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內可食用河豚的產量約為3.1萬噸,2021年為3.6-3.7萬噸左右,其中有1-1.5萬噸用于出口。從養殖端看來,河豚品類的市場份額約為30億元。
人工養殖的河豚到現在已經是第六代,每一代的體內都會褪去不少的毒素,經過嚴格把控魚生長的環境和魚飼料,第六代人工養殖的河豚基本是無毒的。
淡水豚又稱河豚、淡水海豚、淡水鯨,并非單一物種,而是對一些適應江河湖泊等淡水生境的鯨豚類的統稱,故又稱 淡水豚類、淡水鯨類。
自古以來中國食用的河豚皆生息于河中,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雞泡”(廣東)、“雞抱”(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等稱呼。古時稱“肺魚”。
中國人的印象里,河豚一直是充滿了神秘色彩的食材。據說其鮮美讓所有嘗試過的食客流連忘返、欲罷不能,但同時傳說它含有劇毒,所以一直有河豚做好了要先由廚師嘗一口再端上桌的說法。
河豚的確有毒,1990年,原衛生部下令全面禁止河豚的食用,但是河豚鮮美的味道讓很多老饕欲罷不能,禁令之下民間一直在私下食用。為保障安全,科研人員多年來對河豚毒素的機理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功。
人工養殖的河豚池底下都鋪滿了小石塊,而且這些小石塊縫隙比較大,有益于微生物的附著和生長,微生物能起到凈化水的作用,干凈的水資源能抑制河豚體內產生毒素。另外,人工養殖的河豚會喂養特殊的魚飼料,降低毒素的產生。
其次,河豚從人工養殖基地捕撈后,就會被送到專門的加工廠。工人師傅們會對河豚進行篩選,只要暗紋東方鲀和紅鰭方鲀,其他種類的河豚是不能食用的。
最后,經過篩選的河豚會被放到流水線上進入車間加工,由于河豚的毒素主要集中在內臟、眼睛和血中,因此要在加工車間將其去除,再用LED燈照射檢查是否還有殘留物,以確保河豚肉沒有毒素。由此可見,如今可食用的河豚從加工到包裝都要經過層層把關。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河豚養殖行業市場深度分析與投資建議報告》顯示:
食用河豚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大禹治水時代,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盛產河豚,吳王更是將河豚與美女西施相提并論。盡管中國自古便有吃河豚的歷史,卻因1990年的禁令,未達到日本狂熱的程度,我國養殖的河豚大多出口海外,日本、韓國及中東地區成為主要的消化市場。2016年,也就是河豚禁令下發后的第26年,國內對河豚市場開始松綁,國內的河豚產業也開始逐步發展。
2020年國內可食用河豚的產量約為3.1萬噸,2021年為3.6-3.7萬噸左右,其中有1-1.5萬噸用于出口。從養殖端看來,河豚品類的市場份額約為30億元。
冰鮮河豚一份300克,有2條魚,每條150克左右,也就是一兩半,售價是99元,換算一下,一斤是165元,并不便宜。榜單第二位和第三位是鰣魚、刀魚,切半鰣魚是129元一條,一條200-300克,刀魚一盒200克賣39.9元。
人工養殖河豚、加工河豚都需要獲得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頒發的資質,目前國內有資質的企業十多家,主要位于大連、南通、揚中、靖江、福建等地,該平臺的供應商正是其中之一。養殖的河豚魚包括暗紋東方鲀和紅鰭東方鲀兩種。
全國河豚年產量約為5萬噸,年產值超過100億元。在環渤海地區及長江流域,直接從事河豚養殖的專業戶就有4000余家,而整個產業上下游從業人員逾50萬人,產業鏈條覆蓋種苗、養成、技術服務、餌料供應、冷鏈運輸、漁業設施、酒店餐飲等環節。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揚中就開展了江水仿自然人工養殖,近年來,在相關農業部門的指導下,當地現代漁業產業園更是率先攻克河豚的繁殖、育苗、養殖等重大課題。目前,正持續加快河豚水產養殖的技術創新,預計2年內,就可以向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河豚水產品。
除了肉質鮮美,令人生畏的河豚魚毒素還是昂貴的科研原料。作為神經生物學和生理學研究極具價值的工具藥,高純度河豚毒素在臨床應用上也越來越廣泛。河豚產業發展前景被企業看好,同時爆發出強大研發創新及規模化生產能力,讓金融投資機構也看到了美好的“錢景”。
中小養殖企業將被逐漸納入規模化養殖基地的管理中,未來“公司+基地+養殖戶+標準化”的模式將成為主流,不符合規定的將會被淘汰出局,符合規定的即將壯大。在消費端,河豚魚及相關產品也吸引了天貓、京東、盒馬鮮生、本來生活網等生鮮電商進行全面合作,河豚魚及相關產品正越來越多地進入消費者視線。
日本是河豚消費大國,已有虎河豚亭和玄品河豚兩家河豚品牌上市公司,開放品種達22個。相較于日本,中國人均河豚消費量僅為1/12,市場有較大開發空間。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河豚養殖行業市場深度分析與投資建議報告》。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農業部、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水產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以及專業研究機構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我國河豚養殖行業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市場供需形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河豚養殖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河豚養殖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豬肉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豬肉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豬肉行業的市場規模、豬肉市場供需求狀況、豬肉市場競爭狀況和豬肉主要企業經營情況、豬肉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對豬肉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
查看詳情
安徽壽縣永良米業,庫房里放著一堆堆加工好的大米,外包裝上寫著“泰子王”二代泰國香米。淮南市壽縣永良米業 劉經理...
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是指氣源采購平均成本和基準終端銷售價格聯動。中國城市燃氣協會還指出,農村居民“煤改氣”量...
在風力發電機中葉片的設計直接影響風能的轉換效率,直接影響其年發電量,是風能利用的重要一環。葉片是風力發電機中最...
鋼琴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鋼琴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鋼琴行業的市場規模、鋼琴市場供需求狀況、鋼琴市場競爭狀況和5...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當前裝修需求階段性激增,市場上出現了“用工荒”。一線工人的工程量與收入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在北...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健康中國”不再僅僅是一個口號,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屬于大健康的時代已經來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