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其中60~69歲老人為14739萬人,低齡老人占全部老人的比重為55.83%。
中國低齡老人達1.5億 每3個低齡老人就有1個仍在工作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其中60~69歲老人為14739萬人,低齡老人占全部老人的比重為55.83%。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8004萬人,按照上述比例測算,當前我國低齡老人總量保守估計已經達到了1.5億。未來,我國低齡老人群體還會更加龐大。根據我國歷年出生人口數據,1962年起,我國進入到一個出生人口高峰。因此從2022年開始,我國就進入到退休高峰期。
在就業方面,根據《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測算,低齡老人就業人口占全部就業人口的6.8%。按當年就業人員總數計算,則七普時我國就業人口中,低齡老人達5104萬人。
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15個部門發布的《“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提出,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體系;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發展中醫藥老年健康服務;加強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建設;提升老年健康服務能力;促進健康老齡化的科技和產業發展。
當前就業市場正處在此消彼長的狀態。房地產、教培行業的就業吸納力有所縮減,而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人工智能、新生物醫藥、電商新零售等行業,正成為人才供需兩旺的領域。互聯網行業依然吸納了大量人才,但相較于前幾年,熱度有所下降。這些跡象與當前經濟模式“脫虛向實”的大方向相契合。新經濟對就業的帶動將是長期的,不過,新經濟內部結構也在調整中,與實體制造業相關的行業將成為未來人才供需的新高地和新焦點。
近年來,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增速較高;越來越多企業布局投資智慧養老產業,一批智慧養老示范企業脫穎而出;智慧養老產業與醫療、健康等產業融合速度加快、業態不斷創新,智慧養老服務領域逐步向遠程醫療、個性化健康管理等服務領域延伸。
目前,我國養老模式已形成“9073”格局,大多數老年人的養老選擇集中在居家和社區兩項,其中,約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為推動中國養老市場發展,各級政府、相關機構和產業都在積極探索養老領域的發力方向。
此外,智慧養老產業培育有待加強。全國智慧養老行業企業只有1800多家,產業培育亟待加強;從業人員普遍學歷低、年齡大,知識結構與技能不能滿足智慧化的養老服務要求;針對老年人的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整治和宣傳亟待加強。
中國靈活就業超2億人
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為止,當今國內選擇“靈活就業”的人數已經超過了2億人之多。
靈活就業涵蓋的不僅是家政工、餐飲服務員等傳統服務行業的零工,還有新業態工種如眾包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游戲代練等平臺零工。靈活就業的興起,背后既有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沖擊,也有企業彈性用工的需求和部分勞動者對于靈活就業的追求。
穩就業是保民生的重中之重,面對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依存互聯網新平臺的非標準就業、打零工、自我雇用等“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靈活就業在促進就業、拉動經濟、穩定社會等方面有著巨大潛力和特殊優勢。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靈活就業的人群數量達到了2億人之多,已經占據我國總人口數量的近七分之一。他們大多以小時工、臨時工、非固定性線上線下兼職作為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目前,國家已經出臺支持靈活就業的多項舉措,幫扶方式包括拓崗位、給資金、給場地、給保障等。
預測2023年城鎮就業新增1200萬人左右
2022年四季度,CIER指數(就業景氣指數)前十的行業包含3類:(1)專業服務/咨詢、娛樂/體育/休閑等需求快速增長的領域;(2)中介、餐飲、物流、保險等人才流動性強的行業;(3)集成電路、互聯網、計算機軟件等技術門檻高的行業。具體來看,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行業2022年四季度CIER指數最高,達到6.52。娛樂/體育/休閑行業四季度CIER指數為5.86,位居第二,主要是由主播等直播類崗位需求帶動,人才缺口較大。
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物業管理行業對促進社會就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在行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物業管理行業亦加大對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吸納。根據克而瑞物管和中物研協數據,2021年500強物企直接或間接提供就業崗位達403.89萬個,較上年增加6.36%,對增加就業,緩解社會基層就業壓力具有積極貢獻。
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158萬人的歷史新高。我們將全力拓寬就業渠道,全力強化招聘服務。推出就業指導公開課,繼續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離校前向困難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離校后對未就業畢業生開展結對幫扶。相信2023年就業機會更加充分,就業政策更加給力,就業服務更加貼心。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2023年預期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十四五”期間,中國勞動年齡人口依然保持在9億人左右。中國的人力資源競爭力正在由總量優勢向人均優勢轉變。中國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發展中國家處于前列,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顯著提高。隨著中國一系列產業實現升級,國家將逐步增加對高端人才的需求,人力資源服務市場潛力巨大。
更多相關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國人才招聘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版少兒圖書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及招商策略咨詢報告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產業園區是...
查看詳情
俄鋁稱將調整供銷鏈維持持續經營 鋁銷售量按年減少0.2%俄鋁3月17日早間在港交所公告,2022年全年營收139.74億美元,...
微軟將把聊天機器人技術植入Office?當地時間周四,微軟發布了GPT-4支持的新AI功能,名為Copilot,將適用于Microsoft ...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鼓勵新材料領域創新發展的相關政策,為新型金屬功能材料行業創造了良好的產業環境。"...
民營醫療,是指非政府公辦的,具有私人性質的醫療。民營醫療大部分是由社會出資以營利性機構為主導所辦立的衛生機構;...
康復醫療工作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對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
玉米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在過去的2022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6.46億畝,玉米總產量2.77億噸,平均畝產850斤。玉3...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