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是減輕農業災害、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工具。統計顯示,去年我國農業保險為1.67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5.46萬億元,農業保險支農、惠農、富農、強農作用進一步發揮。全年實現農業保險保費規模1192億元,同比增長23%,鞏固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全球第一地位。其中
財政部安排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12.51億元
財政部網站4月23日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農業防災減災準備、助力春耕備耕有關工作部署,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于近日下達第一批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12.51億元。資金主要用于支持黑龍江、山東、河南、廣東等相關省份(區、市),購置小麥、水稻、玉米病蟲在內的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所需農藥、藥械等物資,并對統防統治作業服務等給予適當補助。
國家安排下達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支持多地開展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不僅有利于保護農民權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還有助于保障糧食安全和提高農產品質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政策措施。其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加強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可以減少有害生物對農作物的侵害,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二是保障糧食安全。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會嚴重威脅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通過加強防控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蟲害,保證糧食生產和供應;
三是推動綠色發展。防治農作物病蟲害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避免過度使用農藥等化學物質,從而有利于推動農業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
四是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農業生產受到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品質下降甚至無法銷售。通過加強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可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增強我國在國際農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農業保險(簡稱“農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賠償保險。
農業保險是減輕農業災害、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工具。統計顯示,去年我國農業保險為1.67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5.46萬億元,農業保險支農、惠農、富農、強農作用進一步發揮。全年實現農業保險保費規模1192億元,同比增長23%,鞏固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全球第一地位。其中,中央財政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434.53億元,同比增長30.3%。
農業是靠天吃飯的行業,病蟲害、旱災、霜凍、強降雨等天氣因素對農業生產影響巨大,都會造成莊稼減產甚至絕收,因此,種植戶尤其是大面積成規模種植戶不僅要有種植的基本能力和技術,更要有風險意識和前瞻預判能力。農業保險便是專為農業生產者提供的在種植業、養殖業等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
自實行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以來,我國農業保險高速發展,農業保險保費由2007年的8.46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219億元,年均增速36.3%,提供的風險保障從733億元增長到5.5萬億元,年均增長30.9%。
銀保監會日前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險公司積極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拓展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業務覆蓋面,因地制宜開展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
《通知》提出,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具體包括提高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在糧食主產省產糧大縣的業務覆蓋面,配合相關部門研究將其逐步拓展至非糧食主產省的所有產糧大縣;因地制宜創新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優先支持脫貧地區特別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探索開展;針對都市型農業的風險特點,積極開發風險保障程度高、費率合理、可推廣的農險產品等舉措。
我國農業保險能夠得到如此迅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保險在試點措施的支持下,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18年,我國在內蒙古、遼寧等六省區開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農險產品進一步豐富;2021年,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擴大至十三個糧食主產省份,農業保險政策進一步“擴面、提標”,農險保費持續快速增長。
此外,中央財政對保費補貼的力度逐漸加大也對農業保險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2007年,財政部首次發布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指導各省區市開展保費補貼工作,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自此以后,財政部多次調高對農業保險的補貼比例、擴大補貼范圍及作物,針對不同地區經濟水平與財政實力不同調整補貼比例。2021年,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及東北地區補貼比例調整為45%,對東部地區為35%。同時省、市、縣各級財政也提供相應的財政補貼。
到目前為止,我國農業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農業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拓展。從2007年至2021年,農業保險標的從玉米、水稻、小麥、棉花、大豆、能繁母豬增至種植、養殖和森林等16個大宗農產品和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財政部網站消息顯示,目前我國農業保險已實現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13個糧食主產省份826個產糧大縣全覆蓋。
目前中國農業保險已基本形成了以成本保障型產品為主,產量保險、收入保險和指數保險等各類創新性產品共同發展的農業保險產品供給體系。從糧食作物、特色農產品到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產品,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障網覆蓋面越來越廣,各地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實踐。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農業保險研究報告對農業保險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農業保險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查看詳情
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了多項促進二手車行業發展的政策,形成了一套推動行業發展的政策組合拳。其中,2021年出臺二手車...
4月6日閃立凈集團旗下核心品牌“閃立凈”在北京行宮國際大酒店成功舉辦品牌形象大使簽約儀式,閃立凈集團華北區總經理...
果汁飲料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如何?我國果汁市場在近些年取得較快的發展。根據尼爾森零售跟蹤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軟9...
工程監理是指具有相關資質的監理單位受甲方的委托,依據國家批準的工程項目建設文件、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和工程...
2023年開年以后,瀘州老窖、洋河、劍南春、珍酒等名酒企業紛紛啟動部分產品的提價,白酒產業似乎正迎來新一輪漲價潮。...
纖維板應用范圍比較廣泛,作為纖維板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家具制造業、廚具制造業、木地板制造業、木門制造業、裝飾裝...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