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教授黃建平研究團隊借助先進的空氣污染模型和衛星遙感技術,發現在我國今年春季頻發的沙塵天氣事件中,蒙古國對我國北方沙塵的平均貢獻約為42%,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平均貢獻約為26%。
蘭州大學:蒙古國今春對我國北方沙塵平均貢獻超40%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教授黃建平研究團隊借助先進的空氣污染模型和衛星遙感技術,發現在我國今年春季頻發的沙塵天氣事件中,蒙古國對我國北方沙塵的平均貢獻約為42%,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平均貢獻約為26%。此外,該項研究進一步融合地基觀測和衛星遙感等觀測資料,利用機器學習方法對模式沙塵預報進行訂正,有效提升了沙塵預報效果。相關研究成果已作為封面文章發表于《大氣科學進展》。
環保產業是政策性產業,環保監管的持續到位有利于形成環保產業的優勝劣汰,并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升級的有力抓手。技術創新,是環保產業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在“碳中和”愿景的引領下,伊利持續引入循環經濟新理念,探索內部碳管理。
只有擁有先進適用技術,企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抓住環保企業的發展機遇,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改變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比拼資金和價格的現狀,依靠技術競爭、人才競爭、服務競爭取得競爭優勢;必須加大對共性關鍵技術的投入力度,加快產學研結合,搶占制高點,并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環境保護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在環境保護、高效節能等領域,近一年內我國密集發布了涵蓋多個領域的政策文件,從“雙碳”目標、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現代能源體系到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及促進綠色消費等,為全社會各行業健康、綠色發展奠定了政策基礎。
目前,我國正在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制定了實施方案,并已經制定發布了37項在各領域各行業的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開展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碳市場、增加碳匯等一系列實際行動,落實國家自主貢獻取得積極進展,在氣候變化多邊進程中的參與度、影響力和引導力顯著增強。
近年來,中國生態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對國民經濟貢獻率逐步提升。據統計,2021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0年增長約11.8%。由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共同編制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1)》顯示,2020年全國生態環保產業(環境治理)營業收入約1.95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約7.3%。2020年全國環境治理營業收入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1.9%,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綠色亮點和新增長點。
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指出,生態環保在2022年的工作將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其中首要工作便是服務經濟發展大局,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多年來,環保產業順應綠色發展潮流,在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修復、資源循環利用等多個領域不斷發展壯大,有效支撐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高水平保護,成為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朝陽行業。
保護好生態環境是政治責任,加快經濟發展是第一要務。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的竭澤而漁, 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在“十四五”的新形勢下,環保企業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產業,其中最大的轉變是需求端的轉變以及由此帶動的供給端的轉變。在需求端,早些時候的環保需求本質上來自政府而非完全的社會需求,但隨著經濟和產業的發展,我們發現環保的需求越來越來自社會,這就意味著環保的需求越來越趨于真實;而在供給端,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數字化等各要素的演變,正在推動行業進入全新的階段。
進入“十四五”時期,中國正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推動實現“雙碳”目標,這為環保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環境保護從末端治理向全過程控制轉變,對環保產業的覆蓋面和供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以創新為發展動能,持續提升創新能力,是環保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
根據我國環保投資規模來測算,預計2026年中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最高可達到2.5萬億元,最低也可以達到2.23萬億元。
環境保護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環境保護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本報告專業!權威!報告根據環境保護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
想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環境保護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年版電力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特征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顯...
查看詳情
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年內首次“破7”據外匯交易中心公布,5月1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9748...
Netflix低價廣告套餐月活躍用戶達到500萬據報道,Netflix高管表示,低價廣告套餐推出后收效良好,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5...
天津市與科技部簽訂新一輪部市工作會商制度議定書 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5月17日,天津市與科學技術部舉行2023年部市工1...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顯示,今年4月,16-24歲勞動調查失業率為20.4%,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創20182...
2023年聚丙烯市場運行維持弱勢局面2023年聚丙烯市場運行維持弱勢局面,上有高供應、高成本的壓制,下有低需求的拖累,...
錯峰生產成為水泥企業應對夏季用電高峰的主要舉措近期,隨著發用電量快速攀升,多地密集部署備戰迎峰度夏。水泥作為高...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