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是“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電商開路、電商先行,是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的根本需要。
農業電商是指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互聯網為平臺,以農產品的交易為中心的商務活動。農業電商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轉型,活躍了農產品市場,提高了農業產值。農業電商是現代農業發展邁向信息化、組織化在供應和銷售環節的體現,農業信息化水平體現了國家農業發展水平和潛力。
近年來,農村電商得到蓬勃發展,成為促進農村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建議,在鄉村產業發展中,要充分發揮農村電商的積極作用,助力農民增收、產業升級。因此,積極開展農村電商不僅符合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步伐,也為構建美好鄉村提供助力。
農村電商是“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電商開路、電商先行,是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的根本需要。而產業基礎越穩、勢頭越好、集群效應越明顯,電商發展的底氣就足、動力就強、前景就好,這既是“電商興農”的題中之義,也是我們利用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原因。
2022年,新疆電子商務交易額2616.66億元,網絡零售額513.41億元,同比均實現正增長。從數據看,農村網絡零售額258.56億元,首次超過城區網絡零售額,讓人看到了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的潛力,與此同時,也進一步說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效能日益凸顯。加強“電商+產業”聯姻,讓疆字號產品接通惠農興農“電網”,就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新疆不斷促進農業電商和農業產業雙向奔赴,加大電商賦能產業、產業帶動電商的力度,促進二者有機銜接、良性互動。數據顯示,去年,在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中,水果、畜牧、糧油占比較高,和“八大產業集群”發展緊密相關。有了產業集群支撐,產品就能“特”起來、“優”起來,有了電商助力,產品就能走出去、走得遠。兩者聯手才能保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特色、產業優勢轉化成品牌優勢、市場優勢,為挖潛農村經濟活力提供重要條件。
近年來,新疆不斷加強新疆薄皮核桃、庫爾勒香梨、新疆葡萄、伊犁馬、新疆棉花、新疆褐牛等6個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目前,這6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全產業鏈產值均突破100億元,已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點產業鏈。產業鏈是產業生命線,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直接關系到產業造血輸血、關系到產業高質量發展。而電商也不僅是“賣貨”,它的優勢還在于“網”,電商網絡韌性越強、流通性越好,就越能將觸角延伸至廣闊市場,越能促進供需之間良性循環。“鏈”之通與“網”之通,是電商與產業發展共同目標,完全可以相輔相成、互補互促,這不僅是農業強鏈升鏈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只有這樣,在鄉村產業振興進程中,以“網”打撈真金白銀,以“鏈”接通美好生活,才有更寬闊的實踐路徑。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農業電商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產業帶規模小且散、品牌缺乏、市場反應慢等問題始終制約著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農產品的產量規模與品質正不斷提升。對于農戶來說,為產品找到好銷路、賣出好價格,將產量轉化為銷量,辛勤勞碌才算有了收獲。
反觀消費側,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和口感有了更高要求,愈發關注品種與產地,也希望價格更優、選擇更多。
農村電商促進鄉村振興戰略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今年全國兩會對鄉村振興做出諸多安排。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持續抓緊抓好農業生產,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扎實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立足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收。
政府工作報告在簡述今年工作重點中提到,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
另外,提請審查的計劃報告、預算報告均對做好鄉村振興進行了相關安排。預算報告提出,加強鄉村振興投入保障,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計劃報告提出,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施一批補短板促振興重點項目,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推動脫貧地區產業振興。
預算報告還提出,進一步增加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安排1750億元、增加100億元,重點向鄉村振興底子差的地區傾斜。其中,用于產業發展的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占比力爭提高到60%以上。
此外,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并且,文件還從鄉村基礎設施、科技、產業、就業、治理體系、政策保障等多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全方位推動鄉村振興。
隨著鄉村振興、加強農業的深入推進,農村居民收入增長。但是城鄉收入的絕對差距還較大,2021年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7412元和18931元,二者比例為2.5∶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城鎮居民的40%。
近年來,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構建。國內農業經濟總量快速增長,農村經濟實力不斷壯大。2021年我國農業產值78340億元,較2015年增長44.5%,年均增長率高達7.4%。
從發達國家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包括兩方面的主要內容:一是農業生產的物質條件和技術的現代化,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要素裝備農業,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學化;二是農業組織管理的現代化,實現農業生產專業化、社會化、區域化和企業化。
供銷社就是由政府引導,以農戶為主體的集體所有制合作經濟組織,其根本目的是服務三農,一切經營活動都是從農民需求出發,向農民提供生產資料和日化用品的同時,從農民手中收購農副產品來供應城市和工礦區,以此來打通城鄉流通渠道,繼而助力三農發展。
《2023-2028年中國農業電商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農業電商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農業電商是指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以互聯網為平臺,以農產品的交易為中心的商務活動。農業電商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轉型,活躍了農產品市場,提高了農業產值。農業電商是現代農業發展邁向...
查看詳情
最新調查顯示,NAND Flash市場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面臨需求逆風,供應鏈積極去化庫存加以應對,此情況導致第四季NANDF...
目前,中國仍然保持著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大網絡零售市場的明顯優勢。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1月份曾表示,隨著疫情2...
奢侈品在中國線上的銷售占比創下新高。據《2022中國奢侈品報告》,奢侈品牌2022年在中國的線上交易取得了31%的增長,...
智慧零售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制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
小家電一般是指除了大功率輸出的電器以外的家電,一般這些小家電都占用比較小的電力資源,或者機身體積也比較小,所以...
中藥配方顆粒是由單味中藥飲片按傳統標準炮制后經提取濃縮制成的、供中醫臨床配方用的顆粒。中藥配方顆粒行業市場規模...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