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多地迎來高溫天氣。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預測,2023-2027年至少有一年全球平均氣溫相比工業革命之前升高1.5℃的概率高達66%。
中國方案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
近日,全球多地迎來高溫天氣。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預測,2023-2027年至少有一年全球平均氣溫相比工業革命之前升高1.5℃的概率高達66%。
隨著全球化快速發展,中國發展與世界經濟深度交融,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發展經驗,開“脫鉤斷鏈”的“倒車”既不可取也不可能。在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等重大發展挑戰相互疊加的關鍵時刻,更加需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心協力,把更多資源聚焦在發展問題上。
中外專家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中國方案推動下,中國正不斷以行動引領各國凝聚共識,主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助力全球綠色發展事業取得積極進展。
十年來,我國全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26.4%。2012年至2022年,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2%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相當于少用標準煤約14.1億噸,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億噸。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鄧洲表示,著力提升工業綠色化水平是產業升級的大方向之一,提高國際競爭力、實現“雙碳”目標,都需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金南表示,廣大生態環境科技工作者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堅持科技工作“四個面向”的定位要求,激發創新活力,加強科技供給,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從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氣候履約和產業競爭等層面,闡述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意義,提出了雙碳目標下美麗中國建設的多種碳減排路徑。他認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重點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科技創新在未來的價值將大大提升。中國工程院院士賀泓介紹了大氣霾化學研究的最新進展,提出要在大氣環境模擬系統等大型科研基礎設施上加強投入,要在大氣環境領域加強健康研究模塊,引導以健康效益為調控目標的大氣污染防控,實施精細化的PM2.5和O3協同控制策略,支撐我國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
多地將新能源建設發展納入其中,例如:
河北省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氫能產業示范城市”“積極發展風電、光電、氫能,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800萬千瓦”;
浙江省提出“狠抓百個千億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啟動700萬千瓦清潔火電、100萬千瓦新型儲能項目開工建設,新增風光電裝機400萬千瓦以上,積極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
內蒙古自治區則提到“加快沙漠、戈壁地帶大規模新能源開發規劃布局,加快源網荷儲、風光火儲一體化綜合應用示范,壯大風光氫儲產業集群,新增新能源并網規模2000萬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提高到40%上。
各地區面向國家“雙碳”重大需求,推進分布式能源、儲能、綠色氫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工程技術示范,加大綠色低碳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廣東啟動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大專項,碳中和產業開展千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集群全產業鏈示范項目前瞻性研究。天津、廣東、陜西、新疆等地開工建設百萬噸級CCUS示范項目。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是以相對較低的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主要著力點在于大幅度降低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經濟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以改變碳基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大量排放CO2造成氣候變暖,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碳中和產業發展趨向分析
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提出,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分別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等。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機遇和挑戰并存。現階段,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長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較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巨大壓力。
我國在國家和地方層面先后發布了一系列碳達峰碳中和碳中和產業頂層設計文件和配套實施方法,不斷完善地方低碳發展制度體系,為國家低碳發展戰略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國家已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要求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節約能源,提高效率。因此,碳中和愿景也將對當前能源投資產生直接影響,盡早行動至關重要,未來五到十年的能源投資就需要探索出超前2035年標準并對接2050年目標的解決方案。
中國應及早發現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前瞻性的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碳中和戰略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紅棗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及招商引資咨詢報告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查看詳情
全球氣溫升高趨勢明顯,帶來防曬產品的持續熱銷。“一度經濟學”這樣一個氣象經濟學專業術語也被慢慢普及,指的是氣溫...
以LNG、 LPG 為代表的清潔能源消費市場處于重要發展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在國內眾多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陸續投產...
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目前,在美國路上行駛的特斯拉選裝FSD的車型,已經更新至FSD Beta (測試版)V11.4.4版本V...
人們對于藝術表現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和數字娛樂產業的發展升級,為了能夠給藝術和娛樂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觀感滿足,舞臺...
演藝產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穩定發展,民眾的文化娛樂支出比重不斷增加,文化消費時間逐漸增多,對文...
顯微鏡行業最新資訊美國研究人員使用熒光染料和激光顯微鏡這兩種常見的實驗室工具,實時拍攝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人類胚...
微信掃一掃