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產業振興:中國農業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正發生質的變化。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鄉村產業振興發展現狀如何?
鄉村產業振興:中國農業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正發生質的變化。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開展土地整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具備經濟基礎和政策基礎。通過土地承包到期后繼續延長三十年的政策,促進規模化生產效率。
中國仍處于城市化過程中,人口布局仍將出現較大變化,真正以農業為主的人口規模還將收縮,真正以農業為主業的居民點還會減少,一大批村莊或者轉變為新型小城市,或者連片發展為大中城市的一部分。道路、飲水、通信、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都有規模經濟。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分類進行。在保證教育、醫療、養老、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前提下,道路、飲水、通信、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可優先建在人口比較集中的村鎮,從而提高利用效率。在政府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可通過創新合作方式,降低準入門檻,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道路建設、垃圾處理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產業。
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目標是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按照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鄉村產業振興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返鄉入鄉人才總量創新高,逐漸成為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帶頭人。2021年中國返鄉入鄉人才數量1120萬人,同比增長10.9%。從2021年中國返鄉創業青年占比中,返鄉創業青年占比54%,城市白領返鄉創業比例最高,其次為農民工。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總量持續增長,聚焦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自2017年啟動至2022年6月,共批準創建單位374個,已認定兩批共200個。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持續推進,成為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排頭兵、鄉村產業興旺的新樣板。自2017年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啟動,到2022年6月,共批準創建了238個、認定了四批共13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規模不斷擴大,發揮鄉鎮上聯城市、下接鄉村的紐帶作用,推動鄉村產業融合。2018年至2022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共批準建設1309個農業產業強鎮,涉及糧油、果蔬、畜禽、水產、林業等綜合大類,形成六類成熟發展模式。
中國仍處于城市化過程中,人口布局仍將出現較大變化,真正以農業為主的人口規模還將收縮,真正以農業為主業的居民點還會減少,一大批村莊或者轉變為新型小城市,或者連片發展為大中城市的一部分。道路、飲水、通信、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都有規模經濟。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分類進行。
2020年中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超過6000億元,農村電商零售額1.79萬億元。2021年各類涉農電商超過3萬家,農村網絡銷售額達到2.05萬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銷售額4221億元,比2020年均有較快增長。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規模遙遙領先,食品加工占據半壁江山。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全年營業收入18.1萬億元,同比增長25.17%,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57%。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拓展了農業生態觀光、休閑體驗、文化傳承、科普教育、健康養生等多種功能,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2016年到2019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規模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鄉村休閑旅游接待游客約26億人次,營業收入6000億元,吸納就業1100萬人,帶動農戶800多萬。
近年來,我國支持鄉村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落地,推動實施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鄉村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農業生產繼續穩定發展,202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約8.14萬億元,占農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比重的48.8%;農業全產業鏈條發展更加成熟,2020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2萬億元,全國農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16.69萬億元,隨著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在保證教育、醫療、養老、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前提下,道路、飲水、通信、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可優先建在人口比較集中的村鎮,從而提高利用效率。在政府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可通過創新合作方式,降低準入門檻,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道路建設、垃圾處理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產業。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產業是發展的根基,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只有做到產業振興,才能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筑牢鄉村全面振興的物質基礎,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
我國鄉村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仍有廣闊發展空間,關鍵要在產業發展基礎方面繼續夯實,當前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項也需及時補足和加強。一方面,鄉村產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仍不夠強,表現出門類不全、規模較小、鏈條較短、布局較散的特征;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高,品種、品質、品牌等方面都亟待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農民獲得的增值收益都比較低;一些地方同質化競爭現象比較突出,產業的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都需增強。另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水平和能力有待提升,主要是農業發展方式較為粗放,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裝備等較為薄弱,農業標準化建設推進較為緩慢,這些都制約了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鄉村產業振興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鄉村產業振興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鄉村產業振興:中國農業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正發生質的變化。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開展土地整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具備...
查看詳情
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特別是智能配電網)數據采集的基本設備之一,承擔著原始電能數據采集、計量和傳輸的任務,是實現...
雷達作為電子系統,其制造產業鏈自上而下包括雷達整機、組部件、元器件和原材料、以及地面測試設備等環節。提高效率,...
田園綜合體的概念田園綜合體是指在城鄉一體格局下的新型農業園區,集生態農業、休閑旅游和田園社區為一體,在保障人與...
投資銀行是金融市場主要的服務提供者。投資銀行是指傳統商業銀行以外的金融服務機構,區別于商業銀行的特征是風險不隔...
奶酪,又名干酪,是一種發酵的牛奶制品,其性質與常見的酸牛奶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發酵過程來制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
一、焦化的概念焦化一般指有機物質碳化變焦的過程,在煤的干餾中指高溫干餾。在石油加工中,焦化是渣油焦炭化的簡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