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近年來,中國航天成功實施探月、探火各項任務,全面建成中國空間站,創造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奇跡,全面開啟航天強國建設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近年來,中國航天成功實施探月、探火各項任務,全面建成中國空間站,創造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奇跡,全面開啟航天強國建設新征程。在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多位來自航天領域的代表委員圍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話題展開熱議。
科技創新是指工業企業用于科技創新和技術開發方面的具體活動。包括用于企業研究與發展課題活動的直接支出,以及間接用于研究與發展活動的一切支出。
當前世界科技創新格局呈現美、亞、歐三分天下的局面,歐洲、北美、東亞三大區域占全球研發支出比例近95%。近年來,創新全球化和多極化趨勢日益凸顯,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顯著上升,世界創新核心區也呈現東移趨勢。亞洲創新地位迅速提升,清華大學聯合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發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1)中,全球領先的50個國際科創中心,有23個在亞洲,有9個在中國。亞洲成為全球高端生產要素和創新要素轉移的重要目的地,特別是東亞成為全球研發和創新密集區。
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能力。近現代世界歷史表明,科技創新是現代化的發動機,是一個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創新及其引發的技術革命和進步成為產業革命的源頭,科技創新能力強盛的國家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自然,一項新技術的誕生、發展和應用,最后轉化為生產力,離不開觀念的引導、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說,觀念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制度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保障;但發明一項新技術并轉化為生產力,創造出新產品,占領市場取得經濟效益,這是只有科技創新才能實現的。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分析
近年來,我國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應運而生,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2021年,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33萬家,上交稅額由2012年的0.8萬億元增加到2.3萬億元。2021年末,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21.3萬件,占國內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63.6%。《2021全球獨角獸榜》顯示,2021年我國擁有"獨角獸企業"301家,比上年增加74家。中小創新企業發展韌性不斷增強,日益成為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生力軍。截至2021年末,我國已培育"專精特新"企業4萬多家,"小巨人"企業達4762家。
中國科技部門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初步形成了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為核心的協同創新格局。與此同時,包括天津、山東、江蘇等6省市的縱向沿海"創新帶"和四川、重慶、湖北等橫向長江"創新帶"的"T"字型布局日漸成型。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為了在競爭中贏得主動,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建立國家創新體系,走創新型國家發展之路,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政府的共同選擇。縱觀當今世界創新型國家,他們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創新成為促進國家發展的主導戰略,創新綜合指數明顯高于其他國家,科技進步貢獻率大約都在70%以上,對外技術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我國的對外技術依存度達50%以上)。因此,科技自主創新方能體現出國家的創新能力,只有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才能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的臺階,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的全民創新潛在生產規模非常大,只要中國進入某個領域,產業鏈集群的規模化優勢就可以爆發出來,即使在勞動力成本更高、稅率更高的條件下都可以殺出更有市場競爭力的價格。
從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科學技術以其基礎性、先導性和強滲透性,已成為大國國力競爭的關鍵性因素。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中國科技創新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科技創新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科技創新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欲了解更多關于科技創新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能力。近現代世界歷史表明,科技創新是現代化的發動機,是一個國家的進步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創新及其引發的技術革...
查看詳情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必須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采取更...
智能家居產品進入了越來越多的家庭,讓日常家居生活得到了智能化的升級。調研數據顯示,有92%的受訪者在居住環境中使...
3月4日,亞馬遜云科技宣布與中國教育學會科創教育協作體及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將以Amazon DeepRace...
情報研究是中國情報所重點工作之一,其任務是根據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開展綜合性、政策性和戰略性的情報調研,將國...
何為科技孵化器?科技企業孵化器(也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創業中心)是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高新技術...
2022年全球科技產業融資總額為4852億美元Dealroom 與倫敦發展促進署(London & Partners)發布的《2022年科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