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做到“三個更好統籌”,經濟呈現恢復向好態勢,外貿進出口開局平穩、逐月向好。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8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其中,出口5.65萬億元,8
2023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呈現六大特點
今年一季度,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做到“三個更好統籌”,經濟呈現恢復向好態勢,外貿進出口開局平穩、逐月向好。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8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其中,出口5.65萬億元,同比增長8.4%;進口4.24萬億元,同比增長0.2%。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進出口增速逐月提升。今年1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進出口下降7%。2月“由負轉正”,當月增長8%,3月同比增速提升到15.5%,呈現逐月向好態勢。一季度整體增長4.8%,較去年四季度提速2.6個百分點,開局平穩向好。
二是外貿經營主體數量穩中有增。一季度,我國有進出口實績外貿企業45.7萬家,同比增長5.9%。其中,民營企業38.4萬家,增加7.5%,進出口5.18萬億元,增長14.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2.4%。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3.04萬億元,國有企業進出口1.65萬億元,分別占進出口總值的30.7%和16.7%。
三是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提升。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6.46萬億元,同比增長7.9%,占進出口總值的65.3%,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68萬億元,增長12.7%;進口2.78萬億元,增長2.2%。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1.79萬億元,占進出口總值的18.1%。
四是對東盟進出口增長較快。一季度,我國對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進出口1.56萬億元,同比增長16.1%,高出整體增速11.3個百分點,規模占進出口總值的15.8%;對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分別進出口1.34萬億、1.11萬億、5464.1億和5284.6億元,合計占進出口總值的35.6%。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6.8%,占進出口總值的34.6%,提升了3.5個百分點;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增長7.3%。
五是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實現增長。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3.27萬億元,同比增長7.6%,占出口總值的57.9%;其中,汽車、家用電器和蓄電池分別出口1474.7億、1412.4億和1163.4億元,分別增長96.6%、3.2%和84.8%。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9474.6億元,增長5.7%;其中,服裝、塑料制品和家具分別出口2418.5億、1702.4億和1072.6億元,分別增長6.7%、11.1%和0.8%。
六是能源產品、消費品等進口增長。一季度,我國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產品,合計進口7587.2億元,同比增長9.1%,占進口總值的17.9%。同期進口消費品4787.4億元,增長6.9%;其中,肉類、食用水產品分別進口501.5億和314.6億元,分別增長了22.5%和21.9%。
回顧2022年全年外貿進出口情況
2022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人民幣,比2021年增長7.7%。其中,出口23.97萬億元,增長10.5%;進口18.1萬億元,增長4.3%。2022年,我國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關口,在2021年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了穩定增長,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
2022年,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等綠色低碳產品出口增速均超過60%。
2022年,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所占比重達到50.9%,較上年提高了2.3個百分點,年度占比首次超過一半,對我國外貿增長貢獻率達到80.8%。
2022年,我國對東盟、歐盟、美國分別進出口6.52萬億、5.65萬億和5.05萬億元,分別增長15%、5.6%和3.7%。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9.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2.9%,提升3.2個百分點;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增長7.5%。
2023年外貿形勢挑戰與機遇并存
展望2023年,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仍然較多。不過,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隨著防疫政策持續優化,今年中國經濟有望總體回升,為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提供堅實支撐。2023年外貿機遇與挑戰并存,外貿有壓力,但并不悲觀。
整體看,今年中國出口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存。前4個月,一般貿易進出口8.72萬億元,同比增長8.5%,占中國外貿總值的比重提升至65.4%;民營企業進出口7.05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占中國外貿總值的比重超過五成。商務部正會同各地方、各相關部門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全力落實好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政策措施。海關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進出口3.45萬億元,增長0.5%。其中,出口1.95萬億元,下降0.8%。
世貿組織預計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1.7%,明顯低于過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水平仍然較高,持續加息抑制了投資和消費需求,進口連續數月同比下降。受此影響,韓國、印度、越南、中國臺灣地區近幾個月出口都出現了明顯降幅,對美歐等市場出口低迷。
從機遇看,束玨婷說,中國出口市場更多元、產品更多樣、業態更豐富,特別是廣大外貿主體開拓創新,積極應對國際需求變化,努力培育競爭新優勢,展現出較強韌性。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外貿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重金屬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及招商引資咨詢報告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查看詳情
遼寧省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3-2025年)據介紹,遼寧省出臺《遼寧省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3-...
到2030年關鍵礦產供應可能接近需求 礦產行業投資激增國際能源署(IEA)周二表示,如果所有項目按計劃進行,在投資激2...
百川智能發布130億參數的通用大語言模型Baichuan-13B系列7月11日,百川智能正式發布參數量130億的通用大語言模型Baich...
乘聯會:6月份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6.5萬輛 同比增長25.2%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76.1萬輛,同比...
多地優化營商環境實招頻出!從2003年開始,我國招商引資進入了調整優化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招商引資機構全面開花。...
2023年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突破70億元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7月10日18時,2023年暑期檔(6月1日-8月31日)總票房7...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