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保監局、天津銀保監局、河北銀保監局發布關于協同推動綠色金融助力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到“十四五”末,京津冀銀行保險機構基本建成與“雙碳”目標相匹配的治理機制、組織結構、內控制度、業務體系,綠色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三部門:努力實現京津冀銀行業綠色信貸年均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北京銀保監局、天津銀保監局、河北銀保監局發布關于協同推動綠色金融助力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到“十四五”末,京津冀銀行保險機構基本建成與“雙碳”目標相匹配的治理機制、組織結構、內控制度、業務體系,綠色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從現在起到2030年,努力實現京津冀銀行業綠色信貸年均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綠色保險、綠色信托等業務規模穩健增長。京津冀三地監管部門在統籌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加強風險聯防聯控、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實現跨越式進步,共同營造京津冀綠色金融發展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已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綠色債券余額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均居全球前列。
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下,綠色金融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這場廣泛且深刻的變革正在成為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的新戰略支點。其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力量,無疑將成為綠色金融市場的領軍者,而與綠色金融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也將反哺銀行,成為其特色化經營的新增長點。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分析
報道稱,目前,我國綠色金融取得了顯著成效,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綠色金融產品“工具箱”不斷豐富,已經為相關領域資金需求和資源優化配置提供了重要支撐。但這遠遠不夠,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的力度,形成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的策略和機制,以更好滿足綠色經濟的發展需求。
如何促進綠色金融產品“工具箱”不斷豐富?頂層設計與制度安排對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的影響力無可比擬,未來政策制定應與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實現更好的同步,為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提供更堅實的政策保障。自2016年8月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市場環境。但從綠色金融實踐看,由于綠色項目大多周期長、回報率低、風險較高,綠色投融資既要滿足環保要求,又要實現經濟效益,面臨著較大挑戰。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將為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提供強大的支撐。政策制定應與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同步,能夠更加準確反映出綠色經濟發展需求,同時靈活適應金融市場的變化。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出臺各種激勵約束政策,如減稅、補貼、信貸支持等,激勵金融機構研發更多綠色金融產品,同時也可以通過強化監管,確保綠色金融產品真正服務于綠色經濟,避免“洗綠”“漂綠”等行為。
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工具箱”不斷豐富,應當構建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綠色發展涉及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多種類型和層次的資金支持,如直接融資的債券市場、間接融資的貸款市場、創新金融工具如綠色金融衍生品等。在直接融資市場,綠色債券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還需要進一步創新,如開發綠色可轉債、綠色公司債等產品,以滿足更多企業的資金需求。在間接融資市場,除了綠色貸款外,還可以通過綠色信托、綠色租賃等方式,提供更加靈活的融資解決方案。在創新金融工具方面,綠色金融衍生品、綠色資產證券化等產品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推動。在高碳行業和企業低碳轉型領域,目前的綠色金融產品還不能充分覆蓋轉型金融活動,應當推動 “碳減排掛鉤貸款”等金融產品的創新應用。
"場景化"作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正為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注入新的活力。綠色金融產品的場景化創新,就是將金融產品與綠色經濟發展的具體場景相結合,以更精準地滿足各類綠色項目的資金需求。以清潔能源項目為例,這類項目通常需要大量的初期投入,且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因此,綠色金融產品需要考慮到這些特點,提供相應的長期、穩定的融資支持。例如,可以通過發行綠色債券、設立綠色基金等方式,吸引資本市場參與清潔能源項目的投資。再如生態保護項目通常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但商業回報可能并不明顯。因此,對于這種場景,可以通過公益性金融產品、政策性融資等方式,為生態保護項目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場景化金融產品創新需要金融機構不斷試錯和改進,因此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至關重要,需要通過出臺適應性的政策、完善相關的法規體系,為場景化創新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
金融科技是驅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的重要引擎。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在重塑我們理解和應用綠色金融的方式。金融科技的大數據處理能力可以大大提高綠色金融產品設計的精細程度。例如,對環保、能源、交通等領域的海量數據進行精確分析和挖掘,可以幫助金融機構更準確地判斷某個綠色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從而設計出更加精準、高效的綠色金融產品。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金融機構實現風險管理的智能化。通過機器學習算法,金融機構可以更加準確地評估綠色項目的風險,優化投資決策,從而更好地平衡風險和收益。結合綠色金融市場需求,未來金融機構應當推動金融科技深度賦能綠色金融,提升金融產品效率和精度,提高綠色金融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豐富的綠色金融產品“工具箱”有助于提高綠色金融市場的活躍度和流動性。未來更多的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使資金更有效地流向綠色經濟領域。
6月3日,以“踐行‘雙碳’戰略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一屆(2023)SIIFC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會上,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上海證券報社黨委書記、董事長葉國標,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處長丁輝,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長馬文杰,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等國內外學界、業界的專家圍繞“雙碳”目標展開多層次研討交流,并紛紛為綠色金融創新發展建言獻策。
專家認為,邁向“雙碳”時代,綠色轉型發展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綠色金融的發展前景廣闊,尤其是“碳金融”市場將大有可為。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綠色金融行業的供需狀況、綠色金融發展現狀、綠色金融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綠色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綠色金融行業的發展建議、綠色金融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綠色金融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綠色金融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綠色金融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綠色金融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在形式上,綠色金融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綠色金融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綠色金融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綠色金融行業全景圖。
相關報告推薦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目前,中國是全球綠色金融的引領者,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和自下而上的實踐創新密切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發展路徑,為保障中國的綠色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綠色金融各項標準的不...
查看詳情
國家能源局:5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7.4%據央視新聞,國家能源局發布了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統計數據顯示,5月...
世界銀行預計2023年中國GDP增長5.6%據央視財經,北京時間14日上午世界銀行發布了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報告指出...
光熱發電是將太陽能轉換為熱能,通過熱功轉換過程發電的系統,光熱發電的原理、基本設備組成與化石燃料電站基本相同,...
國家統計局:五月份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與上月5...
中國經濟建設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導致城市和農村每年產生數億噸垃圾,嚴重超過城市的承載能力,...
一、乙醇汽油概述乙醇汽油是一種由糧食及各種植物纖維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