碳產業園項目,包括建設生產15萬噸/10萬噸光伏原材料、20GW拉晶、20GW硅片、30GW光伏電池、10GW光伏組件及配套輔材項目,總投資約400億元。
2月8日晚間,天合光能公告,擬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8.6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年產35GW直拉單晶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2022年,我國光伏行業大基地建設及分布式光伏應用穩步提升,光伏新增裝機超過87GW,同比增長59.3%,再創新高,成為新增裝機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電源類型。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GW,同比增長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GW,同比增長74.5%。
與此同時,智能光伏示范引領初見成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光伏產業加快融合創新,第三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名單適時擴圍,工業、建筑、交通、農業、能源等領域系統化解決方案層出不窮,光伏產業智能制造、智能運維、智能調度、光儲融合等水平有效提升。
以寧東光伏基地項目為例,通過“無人機+”和智能算法等手段,率先實現了手機端實時監控及科學管理,現場人員人臉識別嚴把入場關,無人機語音提醒及時糾正違章行為,無人機統計光伏板數量生成進度報告。
應用端的火熱帶動了產業鏈各環節。工信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82.7萬噸、357GW、318GW、288.7GW,光伏行業總產值突破1.4萬億元。
我國光伏組件產量、多晶硅產量、光伏新增裝機量、光伏累計裝機量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2022年以來,我國光伏制造行業仍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各環節產能均處于加速擴張階段。上游環節頭部企業規模優勢突出,但未來供需關系或將有所轉變;中游環節市場競爭激烈、議價能力較弱,技術持續提升有望驅動盈利水平邊際改善;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保持較高增速,預計未來我國光伏產業仍將保持大規模、高質量發展態勢。
具體來看,在經歷了近兩年的價格上漲和擴產周期后,硅料近期現貨價格波動較大,未來供需關系或將有所轉變,企業成本管控水平和行業整體擴產增速有待關注;硅片環節市場競爭加劇,頭部企業規模優勢突出、議價能力較強,并通過長單大規模鎖定上游硅料產能,產品持續向單晶、大尺寸、薄片化趨勢發展。
而電池片和組件環節市場競爭激烈、議價能力偏弱,價格傳導受阻,龍頭企業加速多環節產能布局,或將緩解階段性供需矛盾、改善盈利水平;近年來,電池片轉換效率和組件功率持續提升,在海外市場需求復蘇的提振作用下,我國光伏產品出口保持較高增速,未來仍將在終端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光伏電池片行業市場評估與未來發展機遇分析報告》顯示:
目前,隨著光伏平價時代到來,成本優勢明顯,光伏發電成為了全球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電力裝機的重要選擇。全球光伏裝機市場呈現遍地開花的局面,不再依賴某個單一市場,中國、歐洲、美國、印度貢獻了主要的新增裝機增量。中國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光伏出口國家。
光伏出口成外貿新亮點
國內市場多點開花的同時,海外市場也在加速拓展,光伏產品成為我國外貿出口新亮點。
2022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超過512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80%。從量上看,光伏組件出口約153.6GW,硅片出口約36.3GW,電池片出口約23.8GW,分別同比增長55.8%、60.8%、130.7%。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2022年,以電、光、鋰“新三樣”即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出口為代表,我國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成為出口新增長點。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22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各大洲市場均實現增長,其中出口歐洲市場增幅最大,同比增長114.9%。
我國光伏產品暢銷海外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支撐。過去10年間,隨著光伏技術不斷創新迭代,我國光伏發電度電成本下降超過80%。
工信部信息顯示,2022年國內主流企業P型PERC電池量產,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3.2%;N型TOPCon電池初具量產規模,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4.5%;HJT電池量產速度加快,硅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26.81%。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電子基礎處處長金磊表示,光伏產業是我國少有的獲得全球競爭優勢并實現端到端安全可控的新興產業。
中國光伏企業加快投資布局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280至330GW,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95至120GW。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23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說,2023年底全國并網太陽能發電預計達4.9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將在2023年首次超過水電裝機規模。
高漲的需求之下,光伏產業鏈正在加速產能擴張。新年伊始,多家光伏企業就披露擴產計劃。隆基綠能發布公告說,擬投資建設年產100GW單晶硅片項目及年產50GW單晶電池項目,預計項目總投資達450多億元。晶澳科技宣布,擬在鄂爾多斯市建設光伏全產業鏈低碳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400億元。TCL中環年產35GW高純太陽能超薄單晶硅片智慧工廠項目及配套項目在銀川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開工建設,項目投資41億元,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建成投產。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2023年光伏擴產項目將多點開花,國內跨界企業紛紛涌現,光伏投資主體趨向多元化。
《2023-2028年中國光伏電池片行業市場評估與未來發展機遇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光伏電池片行業市場評估與未來發展機遇分析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衛星遙感,是指從地面到空間各種對地球、天體觀測的綜合性技術系統的總稱。可從遙感技術平臺獲取衛星數據、由遙感儀器...
成品油是石油經過現代化的煉制加工生產出來的石油產品,廣義的成品油是指經過原油生產加工而成的油品,可分為石油燃料...
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術要求的手表。從全球首款智能手表問世以來,智能手表的出貨量逐年攀升,...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漢族傳統的特產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釀在北方...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數字化商務方式,代表未來的貿易、消費和服務方式,因此,要完善整體商務環境,就需要打破原有工...
農業機械是指在作物種植業和畜牧業生產過程中,以及農、畜產品初加工和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機械。農業機械包括農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