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品,廣義的文化產品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提供給社會的可見產品,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狹義的文化產品專指精神產品, 純粹實用的生產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資材等,一般不稱為文化產品。
一、文化產品的概念
文化產品,廣義的文化產品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提供給社會的可見產品,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狹義的文化產品專指精神產品, 純粹實用的生產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資材等,一般不稱為文化產品。文化是文科學研究的基本問題之一。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精神要素、語言和符號、規范體系、社會關系、物質產品。
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精神要素、語言和符號、規范體系、社會關系、物質產品。文化建設具有不同于經濟建設的特殊要求,文化產品具有不同于物質產品的特殊屬性。文化生產的目的是“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素質。
處理好公共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關系。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注重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協同一致發展,一方面可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能培育人民群眾在文化消費方面的潛力,從而反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來自中國的出版物、電視劇、游戲、動漫以及各種設計服務、廣告服務和版權許可,越來越受到各國企業和居民的喜愛。如何進一步激發對外文化貿易的活力?日前,商務部等27部門印發《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中國文化貿易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實現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繪制路線圖。
技術依賴趨向。當今文化產品的生產創作,大量地依賴科技手段,在生產過程中依賴科技手段,再現這些文化產品也更多地依賴科技手段,如電影。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自古以來,文化產品的生產創作都與當時的科技進步密不可分。但是,過分依賴科技手段,往往就會忽略:科技只是一種手段。文化產品本身必須是人的思想的結晶,是由人來創作生產的,必須直指人性、直指人心。再先進的科技手段,如果不與深刻的內容相適應,只能給人造成感官的刺激,而不能打動人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文化產品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國家版本館在建設過程中,探索并實踐了一條以“中華版本”視角解讀、闡釋、展示、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神內涵,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內容發展之路,開館典藏實物版本資源近2400萬冊/件,國家版本數據中心匯聚出版產業鏈上下游數據資源近5億條,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檢索的數據總量已達2400余萬條。
文化服務出口免稅或零稅率政策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參加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享受相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符合條件的文化貿易企業將享受海關高級認證企業相關便利措施。有關部門還將支持文化貿易企業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支持銀行為文化貿易企業提供更優質的跨境結算服務。
相關報告顯示,2011年至2021年,“國潮”熱度增長超5倍,78.5%的消費者更偏好選擇中國品牌,90后、00后貢獻了74%的“國潮”消費。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文化產品進出口額1558.1億美元、增長43.4%。其中,網絡文學、網絡視聽等領域出口高速發展,動漫游戲等數字文化產品在海外市場不斷走俏,一系列精品文化內容成為中國文化“出海”先鋒。
截至目前,河北省共建成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2278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52082個,164個縣級文化館建設分館1447個,164個縣級圖書館建設分館1280個。
文化貿易即國際文化產品與服務的進出口,涉及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知識產權等,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快速發展,中國文化產品出口額已持續多年位居全球前列,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企業、產品和品牌。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文化產品進出口額1558.1億美元、增長43.4%,文化服務進出口額442.2億美元、增長24.3%。
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中國文化產品進口金額為1462021.5萬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減少了75326.5萬美元,同比下降20%。2022年11月中國文化產品進口金額為126954.9萬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減少了23642.2萬美元,同比下降31%。
2022年1-11月中國文化產品出口金額為14965604.2萬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長了2317977.1萬美元,同比增長8.3%。2022年11月中國文化產品出口金額為1346041.1萬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減少了55511.4萬美元,同比下降12.6%。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數字文化產業一直是近些年文化產業中一個亮點,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王學斌認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關鍵在創新。在催生新的文化業態、延伸文化產業鏈的同時,要集聚大量創新人才,從而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文化產業不僅應是一個迅速發展的產業,也應是一個巨大的創新型人才蓄水池。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文化產品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文化產品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文化產品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文化產品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未來新型電池行業市場前景在哪?新型電池是發展能源技術、提高能源生產和利用效率的主力軍,根據《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2...
未來扭矩傳感器行業市場機會在哪?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汽車電子化程度不斷提高。常規的機械系統難以解決與汽車功能要I...
建國以來,我國遠洋漁業有很大的發展,產業規模已進入世界前列,隨著行業裝備水平和整體實力顯著提升,遠洋漁船市場規...
我國外貿韌性不斷增強今年以來,面對歐美市場外需減弱、國際競爭加劇等挑戰,外貿企業積極應對,想辦法穩住訂單,同時...
疫情的波及,依然不能阻擋磷系阻燃劑主力品種價格的上漲。2020年以來,在無鹵阻燃工程塑料聚碳酸酯PC綜合成本優勢大幅...
錫,元素符號為Sn。是一種金屬元素,無機物,普通形態的白錫是一種有銀白色光澤的的低熔點金屬,在化合物中是二價或四...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