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航空,又稱“社團航空”。是指以專業飛行員駕駛單位(企業或事業單位)自備的飛機進行為單位本身業務服務的航空活動。原則上這些航空活動不得進行商業性飛行。
伴隨消費升級和市場愈加成熟,公務機客戶對運營企業的選擇和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2021年,國內公務航空企業持續加大裝備投入,提升運營能力和服務水準,為開拓國內外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公務航空,又稱“社團航空”。是指以專業飛行員駕駛單位(企業或事業單位)自備的飛機進行為單位本身業務服務的航空活動。原則上這些航空活動不得進行商業性飛行。
由于20世紀80年代以來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公務航空迅猛發展,全球最大的500家企業80%以上都有自己的機隊或飛機。它們使用這些飛機運送經理人員或職工到工作地點,或者用來接待顧客。在一些偏遠地區有的公司用公務飛機接送職工上下班。公務航空為大型企業及跨國公司提供了靈活和快速的交通手段,收到了巨大效益。公務航空已成為通用航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內地、澳大利亞和印度是亞太地區的三大公務機包機市場,擁有用于包機的公務機數量分別為87架、65架和59架。分析認為,中國內地和印度以顯著的經濟增長和眾多人口而著稱,而澳大利亞則是三大市場中最成熟且相對適宜公務航空發展的地區。
過去兩年,亞太地區的公務機機隊新增了84架公務機,減少69架,最終凈增加15架。在所有新增的公務機中,有2架為新投入使用的全新飛機,有25架二手公務機進入亞太市場并提供包機業務,另有57架公務機轉變用途,開始提供包機業務;在所減少的公務機中,有37架由包機轉變為其他用途;19架離開了亞太地區,另有13架飛機退出運營。
從機隊的結構變化看,遠程型和大型公務機在亞太地區的受歡迎程度繼續增加。過去兩年,在新增加的27架全新機二手公務機中,有12架大型飛機,其次是遠程和中型,分別為6架和4架;而在離開和退出的34架飛機中,多達13架為中型飛機。總體來看,大型飛機增幅最大,凈增加16架;中型公務機減少最多,凈減少4架。
中國內地是亞太地區公務機包機機隊最大的市場,在339架公務機機隊中,有87架提供包機服務。在過去兩年內,中國內地的包機市場規模增長超過40%,超越印度,成為該區域市場的領導者。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公務航空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公務航空,滿足個性化、高效率的出行需求”。民航局通航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提出,要客觀理性地對待公務航空的發展,有效發揮公務航空在提升工作效率、補強政務職能、完善運輸結構等方面的作用,使其基本功能回歸到正常的交通出行方式,健康有序地拓展公務航空的發展。
據《航班管家》統計數據,2021年中國國內實際運營的公務機約243架,飛行15205小時;國內機場起降公務機架次排在前3位的是:北京首都機場5332架次、深圳寶安機場3037架次、上海虹橋機場3026架次;國內最熱門公務機航線排在前3位的是:北京首都-上海虹橋363架次、深圳寶安-北京首都349架次、上海虹橋-北京首都航線336架次;國內公務機品牌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灣流159架,龐巴迪131架,達索36架。
公務航空行業市場前景
2021年,公務航空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影響,創新發展模式,提升服務品質和能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港澳大灣區擁有最密集的財富、人員與物資流動,歷來是我國公務航空的發展重地,中國公務機機隊規模最大的運營企業絕大多數都將主運營基地或基地之一選在大灣區,公務航空飛行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區域中長期居于首位。 全國現有的17家公務機固定運營基地大灣區就有5家,是中國具有潛力的公務機運營管理中心。
2021年,全國涉及北上廣深4個城市的公務機最繁忙航線共飛行1919架次,其中,大灣區深圳和廣州的飛行架次達1047架次,占總飛行架次的55%。 中國民航局提出要將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公務機運營管理中心,打造具有灣區特色的區域通用航空服務體系。 隨著大灣區“公務機+直升機”服務新模式的推出,將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公務航空產業的競爭優勢,激發潛在的市場需求。
民航局印發《“十四五”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規劃》,明確聚焦公益服務、新興消費、短途運輸、無人機應用和傳統業態等五個重點領域,加快推動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提出“積極推進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建設”和“釋放通用航空消費潛力”,從基礎建設和擴大消費兩個方面加快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當前,中國發展通用航空呈現出新的優勢,不僅國家將通航放在更具戰略性的地位,區域也開始聚焦通航領域,并出臺相應政策。海南、黑龍江、廣東等地紛紛出臺一系列具有指導性的鼓勵政策,為通用航空運營商們提供幫助,四川、湖南政府更實現了通用航空地方政府立法“零”的突破,地方政府成為推動區域通用航空發展的主導力量。
但相比發達國家,中國通用航空領域總體規模依然較小,人才尚有缺口,圍繞個人消費的高附加值的通航產業業態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加速通用航空機場建設也是重中之重。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公務航空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公務航空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公務航空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公務航空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公務航空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公務...
查看詳情
不良資產處置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中小銀行受制于盈利能力有限,因此依靠自身利潤來核銷不良的能力同樣有限。并且,A...
融媒體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5...
一、智能電網的概念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
公安大數據市場多大?大數據產業是以數據生成、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激活數據要素潛...
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發展現狀、前景如何?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是我國在高端制造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自主創新程度最高、...
教育裝備行業發展趨勢如何?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智能教育裝備走進校園、走進課堂。智慧教室的建設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