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的軍民品上市旗艦,擁有全行業最為頭部的先進造船資產。中國船舶起源于滬東重機,在2007年通過定增收購了諸多船舶資產,改名中國船舶。公司也是中船集團旗下的兩大軍民品上市平臺之一,與中國重工并稱“南北船”。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造船業新接訂單量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62%。截至2022年,已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在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同時,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大量高技術船舶成為中國造船業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
4月6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協議包括建造2型1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金額達210多億元人民幣,創下了中國造船業一次性簽約集裝箱船最大金額的新紀錄。
據了解,此次訂單包括12艘15000TEU(標準箱)甲醇雙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和4艘23000TEU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這也是中國船舶首次批量承接甲醇燃料動力箱船訂單,標志著中國船舶一舉躋身全球新型清潔能源動力船舶俱樂部。
中國船舶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的軍民品上市旗艦,擁有全行業最為頭部的先進造船資產。中國船舶起源于滬東重機,在2007年通過定增收購了諸多船舶資產,改名中國船舶。公司也是中船集團旗下的兩大軍民品上市平臺之一,與中國重工并稱“南北船”。
克拉克森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全球新船訂單成交量為79艘總計243萬CGT。其中,中國承接了43艘95萬CGT,以39%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韓國承接了15艘80萬CGT,以33%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二。這也是中國繼1月份奪得接單第一寶座后,今年第二次登上月度接單榜首。
不過,從第一季度接單數據看,韓國承接了65艘總計312萬CGT,以44%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中國承接了110艘259萬CGT、以37%的市場占有率位居次席。盡管以艘數計中國領先韓國45艘,但以CGT計,以大型液化氣船和集裝箱船為主承接訂單的韓國領先中國53萬CGT。
按照克拉克森發布的數據,今年1月,中國船企以57%的市占率位列全球第一,2月韓國船企則大幅領先,市占率77.6%,中國2月接單量市占率僅8.46%,排名第三。
截至3月底,全球手持訂單總量為11035萬CGT,環比減少24萬CGT。其中,中國為4867萬CGT,以44%的市場份額居首。韓國為3868萬CGT,以3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船舶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在上海,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的亞洲最大船塢里,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已經進入建造的尾聲,因為建造難度極高,大型郵輪被稱作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代表著一個國家船舶制造的綜合能力。
不只是郵輪,近年來,我國造船業在高技術船舶研發和建造方面持續取得新突破,全球最大的2.4萬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成功交付,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全球首艘第四代自升式風電安裝船完成建造。去年,我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訂單達55艘,占全球市場份額從2021年的12%躍升至2022年的超過30%,創歷史新高。今年1月,全球范圍內的17艘汽車運輸船新船訂單,接單方全都是中國船企。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造船業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國際市場份額均保持世界第一。連續13年位居全球榜首。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新接訂單量達到925萬載重噸,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62.8%。船型結構性的變化也帶來了機械、冶金、電子等相關產業鏈的能力提升。大型集裝箱船止裂板全部實現國產,化學品船雙相不銹鋼國產化率由不足50%提高至90%以上,數字化制造、智能化裝備廣泛應用,我國的造船業正在向著高質量發展穩步前行。
今年船舶出口有望增長10%
散貨船、集裝箱船居于中國船舶出口前兩位,浮動或潛水式鉆探或生產平臺占比大幅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在中國船舶出口總額中,散貨船占比22%、集裝箱船占比17%、浮動或潛水式鉆探或生產平臺占比從2021年9.16%大幅提升至14.7%,油船占比11.8%,燈船、消防船、起重船等不以航行為主的船舶占比4.97%,機動多用途船占比4.54%,載重量在2萬噸及以下的機動滾裝船占比3.49%。
在全球新造船市場大幅回落的背景下,中國船企繼續鞏固了在散貨船、集裝箱船等優勢船型領域的領先地位,三大造船指標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同時,新船價格、人民幣匯率以及鋼材價格等影響船企盈利能力的要素均朝著有利的方向變化,帶動了船企盈利能力持續改善。盡管有疫情反復,國際形勢嚴峻等不利因素,去年中國造船的國際市場份額仍連續第13年穩居世界第一,中國造船業全球領先的位置仍未改變?!皬娜笤齑笜藖砜矗覈脑齑旯ち?、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世界總量的50%左右,以修正總噸計,則分別占43.5%、49.8%和42.8%,同樣保持著領先地位?!崩钛啪硎?。
此外,2022年,中國分別有6家造船企業進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前十強?!叭珖齑旯ち壳?0家企業集中度為64.9%,新接訂單量前10家企業集中度為63.6%,手持訂單量前10家企業集中度為65.8%,繼續保持較高水平。”李雅君表示。
談到2023年中國船舶出口將呈現出怎樣的特點時,李雅君預計,2023年中國船舶出口額有望達到290億美元,實現同比增長10%。
“保持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產品出口的穩步增長,將是未來我國船舶出口的主要方向?!崩钛啪硎?,中國船舶企業要發揮在散貨船和油船領域的優勢,在節能環保、智能等方面不斷創新發展。在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和集裝箱船領域,要對標韓國和日本,向韓日船企取經、學習,加快縮小存在的差距。
中國船舶業的發展不僅要靠船舶企業的努力,還要靠國家相關部分的大力支持。對此,李雅君建議,政府應加大對船舶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面的財稅和政策支持力度,同時,堅持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創新商業模式,推動大中小企業構建穩定配套聯合體,支持國內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結合技術、人才、品牌引進,補齊高端關鍵配套設備的短板。此外,還應加大對綠色動力與減排系統、控制系統、海工鉆井與生產設備等弱勢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支持力度,提升LNG裝備、綠色船舶、豪華郵輪、深海采礦裝備等整體配套供應能力,打通船舶行業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的堵點卡點。
《2023-2028年中國船舶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船舶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船舶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船舶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生產分析(生產總量、供需平衡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
查看詳情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發布《保險公司投資管理能力建設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
海洋工程船行業在世界能源資源供求失衡加劇的情況下,發展海工裝備的前景十分廣闊。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高是制約我國經...
烏龍茶的半發酵性質使其生物活性成分更加豐富,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突變抑制癌癥、抗腫...
工程承包行業市場多大?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高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隨著建筑業步入綠色、節能、可持續的發2...
2023兒童游樂園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在經濟消費如此迅速地如今,幾乎每個商場都少不了樂園,人氣大多數都很旺,遛娃打卡...
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整體提升,物質豐裕的時代,食品飲料的消費早已超過了滿足基礎生理需求的功能。吃得好,...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