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智慧物流在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智能管理、智慧供應鏈以及智能配送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但我國智慧物流起步相對較晚,面臨物流企業智慧化程度低,物流信息標準體系不健全以及智慧物流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制約了我國智慧物流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我國智慧物流在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智能管理、智慧供應鏈以及智能配送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但我國智慧物流起步相對較晚,面臨物流企業智慧化程度低,物流信息標準體系不健全以及智慧物流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制約了我國智慧物流的進一步發展。
智能設備投入不足。物聯網相關的物流大數據與物流云等智慧設施,都離不開分布在各個環節上的智能設備。目前雖有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利用新技術構建智慧物流系統,但這些企業普遍規模不大且區域分布不平衡。
與此同時,大部分企業因為資金的限制難以引進智能化的設備,或是引進的設備中大部分都無法滿足智慧物流的需求,導致管理出現混亂,資源配置得不到進一步優化,生產要素流動自由度較低,無法打造成系統聯動的產業集群。
專業物流人才缺乏。智慧物流急需各類專業性的人才,人才短缺已制約我國物流業進一步發展突破,大部分物流企業缺乏既掌握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等相關知識又熟悉現代物流運作規律的復合型人才,如此導致物流行業的工作人員信息化水平不足,不僅大大影響了物流的周轉效率還阻礙了智慧物流的發展速度。
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能力,通過物流云來高效地整合、管理和調度資源,并為各個參與方按需提供信息系統及算法應用服務,是智慧物流的核心需求。
物流云服務應用,為物流大數據提供了重要保障,"業務數據化"正成為智慧物流的重要基礎。
菜鳥物流副總裁、菜鳥國內供應鏈事業部總裁帥勇曾表示,半日達幾乎觸達了快遞物流行業的時間極限。
與京東 211 限時達(中午 11 點前的訂單,當日送達;晚上 11 點前的訂單,在次日 15:00 前送達)、美團優選 " 明日達 "(今日下單、次日自提)相比,菜鳥的 "1212" 速度更快,同時也保障送貨上門,讓快遞物流行業又 " 卷 " 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由此可見,物流提速已是行業共識。
一方面,零售電商進入存量時代,促使物流行業圍繞服務質量跑馬圈地并構建產品壁壘。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39733 億元,比上年下降 0.2%;
相比 2021 年,2022 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增速也有所放緩。在此背景下,物流服務便成為了電商平臺吸引和留住消費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次菜鳥提供半日達服務的目的,正在于通過細分快遞送達時間,滿足那些追求極致的速度體驗和需要緊急購物的消費者的需求。
根據菜鳥網絡發布的數據顯示,半日達服務能夠將物流時效縮短至 6 小時以內,相比于傳統的次日達或者隔日達,大大提高了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同時,菜鳥半日達服務還能夠實現送貨上門,避免了消費者自取快遞的不便,也降低了快遞丟失或者損壞的風險。
另一方面,物流速度快更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訂單履行快、信息系統處理快、信息反饋速度快、物流關鍵裝備速度快(堆垛機,分揀機等)、站臺裝卸速度快、配送路線優化快,就會大幅減少站臺資源和集貨區資源,并且可以充分發揮配送車輛的作用,以前一天只能配送一次的車,物流提速后則可以配送兩次或者三次,而且同樣的倉庫也可以使用更多次,這樣配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智慧物流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
智能物流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其特點也日益清晰:全流程自動化、可視化、信息化、節能環保和安全可靠等。
智能物流的初步應用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電商物流和快遞配送領域,但是,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物流的應用場景也不斷擴大。
智能物流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在全球各地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946億美元,在2023年預計將達到2744億美元。
在中國,智能物流產業的起步也十分早,但是整體上的發展相對緩慢。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僅有10%左右的物流企業實現了智能化轉型。
1.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物聯網可以實現物品的互聯互通,通過對物品的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和管理,在物流過程中實現物品的快速追蹤和處理。
2.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隨著物流業務的不斷復雜化,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物流企業優化物流路徑、預測需求、提高服務質量等。
3.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在智能物流中,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智能調度、智能配送、智能倉儲等,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準確性。
4.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技術可以在雨雪天氣、復雜地形等情況下實現貨物的運輸和配送,提高物流的靈活性和效率。
郵政快遞已經成為現代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的重要力量。快遞物流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卻遇到了“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等問題,郵政領域的數字化創新迫在眉睫。
目前,各快遞企業存在地址編碼規則不一、編碼互不通用的情況,阻礙了快遞業的協同高效運轉。作為郵件快件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的基本依據,地址的信息化、數字化是郵政快遞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由國家(地區)碼、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碼、寄遞位置碼等基礎編碼以及企業碼、物品屬性碼等擴展編碼兩大部分組成。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副司長徐長興介紹,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順應了中國郵政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需要。
全行業首次實現地址信息及編碼體系的統一,不僅有利于解決各寄遞企業編碼不一、維護成本高、無法共享的問題,而且有利于用戶便捷下單、提升用戶體驗,對于幫助快遞員實現路徑優化和位置導航也具有輔助作用。
在中國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劉瑩看來,制定《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國家標準,將寄遞地址數字化、標準化,可以實現精確定位、位置導航、信息融合等功能,有利于推動企業互通、上下游貫通,助推快遞進村、進廠、出海。
不僅如此,通用寄遞地址編碼還可廣泛應用于鄉村振興、智慧城市建設、應急救災指揮等領域,有利于推動相關產業數字化、智慧化發展。
未來,通用寄遞地址編碼的應用場景將十分廣泛,可應用于無人機、無人車,實現自動導航和智能無接觸服務;應用于地址信息不詳的邊遠地區,精準定位到厘米級的具體地址;可連通不同企業的數據信息,實現共同分揀、共同投遞。
《2023-2028年中國智慧物流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智慧物流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目前我國智慧物流在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智能管理、智慧供應鏈以及智能配送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但我國智慧物流起步相對較晚,面臨物流企業智慧化程度低,物流信息標準體系不健全以及智慧物流專業...
查看詳情
近年來,中國合成橡膠行業逐步呈現出產能集中度高、產品性能要求高、環保要求高、下游用戶聚集度高等特點,中國合成橡...
一、熱熔膠行業概述熱熔膠是一種可塑性的粘合劑,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其物理狀態隨溫度改變而改變,而化學特性不變,其無...
據證監會網站6月2日消息,近日,證監會同意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氧化鋁期貨注冊。證監會表示,下一步...
建筑施工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建筑企業面臨巨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強基礎、補短板、兩新一重是“十四五”期間重要的...
制造業憑借其實體經濟主體、國家經濟命脈所系的地位,多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順勢成為各省市2023年經濟工作安排的...
智慧倉儲是指使用互聯網、物聯網、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所重構的智能化倉儲流程。與傳統倉儲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